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0年07月

聊聊增长

## 概况

增长黑客这两年在国内比较流行,根据维基百科:Sean Ellis coined the term “growth hacker” in 2010. In the blog post, he defined a growth hacker as “a person whose true north is growth. Everything they do is scrutinized by its potential impact on scalable growth.”

这两天重看 @Sean Ellis 的《增长黑客》,感想是:“新瓶装旧酒,就是数据化做事”,其中对用户流程的拆解,2012 年 @舒迅 在《产品经理必读的九步法》中有过论述,对数据的重视,大家之前做产品也是埋点看数据,量化效果,不断迭代。

关于增长,个人理解随着行业发展,一方面产品从纯信息层到交易层,从注重功能到用户体验到商业化,产品经理从一个人负责全部到细分为增长、策略、中台等是正常趋势,另一方面市场已成红海,流量成本变高,需要考虑相对低成本的获客方式,需要提前考虑变现。增长始终存在,只是之前不太强调这个词,现在变得更加重视,而增长黑客、AARRR 模型属于概念化、方法论化。回到产品层面,目标一直是用户量 up up,营收 up up。流程,具体到某个用户,也一直是来,用,再来,再用…… 其中有些关键节点需要关注同时整个流程需要持续优化。

## 方式

### 获客

互联网初期,供小于求,产品做出来就有人用,稍微注重点用户体验,好评如潮,随着来到 “下半场”,酒香也怕巷子深。鉴于应用市场马太效应严重,作为开发者,需要考虑基于微信、支付宝等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用户在哪,我们就在哪。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应用装得少,都是在微信上买衣服、点外卖、买电影票等,我自己则是支付宝重度用户,出门时多通过支付宝小程序使用各种共享充电宝,没有动力下载原生应用,因为不是高频需求。

以小米金融为例,借助支付宝不太现实,但内部流量还是可以利用下的。小米体系流量,常态的包括 MIUI(1.1 亿 +)、商城、有品、小爱音箱(0.7 亿 +)、社区等。其中 MIUI 系统钱包中集成热门产品,商城、有品收银台支持扫码支付,小爱音箱关键词对接,小米社区圈子运营都是可考虑的方案。除了常态流量,每年的 618、双 11、平台周年庆也是可运营的时间段,京东金融的 “金贴” 搞得不错,从 App Store 的排名变化、“京贴” 到 “金贴” 的产品升级可知一二,值得借鉴。

除了内部流量,小米金融的另一个优势是 MIUI 对小米手机用户的认知,可以圈出其中对理财、贷款、保险产品高感兴趣的用户,然后通过 MIUI 系统广告或短信等推荐小米金融,这种有针对性的推广相比其他渠道 ROI 应该会高不少。

获客方式中,有段时间特别流行社交裂变,也是被拼多多等带起来的,但这不是什么产品都能模仿的,我们更应该关注分享行为背后的动机,同时相比短期刷屏的爆款,更应该关注那些长期被用户分享的产品,比如淘宝、微信读书、网易云音乐等。理财产品方面,即刻上多次看到富途、老虎等美股应用的收益截图,我是新用户,以后如果买美股很可能就下载它们,此类产品确实适合搞收益排行榜、收益 PK 等功能,能利用到用户的表现欲。

### 激活

PC 互联网后期社交网站(QQ、微博等)授权登录已经盛行,但只有第三方登录存在用户触达、服务稳定性等风险,因此大部分产品都会发展自己的帐户体系,就像拼多多现在在做的。移动互联网比较大的一个变化是手机号登录的兴起,输验证码即可注册登录,近两年国内运营商纷纷推出 “本机号码一键登录” 服务,连验证码都不用输了,具体可通过豆瓣、微博、抖音等应用体验。

作为金融类产品,基于监管要求往往需要实名绑卡后才能交易,对于交易流程较长的问题,一方面可通过优惠券、红包等吸引用户克服困难完成首单,另一方面可通过其他功能先完成部分流程,比如支付宝的积分需实名认证后方可领取,再比如下发话费券,手机充值属于大众刚需高频产品,完成充值也就搞定了实名绑卡支付密码等的设置,之后再进行存贷产品交易就方便了。

作为小米金融,还有两个可借鉴对象:一是美团和美团外卖只要其中一款产品已登录,再登录另外一款时只需在应用内点同意即可,比微信那种跳出式授权登录更方便;二是苹果在 WWDC 2019 发布了“Sign in with Apple”服务,如果 MIUI 未来推出类似服务,部分小米金融用户的登录将更加便捷。

