标签归档:知乎

聊聊搜索

之前写过 《聊聊信息获取方案》,其中有提到搜索但并未展开,在信息流、推荐算法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想强调下搜索的重要性同时分享点经验。

## 概况

首先,搜索引擎是最好的老师,依然记得当初不需要问别人自己就能获得答案的 aha moment,@俞军老师 的那句 “我们若能更妥善地搜寻资料,实在已经改变世界” 也依然让人感动,当然现在搜索成了基础设施,各个内容平台都有。其次,搜索很重要,被动地刷即刻、知乎、抖音等容易流失注意力,甚至丧失自我,而搜索意味着我们是基于目标进行信息获取,是在解决问题,自然有成长。

## 思路

1、何时搜

有疑问就搜,不管什么问题,现在互联网上的内容已经很丰富。

2、去哪搜

移动时代,数据孤岛化,百度等传统搜索服务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开始不是最优选择,比如什么是更好的这类问题,知乎是更优选择,怎么做菜等程序性问题,抖音 B 站是更优选择,生活类问题小红书是更优选择。内容和商品一样,供给很重要,比如随着商品池的丰富,现在购物搜索优先京东,没有的再搜淘宝、拼多多,再比如随着文章数量的增加,开始直接搜索自己博客里的内容,方便查看和引用。就我而言,百度之外,比较爱用的搜索渠道包括即刻、知乎、微信读书和抖音等。

去年年底 @半佛仙人 发了篇文章 《小红书正在拿走搜索引擎的饭碗》,今年年初 Twitter 上也出现了关于 Google 和小红书搜索的讨论,@Dash 提到:“内容消费的用户行为数据是指展现、点击、点赞、互动、停留时长等等的数据,举个例子,对于站外内容,Google 只知道用户搜索后点了哪个结果,但是用户点了后是否满意,有没有点赞、评论、收藏或产生其他更进一步的行为都是不知道的,也就无从对搜索结果进一步优化”。不过据此判断搜索引擎的饭碗要换人也并不准确,还是要看场景,但部分品类关键词 UGC 内容平台的结果优于传统搜索是现状及趋势。

搜索的本质是连接内容,比如足球相关,现在都是去懂球帝看,因为球员球队数据够详细,很多信息百度百科没有,另外,看英超排名也是直接上懂球帝,因为数据更新速度超过百度。再比如 2020 年左右开始重度用回知乎,核心原因还是平台上的内容,当然推荐也带来了一部分 aha moment,推荐的精准化除了平台算法的提升外,个人更多的搜索、浏览、收藏操作也起了作用。我们要持续给系统反馈,方便系统推荐,因为搜索可能有遗漏,比如创作者没有按我们的关键词来创作内容。

搜索的本质还是解决问题,百度的 slogan 这些年从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百度一下,你就得到”-“有事搜一搜,没事看一看”-“百度一下,生活更好”,可以看到百度意识到了,只是部分领域百度已经很难赶上了。我们要做的则是根据不同产品的所长解决自己不同的问题,比如查英文单词,现在主用不背单词 App,它集成了柯林斯词典,同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收藏操作,方便后续记忆。

搜索的本质更是实现目标,比如查单词是为了了解意思,但最终可能是为了考试,是语言学习的一部分,那样我们就需要一个综合学习计划,而这是垂直产品的长项,搜索引擎不好解决。

搜索的未来,不限形式不限渠道,不管图文、音频还是视频,公域还是私域(公司内网、工作群),中文世界还是英文世界。产品侧,有些团队已经进行了实践,比如即刻在 2022 年 8 月上线了 OCR 搜索,抖音搜索时也能发现结果中部分视频带 “提到 xx” 标签,B 站的搜索结果中部分视频会显示 “mm:ss 提到 xx”,点击可直接从该段开始播放。至于用户侧,我们也不应该给自己设限,只使用某一两款产品,应该覆盖全网,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找到答案。如果对某个内容感兴趣,可以各个产品都搜搜,可能会有惊喜,即使没有结果,后续也可以看下自己能否输出相关经验。

3、怎么搜

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这点一直没变,只是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适应技术,比如多从创作者的角度思考,想想对方会怎么写。比如想买空调,先了解市占率,获知 “美的市占率超越格力成为新的空调一哥”、“2019 年美的再次启用华凌定义华凌为年轻化品牌” 后,知乎搜索 “美的 华凌 格力”,之后进一步搜 “华凌 N8HE1 美的风观”,看看大家如何决策的。当我们对事物理解更深时,更能找到答案。

关键词越小众、专业,搜索质量越高,像前面那样多个竞品词一起搜时结果往往不错。当搜索结果较少时,可以试试字母缩写和可能的错误拼写,另外试试英文,尤其是那些本就源自国外的内容,之前知乎搜 “Harold Mcgee on food and cooking” 时牵扯出一片好内容。当结果较多内容良莠不齐时,试试中文全称,因为有些作者对用词有要求,同时别忘了英文,有些作者有海外背景,习惯用英文。

## 技巧

1、通用
百度、Google,常用的包括包含完整关键词加双引号如 “xx”、搜索特定网站加 “site:xiaohongshu.com”、搜索特定文件类型加 “filetype:pdf” 等。当然百度比较方便,点击搜索结果页的 “搜索工具” 也能进行操作,但用得多的话还是记下。

2、垂直
即刻,精选版微博,感兴趣的长尾词。
微博,实时信息。
小红书,生活经验版百度,穿搭、旅行等。
知乎,精选版百度,互联网、数码等。
懂球帝,足球。
微信,文章(公众号)。
豆瓣,图书(discover books)、影视剧。
微信读书,所有书&某本书(within books)。
网易云音乐,歌曲(含识曲),Shazam 替补。
小宇宙,播客,感兴趣的长尾词。
抖音,视频版百度,程序性知识。
哔哩哔哩,足球比赛集锦。
不背单词,英文单词。
京东,商品,淘宝&闲鱼、拼多多替补。
百度指数,事物热度。
百度地图,地点、公交、路线。
大众点评,饭馆、商场。
flomo,想法。
Ulysses,文章(含草稿)。
dengbiao.me,已发布的文章。
Pocket,稍后读的文章。
Evernote,已收藏的文章。

3、效率
电脑端划词操作:PopClip,任何时候,只需两步直接搜索。
电脑端浏览器:Chrome 地址栏直接搜索特定网站。

聊聊信息获取方案2020

## 背景

初秋的夜晚,坐班车回家的路上听完了枫言枫语第 23 期《是新闻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新闻》,事后想再聊下信息获取这个话题。

## 原则

为什么获取信息?或者学习,或者娱乐打发时间。如何获取信息?之前在《RSS 已死,内容永生》中写过:“关于信息管理,按 OKR 的思想,目标第一,实施层面,学习、思考、分享、实践缺一不可,其中学习部分建议:一是输出为先,形式包括微博、博客、播客、vlog 等;二是主动输入相对系统的内容,比如读书”。输出是一种短期目标导向,同时很多时候,当输出时,我们才真正开始思考。

关于信息和我们的关系,一是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兴趣范围,兴趣广泛不是坏事,但容易博而不精;二是信息获取代替不了主动学习、思考,正如 @chaosBLNK 老师说的:“很多时候最后陪伴着你的只有你的独立思考,那些路过的外部信息只是帮助你去迭代和修正你的独立思考,它们也只能路过,你也是它们的路过”。

信息的获取包括主动和被动。主动如搜索,操作成本略高,但效率高,之前也在《Chrome 使用技巧之搜索》中分享过一些技巧。被动即将权利更多地交给平台,目前平台分发信息的主要方式包括订阅 / 关注分发(社交)和推荐分发(算法)。对于前者,建议精简订阅 / 关注关系,比如 “取关媒体以及定时取关话痨”,无需焦虑,@Deng Li 说过一个内容创作界不可能三角:“个人做到原创、优质、高产不可兼得”。至于后者,算法提高了效率,但容易让我们偏离目标,因此可以多对系统反馈,想看的喜欢收藏关注、三连推荐,不想看的点击不感兴趣。

## 方案

### 文字

1、书籍
高频,内容最为系统,虽然在个别领域略有滞后。推荐微信读书,由于背靠腾讯,资源足够丰富,个别没有的下单纸书,再就是好书值得反复看。

2、动态
高频,即刻和微博,其中即刻相当于精选版微博,而懂球帝和腾讯体育,前者英超,后者 LOL,当然知乎上的 LOL 赛评内容更优质。至于雪球,偶尔看看。

3、问答
高频,知乎。回顾这些年的知乎使用,经历了佩服到基本不用到回归高频使用的变化,现在的看法是知乎上的内容没那么系统但也没那么水,最好的方式是自己主动学习的同时更多地知乎搜索,去定向获取内容辅助学习。

4、文章
偶尔看看某几个微信公众号的文章。

5、RSS
基本不看,但订阅了一些独立博客。前段在即刻上看到有位比较佩服的同学提到 RSS 时较为得意,当即觉得原来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

6、Newsletter
基本不看,但订阅了几个信息源。

### 音频

1、播客
中间向。首先,为什么播客值得听,简单说当前做播客的人都比较优秀,不管什么主题,内容不会太差。其次,通勤路上听是极好的,那会儿很难看得进书,刷动态问答文章(非娱乐向)也累,而播客的信息密度没有文字(基本经过多次修改)高同时亲和度胜于文字。最后,听播客推荐小宇宙,有节目推荐也有讨论(虽然不多)。话说之前提到 podcast 时已改口 “个人电台”,没想到 2019 年竟然火了起来(可能依然小众),有点早期独立博客时代那味儿了,但同样,由于分发效率低下导致的激励不足和较高的制作成本,也会和博客一样,很难持续更新、出圈。

2、音乐
娱乐向。网易云音乐基本能满足需求(曲库方面),同时评论带来了信息增量,听歌时除了听也会创建并更新歌单。

### 视频

1、短视频
娱乐向。抖音,好玩的喜欢,有用的收藏。

2、长视频
中间向。基于在 B 站看课程的经历,个人认为通过视频学习还是比较容易分心的,或许需要和看书一样,不断划线批注以保证大脑在线。

## P.s.

上述方案反映的是个人感兴趣的内容以及获取这些内容相对高效的方式,并不普适,比如非美妆爱好者,不关注小红书等平台。大家在设计自己的信息获取方案时可以 “全面撒网,重点捕鱼”,毕竟我们关注的是鱼(信息)本身,而不论载体和形式。最后,方案如何结果导向,效果不好,就再调整,事实上方案也需要与时俱进,因为创作者、内容平台在变化。

## 扩展阅读

1、书籍:闫泽华《内容算法》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聊聊社区

#背景

本身在写一篇关于网易云音乐的文章,其中有部分是聊云音乐没做好的社区,但社区是个大话题,想想还是单独写一篇,聊聊我心中的社区。

#大佬们说

## 哔哩哔哩

@陈睿:“我对社区的理解,一是用户的体验不是来自于你的产品本身,而是来自于这个用户跟其他哪些人在一起。二是社区满意度比单个用户满意度更重要。你一定要选择对你的社区发展长期有利的用户,我不是不团结其他人,而是我一定要知道对我社区发展最有利的用户是谁?第一就是 UP 主。2017 年我们把首页从分区改成智能推荐,遭到用户强烈反对。但我顶着反对也要做,因为这对 UP 主有利。如果 UP 主都不生产内容,观众就散了。”

## 小红书

@chaosTALK:“我们在定义产品和定义功能时很多时候会自然的从表象出发,这是一个实体的壳子和容器,这是一套明确的规章和制度,但是真正重要的产品真正运作的方式,是这些产品使用者,这些用户在真正定义产品,就像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城市中的居民的关系。”

## 百度贴吧

@李明远:“作为社区成功的关键,我也认为最主要的就是社区的体制。外在的基础是产品模式,即首先需要知道将为什么人群提供什么样的社区环境和服务内容,定位明确后,内在的发展关键是建立适合的体制。”

#我的理解

## 社区的概念

根据维基百科,社区(行政层面)是中国内地的村级行政区划单位,属于居民委员会的管理范围,上一级是街道乡镇。至于线上社区,在我看来,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玩的地方。第一,大部分社区是 N 群人在玩;第二,完全的志同道合是稀少的,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是多的;第三,玩什么,线上不同于线下,脱离了物质世界,主要是对人事物的交流。

相关概念中,新闻媒体是信息的广播,即时通讯(IM)是一对一、多对多的聊天,社交是凡有过互动就算,因此微博是社交媒体,同时微博、QQ、微信、知乎等在 App Store 中的类别都是社交。

## 还有机会吗?

微博 2009 年上线,移动互联网初期有过一段低迷,2014 年开始垂直化运营全面转型媒体后二次崛起,股价在 2018 年初达到高峰,相应的也和社区渐行渐远。微信 2011 年上线,后续做了私密的朋友圈,截至 2016 年 9 月,平均日登录用户 7.68 亿,截至 2017 年 9 月,平均日登录用户 9.02 亿。虽然微信这些年对朋友圈的垃圾信息持续打击,也做了设置不看对方的动态、动态对对方不可见、分组可见、动态三日可见等功能,但 IM 侧越是成功,在朋友圈装死的人只会越多。

其他社区产品包括快手,《与花总漫谈短视频行业》中提到青海省很多用户将快手当作朋友圈来用,听到后还是有些惊讶的。小红书,2018 年初赞助土偶土创后,基本稳定在 App Store 前 20 名。再就是书影社区豆瓣、影视娱乐社区爱奇艺泡泡和腾讯视频 doki、体育社区懂球帝和虎扑、问答社区知乎、投资社区雪球、二次元社区哔哩哔哩、程序员社区 V2EX 以及泛内容社区百度贴吧等。

每个人都有表达欲,也都希望获得回应和认同,就市面上这些产品来看,还是有机会的,而任何新社区产品都需要解决一个基础的问题即用户来了玩什么,消费什么样的内容。

## 我心中的社区

### 好内容

#### 什么是好内容?

对于社区,内容比人更重要,因为是内容吸引的人,人过来后创造更多的内容,进而形成循环。因为内容,不管是对方发的自己感兴趣,还是对方对自己发的点赞评论支持,而开始建立关系是比较理想的,反之则可能存在问题。想想人人、开心、QQ 空间上同学同事各种转帖偷菜抢车位不转不是中国人,微信朋友圈里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养生鸡汤求赞投票砍一刀,同学同事行业新闻公司广告加班开会到深夜,你有没有抓狂过,有没有想过解除好友关系?

内容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纯银 的《显性内容决定论》就是讲的这个。人人、开心、QQ 空间对垃圾信息打击得不够,内容信噪比降低,很多人或不再发言,或逐渐离开。微博上充斥着各种社会娱乐新闻,自己发日常的欲望逐渐下降,因为会觉得不搭,还在刷只是因为关注者的动态。微信朋友圈生活化的内容也越来越少,现在也不是那么想发了。

内容有好坏,但过了及格线后,好坏开始相对化,主要看消费者是谁。比如网文《庆余年》、网剧《太子妃升职记》、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大众喜欢,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也喜欢,再比如今日头条、趣头条、快手、拼多多,也许你会觉得有点 low,但很多三四五线地区的用户觉得挺好的。因此,重要的是作为社区设计者的你希望什么样的内容存在,比如我希望内容真实、美好和多元。真实更有参考价值,更动人,“分享你刚编的故事” 这种需要抵制;美好,每个人对美好生活都有向往,一些公认的不美好如歧视骚扰谩骂等需要抵制;多元,就像亚马逊雨林中的各种动植物,偶有冲突,但相对和谐,共同组成整个雨林生态系统。

除了品质,还要考虑内容主题和载体,微博多社会时事娱乐明星,微信朋友圈多自拍逛吃晒娃,抖音多俊男靓女音乐舞蹈,快手多东北老铁双击 666,哔哩哔哩多二次元,脉脉多职场八卦。不同主题的内容会吸引不同的用户,人群特征和人数都不一样,大众内容关注者多,小众内容关注者少。如果我们认为人生的重要命题是成长,那读书观影、游山玩水、技能学习等就应该是社区中的重要主题。

至于载体,每种载体都有其特点,微博比博客火的一个原因是创作成本急剧降低,发微博的人比写博客的人多多了,而抖音快手的创作成本又比微博低,同时消费门槛更是急剧降低,具备基本的试听能力即可,还没上学的小朋友也能刷。众多载体中,图文的创作门槛较低、信息密度高、消费门槛还行,但由于更容易检索,就 “信息创造价值” 的角度,相对有优势。

话说回来,对内容的评估还是有必要的,这块至少可以从主题、品质两个层面考虑。主题层面,Google、百度、今日头条等根据关键词来索引,给内容打上标签,这种属于事后标记,Twitter 首创的发布动态时带 #话题,这种属于事前标记;品质层面,搜索是根据被引用的次数判断网页质量,内容平台可以根据浏览、点赞、评论量等判断内容质量。

评估完成后,我们需要将内容推给对的人,就此而言,论坛(包括传统论坛、百度贴吧、豆瓣小组等)已经落伍,因为创造的内容在无差别展示,水平不一不说,可能还有与主题无关的,信噪比低。作为消费者,只能根据帖子的回复数、加精、置顶等特征来判断内容质量以确认是否是自己想看的。

群聊也不是好的内容产品形态,加过的群聊中效率最高的是项目跟进、活动组织、微信读书无限卡组队等有明确目的的群,剩下的都比较水。QQ 群前产品经理 @郭湘琰 说过,“群的聊天,一般都是交浅言深。看上去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聊天斗表情包,但却没有人能真正走进你的内心。能真正进行高质量精神交流的,帮助自己达到心流体验的,是和有水平的朋友面对面地深入交流”。

#### 如何创造?

不论何种载体,都需要尽可能降低用户的创作成本。博客服务中简书的编辑器还不错,平常搜索产品技术问题时有很多文章来自简书,也一度看到很多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在上面写文章。微博客服务中,Twitter、微博等让我们第一次做到了随时随地发动态,即刻则进一步对话题进行了推荐,结果就是即刻用户发动态时插入话题(圈子)的比例相当高,甚至已经开始影响心智,当有一个想法时,当天空很美时,当在别处看到即刻两个字时,都会想发即刻。

相比图文,音视频的创作成本更高,因为除了思考层面还有技术层面上的问题,Adobe Audition、Premiere Pro 等工具的使用有门槛。抖音的成功之处在于让少部分用户创作简单的舞蹈模板,然后全民模仿,同时 BGM 起了很大作用,视频的 BGM 就像照片的滤镜,很能弥补内容的不足。

除了降低创作成本,还要考虑社区呈现的内容,有好的内容,好的互动氛围,新内容才会越来越多。虽然现在很多内容平台都在强调创作者的收入,但个人感觉社区和媒体还是有差别的,同时物质激励是有限的,精神激励或者说用户的自我成长是无限的。

### 好人

#### 什么是好人?

好内容是相对的,好人也是相对的,同时好人不等于对的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些人就是更能玩到一起,同时心理学研究显示相似的人关系保持得更长久,而社区要做的就是将有相同审美、兴趣爱好的人连接在一起。同样的,世界上这么多人,你希望什么样的人过来玩,或者说你希望过来玩的人展示他们的哪一面,建立怎样的关系。比如近期比较火的哔哩哔哩,虽然早已开放注册,但正式会员才能发弹幕,而要成为正式会员或通过邀请码,或回答 100 道泛 ACG 内容的题目且得分不低于 60,这就是一种用户选择。

至于关系,好的关系是真实的。随着互联网的影响渐深,实名开始超越匿名,这里面既有监管因素,也有人的心理因素,因为线上线下不一致会很分裂。我们开始习惯分享更多的自己,对于一些人而言,可以说我们的动态就是我们自己,只是没有一个全能的产品,所以我们的灵魂分散在微博、微信、即刻、豆瓣、知乎……

好的关系是轻的,可以轻松开始,可以轻松结束。因为欣赏,开始关注,当发现闪光点不再或不喜欢的点超过了喜欢的点时,不再关注,功能层面包括但不限于直接取关、维持关注但不看 TA 的动态等。微信的群聊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随拉随退,如果需要,可以变得更正式,像 QQ 群那样,进群需要群主确认等,如果初衷不再,也无需退群,大家都不说话,把群交给时间。

好的关系是走心的,具体表现在有深度的交流,深度交流即有思考后的交流,非各种不过脑的灌水。对于社区,相关指标包括内容的沉淀和用户的互粉率,当然这是结果,不论线上线下,只有和对特定话题有所了解的人聊特定话题,整个交流才可能有内容和深度,因此对的人很重要。

未来的关系是线上线下融合的,虽然线上生活比重在不断增加,但更亲密的关系还是线下当面交流,如果社区上建立的关系能延伸至线下,再理想不过。

#### 如何拉人?

社区的建设,欲速则不达,其他产品最多拉错人,来了不用,过两天走了,社区产品的新用户如果发了不合时宜的动态或评论,影响的是整个社区生态。微博当年还是精英社区的时候,无节制地拉新,甚至推出 IM 微友,搞得很多用户苦不堪言,当时我也关注了部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但因为兴趣有差异,时间线开始混乱,尤其烦各种转发,发一些微博时也开始有顾虑,后来索性取关所有现实中的朋友,一切关注与否以内容为准,体验才有所恢复。知乎内测了 2 年多才开放注册,第一波用户基本是资深 TMT 从业者,这也形成了知乎最初相对高知的氛围。

不同于具有完全网络效应的 QQ、微信等通信服务,社区更像滴滴打车、美团外卖等 O2O 服务,它们需要逐个城市运营,社区需要逐个兴趣点运营。当特定兴趣点下的用户密度不足时,用户发言所获得的回应就少,再发言的动力减弱,进而内容供给不足,社区很可能就越发冷清并逐渐衰落。

PC 时代,只要有内容沉淀,总会有源源不断从搜索过来的潜在用户,这也是百度贴吧的最大优势,但移动时代,搜索势微,单靠搜索引流肯定是不行的,口口相传和算法推荐更值得被重视。同时一个前提是做好留存,包括当用户过来后,如何带逛助其融入,当确认非目标用户时,如何礼貌劝退等。

### 好社区

#### 关注价值

没有绝对的好社区,只有社区设计者想建设怎样的社区,然后是如何管理好这个社区以及如何服务好社区中的居民们。衡量一个社区的用户价值主要看两点,一是内容价值,能不能获取到预期的内容;二是关系价值,有没有认识到新朋友。

关于内容价值,曾经列过一个公式:总价值 = 单位内容价值 * 影响用户数 * 内容被利用率 * 内容数量,现在微调为总价值 = 触达用户数 * 内容消费度 * 内容数量。其中内容消费度是指用户消费完内容后认知或行为的改变情况,比如看完一本书后能讲给其他人听,同时还能调整后续生活工作中的一些习惯,这就是 100% 消费度。操作层面可以通过浏览次数、评论质量等衡量。对于平台,不被看到的内容是没有价值的,但只被看到的内容也很难说有多少价值。

关于关系价值,对于社区,用户总数是重要指标,但对于单个用户,社区用户总数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和自己相似的人,有多少认同支持自己的人,和多少人产生了有内容的互动,和多少人的关系延伸至线下。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好的关系会让人成长,因此也可以通过用户从仅浏览到互动,从仅互动到自己发动态,从发没内容的动态到有内容的动态的变化来衡量。

至于商业模式,从 Facebook、微博、微信、抖音等的情况来看,卖广告是最合适的,而能卖广告的前提是有足够多的用户过来玩,玩得足够久,这样我们才能对他们有足够的洞察。

#### 关注规则

一是去中心化,不要让用户看到过于不同的内容,碰到过于不同的人,因为大部分人接受不了不一样,悲喜也并不相通。网上鸡同鸭讲、鄙视互撕的事情比比皆是,从早期网易跟帖、QQ 群中的地域歧视,百度贴吧的爆吧,到近期微博的 “周杰伦超话” 事件,少数参与者嗨了,多数正常浏览信息的用户受影响了,社区的短期流量暴增了,长期价值受损了。当用户的认同感、归属感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离开当前社区。

二是建立共识,包括显性的社区规范如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名誉等,也包括隐性的社区氛围,比如不认同但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多鼓励多支持等。即刻中当你发一些攻击他人的话语时会自动转为 “喵喵喵” 发布,很好的设计。人是多面的,也是易受环境影响的,如果社区氛围友善,呈现出来的很可能是好的自己,如果氛围不友善,激发出来的可能就是不好的自己,所谓有样学样。

#### 关注产品形态

或许信息流 + 搜索框是最合适的,前者系统呈现内容,用户响应,可消费或跳过,操作成本低,适合休闲娱乐、打发时间类场景,后者用户主动表达需求,系统响应,适合学习工作等有明确目的的场景,然后在内容的基础上,用户可逐步建立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加入共同的圈子、互粉等。

或许 2019 年 7 月 11 日的即刻是最接近的,既有被动获取内容的通过兴趣(主题)分发内容的圈子,通过人(社交)分发内容的动态,通过机器(推荐算法)分发内容的推荐,也有主动获取内容的搜索(网页版也能用)。其中主题分发有 Google 快讯和百度贴吧的影子,不同的是非标和极小的颗粒度提高了内容信噪比,而圈子化后的 UGC 既能保证内容供给,更有助于找到同类。

#扩展阅读

1、产品
即刻:即刻建城
哔哩哔哩:对话哔哩哔哩陈睿怎样让社区环境更和谐
小红书:关于社区生态你可能需要思考的社区即城市
快手:拆解快手投资全过程
知乎:知乎如何冷启动
微博:新浪微博二次崛起
豆瓣小组:也说群组社区产品经验谈
QQ 群:复盘 QQ 群的产品演进之路
百度贴吧:搜索的社区化之路百度 PM 对社区的理解
2、其他
内容:请回答播客 2019内容平台的分发闫泽华《内容算法》
人:好奇心人类学

如何做饭

## 背景

前段国庆回家,晚饭是我爸做的,整体可圈可点,正好我最近也在做饭,虽然没俩月,也说不上多好吃,但还是想针对如何做饭这个话题纸上谈谈兵,也算是一个阶段性总结。

## 思考

在真正做之前,对于做饭这事,我是有些疑问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两个:菜在熟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有的菜好吃,有的菜一般,好吃在哪。

关于发生了什么,看完《Cooked》后,我的理解是发生了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反应,也是这些反应形成的味道。再个相比于西餐,中餐对火候的把控要求更高,过犹不及,这块需要经验的积累。

关于好吃在哪,我们经常会说一道菜色香味俱全。色彩方面,可以放点辣椒、撒点葱花什么的。香味方面,除食材本身的清香外,对于带点土味、腥味的,需要用香料(葱姜蒜等)去除。味道方面,酸甜苦咸鲜,各有各的味道,我们需要想办法制造,同时味道不纯粹是食物吃在嘴里的感觉,还有心理层面上的东西,总有些菜于你而言是特别的,属于记忆的味道。

## 原则

第一是美味。每个人口味不一样,但至少要做到自己觉得还可以,不然没必要做。“色香味” 中 “色” 不考虑(虽然实际上百搭的青椒、蒜和辣椒酱起到了增色效果)。“香”,一般会放点蒜(煮熟后不会有什么味道,同时苦于剥蒜的同学可以试试独头蒜),葱储存不便,姜处理不便,均不考虑。“味”,一方面根据食材特点,或清炒,或加点辣椒酱提味,另一方面只做自己想吃的菜,这样即使味道不佳,含着泪也能吃完。

第二是营养健康。理想的情况是荤素搭配、有菜有汤,现实是荤通过猪肉、鸡蛋保证,汤暂时不做,餐后偶尔吃点水果。其中猪肉视食材添加,鸡蛋这块会经常做点煎鸡蛋、炒鸡蛋,因为基础且简便。

第三是便捷。时间方面,不会每天都做,毕竟琐碎而且时间成本摆在那,虽不能说 “做饭 2 小时吃饭 5 分钟”,但也没差多少。内容方面,自己想吃的菜轮流做,这也是自己做饭的最大价值,但只做简单的家常菜,复杂的不做。食材方面,盒马为主,其中自有品牌日日鲜、优选、盒算优先,盒马的食材质量还可以,配送速度也很稳定。分量方面,一次做多点,做一次吃两顿 +。时长控制在 45 分钟左右,因为电饭煲煮好饭也差不多是 45 分钟,如果时间再长,就超过我的心理阈限了。洗碗方面,第一顿吃完就洗,后几顿的盘子保鲜膜包起来下次一起洗。碗,不需要,电饭煲就是碗。

## 总结

做饭也是一个理论加实践的过程:一是看下厨房的菜谱、哔哩哔哩的视频、知乎的问答,学习要点,同时平时吃到特别好吃的菜,琢磨琢磨,做下逆向分析;二是每次做完后及时记录不足,下次调整。

阅读系列之聊聊简书(二)

写上一篇文章的时候在思考一个问题,简书的产品目标是什么,最后的结论是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同时总结了一个公式,总价值 = 单位内容价值 * 影响用户数 * 内容被利用率 * 内容数量。

#内容价值

首先定义下内容的范围,文章本身当然是,只是除了文章,评论和文章的组织也是。先说评论,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文章的评论对文章主体或是一种解读,或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再说文章的组织,分类、排行、收藏夹、文集、标签 / 话题、专题 / 主题等都是对内容的组织,其中分类、文集、标签 / 话题属于线性组织,排行、收藏夹、专题 / 主题属于非线性组织。内容越多维度的结构化,越可以方便用户找到目标内容,同时方便平台为用户推荐内容。当然,结构化不是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解决用户问题。当用户面临一个问题,可能百度知道、知乎一个回答就搞定,也可能简书的一篇文章才能解决,也可能某个作者的系列文章才能解决,还可能是好几个作者的同类文章一起看过后解决的。在所有的内容组织形式中,专题 / 主题是最接近用户实际需求的,看看 “即刻” 就知道了。

然后说下价值,内容的价值是相对的。从专业角度看,一篇文章的价值,0-100 分,肯定可以打出一个具体分数,但从读者角度,由于每个人的兴趣、积累不同,一篇绝对价值 50 分的文章对于某个人的价值可能胜于另外一篇绝对价值为 60 分的文章。因此,对于内容平台而言,将优质内容分发给合适的用户才能将内容价值最大化。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让优质内容脱颖而出,二是如何让不同的用户看到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对于前者,基于用户的浏览表态评论投票等行为产生的排行、编辑推荐、用户推荐等都是方式,其中编辑推荐和用户推荐的质量强依赖编辑和用户的水平。对于后者,处理方式包括分类、搜索、关注下发、社交推荐和机器推荐等,其中分类、搜索属于人找信息,关注下发、社交推荐和机器推荐属于信息找人,对用户来说后者操作成本更低,不过搜索始终会存在,因为关注和推荐无法知晓用户当下的需求。

作为内容平台,核心是内容,人是作为内容的创造者、推荐者而存在的,所以对内容的关注应该优于对人的关注,简书可以关注文集令人惊艳。之前在使用微博、知乎专栏的过程中都遇到过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关注者、专栏频繁聊其他方面的内容,而我对那些话题 / 主题并不感兴趣,所以经常会纠结是否要取关。简书的文集实质上是一种主题性写作,内容范围固定,同时由于作者是同一个,所以内容质量相对稳定。知乎应该也注意到了这点,所以对专栏设计了如下规则:” 申请专栏的内容方向:专栏需要有明确的写作方向,我们更欢迎专业方向的分享,部分方向暂时不接受申请。专栏绑定的话题即代表专栏的写作方向,请不要绑定过于宽泛的话题。”

简书中另外一个可以关注的是专题,相比文集,专题可以跨作者,用户能够添加简书平台上所有文章到专题中,只是专题的质量强依赖专题维护者,而专题维护者的动力、专题的曝光机制都是我比较担心的。或许专题这种产品形式比较适合机构账号,适合个人账号的是知乎收藏夹那种,因为动力持续,或者是知乎专栏那种,因为群体成员间有相互促进作用,更能坚持写下去。

内容的价值除了相对性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好的内容不太会因为时间而褪色,一些 Evernote 中收藏的十来年前的文章,现在看来还是很有收获。作为内容平台,需要避免优质内容随时间线永久沉下去,而是有各种机制可以使优质内容不断浮起来。简友圈是一个思路,如果简书能支持用户将文章、评论、文集、专题等转发 / 分享到简友圈这个阅读交流圈子,同时其他用户可以对该条转发 / 分享进行点赞、评论和二次转发 / 分享,应该会有效果。

#影响用户数

或者说内容曝光量,就来源而言,既包括外部也包括内部。外部来源包括搜索引擎、SNS 和 IM,这个强依赖于内容质量和分享方式的便捷度、美观度,简书做得不错,既可以分享文章,也可以分享文章中所选内容,还可以分享评论,基本覆盖了所有分享场景。至于内部来源,主要包括编辑推荐、社交推荐、机器推荐、搜索、关注下发、私信和推送等。

这里重点说下社交推荐和推送,前者对应简书的简友圈,目前简友圈会下发关注者的喜欢行为,这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容易导致消息数量过多,给用户很大的阅读压力;二是作为被推荐者,光被告知好而没有原因说明是不够的。至于推送,简书做得比较巧妙的是将选择权交给了用户,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作者、文集、专题,当其更新时获得推送。这种对消息进行分层处理的方式在 “微信”、“即刻” 中都有体现,即特别感兴趣的推到通知栏,一般感兴趣的推到你的 Timeline,你可以打开应用查看。

#内容利用率

关于内容利用率,我们可以认为评论行为高于赞赏、喜欢,而赞赏、喜欢又高于纯浏览。作为评论者,写出优质评论也是不容易的,所以也需要激励,除了及时提醒作者回复外,还应该支持点赞和回复,同时提供优质评论置顶机制,还可以将喜欢、赞赏的用户头像罗列出来,营造一种热烈的互动氛围,促进用户进行表态、交流。对于阅读者,除了内容质量,评论质量,还需要将排版、收藏、分享等功能做好,让用户可以很顺畅地进行内容消费。

#数量

写作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因为要静下来,要思考,要整理,那么写作者们为什么还要写文章?因为有记录的需求,有表达的需求,有被肯定的需求,有交流的需求,有建立影响力的需求,具体因人而异。就我而言,是因为在简书上看到一些好的产品分析文章,挺有收获,觉得简书挺有氛围,所以也想发几篇,然后交流的需求大于被肯定的需求,同时被肯定的需求中精神方面的肯定又大于物质方面的肯定,所以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你知道该怎么做的。

作为内容社区,生产者永远是少数,然后是一部分互动者 / 传播者 / 组织者,最后大部分是消费者。针对生产者,如何营造良好的写作、交流氛围,如何降低写作成本,如何设计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写作者持续产出,这都是课题。当然三方都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互动没有浏览,生产者的动力会受到影响,同时内容的价值在于传播,没有人看的内容是没有价值的。

阅读系列之聊聊简书(一)

2016 年下半年开始比较频繁地使用简书,遇到一些问题,这里详细聊聊。

1、搜索不给力

使用简书,更多的时候是针对某个主题比如 “会员体系设计” 进行研究,但搜索结果质量一般,现在搜索后都不知道该看哪篇。

建议:搜索结果页在筛选之外增加排序功能,比如按喜欢数排序,同时支持搜索某个用户的所有文章和用户收藏的文章。搜索是为了定向寻找内容,最理想的情况是给出一个结果,同时这个结果完美地解决了用户的问题,当然这个很难做到,而当我们暂时做不到时,可以提供更细致的筛选、排序等功能方便用户找到目标内容,包括在文章详情页提供相关文章推荐等也都是处理方式。

2、收藏不好用

接上面的场景,当看到好的会员体系分析文章时想要收藏,但简书并没有归类功能,收藏的内容多了,后期找起来不方便。

建议:学习知乎的收藏夹功能。首先,严格来说知乎的收藏夹不是对收藏内容的分类,而是类标签的一个东西,但是又比标签更容易理解。分类与分类之间是互斥的关系,一个东西只能属于某一个分类,而实际我们可以发现 “你可以将同一条答案放入多个不同的收藏夹里”。这也是符合用户体验的,因为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到科学的分类。

当然知乎收藏夹的妙处不仅在此,还在于收藏夹可私密可公开,如果公开可被其他用户关注,这无疑增加了一种稳定的内容分发方式。因为用户收藏好内容的动力是强烈且持续的,随机看了一些知乎用户个人主页的赞同数和收藏数之比,挺高,有些都能达到 1:1。

3、收藏喜欢傻傻分不清楚

每次看到一篇好文章想要收藏或来不及看完想先 mark 一下时,不知道该选择 “喜欢” 还是 “收藏”,现在简书手机端收藏不方便,需要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按钮才出现 “收藏” 选项,而点击 “喜欢” 很方便,同时 “喜欢的文章” 和“收藏的文章”一样,存在于 “我的” 标签栏中,但实际喜欢和收藏是有区别的呀,总之目前我很纠结。

建议:将文章详情页工具栏中的 “喜欢” 改为 “收藏”,同时删除“我的” 标签栏中 “喜欢的文章”,本身文章详情页底部就有“喜欢” 按钮,也更合适,同时个人主页中也有“喜欢的文章”。关于收藏和喜欢的区别,让我们回归阅读场景,作为读者,我们看一篇文章,如果非常有价值或者来不及看完,我们会收藏,而当我们对内容表示欣赏或对作者的辛苦写作表示支持时,我们会喜欢或点赞,喜欢的不一定会收藏,但收藏的大都是喜欢的。同时,收藏偏私密,喜欢更偏向于一种表态,不太会介意被其他用户看到。再个,收藏过的内容需要展现给用户,而喜欢过的可以不用。

4、发现让人压力山大

发现中很多内容都是不感兴趣的,但还是显示在那里,给人很大的压力。

建议:采用顶部标签栏的形式,类似网易云音乐的首页,默认显示定制热门,可切换显示专题、排行等。简书主要是长文,简书的用户群也应该是对时间要求比较高的一群人,关注的内容就够看一段时间的,发现中还有那么多无关信息,这样只会降低发现标签栏的点击率,甚至简书的打开率。因为当面对的压力过大时,大部分用户会选择逃避。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微信最新 6.5.2 版订阅号不再显示公众号未读信息条数,而统一用红点表示的原因。

5、写的文章没人看

辛苦写了篇文章发布到简书,结果阅读量个位数,失落。

建议:在文章详情页增加相关文章推荐,同时为了提高推荐准确率,在用户发布文章时提供可选的打标签功能。当然阅读量低有很多原因,包括所写内容较小众,只是再小众的内容也是有人感兴趣的,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内容分发上。对于内容分发,简书已做的包括推荐、排行、搜索、关注、专题等,其中相对特别的是专题功能,不过一些专题内容范围较大,而如果专题的信息颗粒度不是足够小,那么和门户的财经、科技等分类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P.s. 简书在 1 月 5 日发布了新版网站,部分内容可能略有过时。

阅读系列之信息获取方案

不断获取信息,这样我们才会懂得更多,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信息获取方案呢?Dz 认为一个好的方案应该兼具针对性和广阔性,高针对性,节约时间,高广阔性,不至于陷入信息茧房。早前写过 “关于 IT 阅读” 提到当时的信息获取来源,也写过 “阅读系列之常用应用” 讲自己常用的资讯应用,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事情发生了变化,以下是 Dz 当前设计的一个信息获取方案:

1、微博
满足对 #新鲜事# 的关注,推荐使用 Weico Pro 刷微博,尤其最近微博网页版不再按时间线顺序显示后。具体使用方面,一是关注基于兴趣而非现实生活中的好友关系,关注个人基本不关注媒体,同时设置备注名称,并不定时取关;二是重要的微博收藏,同时减少长文阅读,长文多直接存入 Pocket;三是控制微博使用频率。
使用时间:上下班路上、排队吃饭、午休前、下班后。

2、懂球帝
满足对 #足球资讯# 的关注,当然现在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新闻数量开始变多,深度分析略少,同时不支持直接将文章存入 Pocket 和 Evernote。
使用时间:起床后、排队吃饭、午休前。

3、微信
满足对 #长文# 的关注,包括公众号和单聊、群聊、朋友圈中朋友转发的文章,推荐质量还可以。具体使用方面,一是控制关注数量,将必看的几个订阅号置顶,如果非独家且更新频率不高,那么尽量在知乎、简书等其他平台关注,因为微信不支持直接将文章存入 Pocket 和 Evernote;二是重要的收藏,并定期在微信 PC 或 Mac 端进行整理。
使用时间:定期

4、知乎
满足对 #问题# 和 #话题 #的关注,感兴趣的问题、专栏和人关注,优质答案收藏,其中专栏如果更新过于频繁,取关,再个现在关注的人略多,已经有点影响首页信息流质量,迫切需要备注功能,以便考虑取关。
使用时间:关注通知,同时需要时定向阅读。

5、简书
满足对 #专业# 的关注,简书很难得地聚集了一批产品经理在上面写产品分析文章,也因此简书的搜索更需要优化一下,支持按时间段筛选,按阅读次数等排序。
使用时间:需要时定向阅读

6、Reeder
满足对 #博客# 的关注,仍然有人在写博客,而且内容质量较高。推荐使用 Reeder 跟踪博客更新,一般遇到不错的博客,先在 Web 端使用 Feedly 订阅,然后移动端使用 Feedly 帐户登录 Reeder 阅读。
使用时间:定期

7、电台
刚开始是因为大内密谈开始听电台,推荐使用 Castro 收听节目,至于节目推荐单以后单说。
使用时间:上下班路上、睡前。

8、视频
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等。
使用时间:较少

9、杂志
早前订阅过一段时间的《商业价值》,原因在于内容质量较高且渠道独家。
使用时间:较少

10、读书
书的内容相对系统,即使略滞后,了解历史也能让我们更加理解当下,载体包括实体书,微信读书、多看、豆瓣阅读等应用以及 Kindle 等电子阅读器,其中特别推荐微信读书,激励机制做得很好。
使用时间:下班后、周末、旅途中。

11、Pocket
满足稍后读需求,主要是现在时间碎片化,长文经常来不及看完,同时阅读渠道分散,需要一个总的暂存地方。推荐在 Chrome 上安装 Save to Pocket 扩展,遇到待看的文章直接存入 Pocket,重要的添加标签,而整理 Pocket 时重要的存入 Evernote,不重要的删除。要说待改进之处,一是加强中文文章推荐能力,同时考虑满足用户阅读资讯时的交流需求;二是和 Evernote 一样,支持在百度、Google 的搜索结果页同时显示 Pocket 内搜索结果。
使用时间:定期

12、Evernote
满足存储需求,作为第二大脑,推荐在 Chrome 上安装悦读和剪藏扩展。

13、其他
推荐的一个应用:即刻,满足微博、知乎等之外的信息获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