### 留存

留存率是产品价值的重要体现,很多产品名噪一时但最终昙花一现,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创造持续的价值或者说价值替代性高。产品价值是第一位的,运营、增长等只是锦上添花。比如余额宝,很多 80 后的理财启蒙产品,当时办公室都在谈论,至今仍记忆犹新的是我们 HR 说自己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余额宝收益(并没有多少钱),1 元起购、T+0 赎回、支持消费等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扩展了用户群)。再比如京东金融银行精选(银行 +),比较早和中小银行合作存款产品,卖得非常好,即使涉及 Ⅱ 类户操作步骤比买基金繁琐得多,核心原因是收益率高,那时也正值 P2P 市场整顿、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收益率不断走低。

作为理财产品,需要持续考虑业务层面(收益、风险、流动性、起购金额等)和交易层面(操作步骤等)上的创新。作为理财平台,需要提供丰富的产品组合以满足不同投资者不同层次的投资需求。现在各大平台上的金融产品趋于同质化,因此产品创新之余,还应该关注优质产品推荐、售后管理等需求,大部分用户都不是专业人士,下单时也并非完全的理性决策,很多时候就是跟着感觉买的。

金融类产品,支付宝是标杆。QuestMobile2020 移动互联网全景生态报告显示支付宝 2020 年 4 月月活接近 7 亿,真的厉害,要知道 2015 年下半年月活不到 3 亿的支付宝还在学微信搞社交,因为觉得支付不如社交大众高频。然而随着 2016 年蚂蚁森林、2017 年蚂蚁庄园、2018 年不断增加可用城市的乘车码、2020 年年初的健康码和消费券等,支付宝俨然已经和微信一样成为 “一个生活方式”。

支付宝的增长路径难以复制,但不断探索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的思路值得借鉴,还有一个思路是假设某个用户活 100 岁,每天 24 小时,不同场景(时间、地点等)不同需求,我们的产品能覆盖其中多少个场景。换句话说,除了已有场景,如何覆盖更多的场景,让产品和社会、用户的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值得思考,比如疫情时期向用户提供贷款优惠减免、每月月初推送上月理财收益总结、每周五晚饭后推荐投资理财免费课程、下单小米手机后推荐碎屏险等。

### 变现

互联网产品的变现方式包括广告、电商、增值服务(会员)等。小米金融属于第二种,主要赚差价、提成,因此促成交易、提升交易量是核心任务。对于新用户,可通过赠券、红包、试用等降低首单门槛,对于老用户,可通过投资建议等召回,比如近期 A 股走势不错,推荐定投指数基金。

## 扩展阅读

1、文章:用户增长怎么做用户增长的实操经验总结漫谈会之增长
2、图书:岳建雄《我不是产品经理》杨瀚清《我在一线做用户增长》

聊聊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

产品经理是什么?“产品经理简单来说就是对整个产品负责的人,不管哪个环节上产品出了问题,都可以追究到产品经理的责任,这就要求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能力比较全面”(@杨潨渊),那产品经理究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 宏观

1、通用
基础:学习能力、逻辑思维(思考)、个人管理(时间、精力、情绪等)
做事:问题解决能力、办公软件使用
做人:沟通能力(表达)
管理:方法沉淀、团队建设

2、专业
产品:产品、上下游合作方(商务、设计师、研发、测试、项目经理、运营等)领域知识
业务:行业知识(电商、金融等)

## 微观

1、前期规划:需求调研 & 方案设计
熟悉需求调研、管理等方式方法
熟悉 Web、iOS & 安卓、泛小程序等设计规范
熟悉 Office、XMind、Visio、Axure RP 等工具使用

2、中期落地:设计开发测试上线跟进
需要责任心(意愿)、执行力(能力)

3、后期运营:数据 & 反馈收集
熟悉数据分析

## 扩展阅读

1、文章: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腾讯产品通道能力素质模型

聊聊产品经理的书单

产品经理的成长依赖于持续学习,曾经有过一些不成熟的行为:一是不愿看产品类书籍,觉得可以自己探索;二是收藏过很多书单,但没有后续。再回到问题本身:产品经理应该读哪些书?

## 我说

1、产品:个人成长之路产品经理之路
2、其他:心理学入门其他学科入门
在互联网之外,产品经理也应该是有趣的、生活丰富的人,因为产品解决的是问题,最终拼的是对这个世界的认知。BTW,我对自己建的书单有如下要求:一是都是自己看完了的;二是期望小而美不追求大而全;三是持续更新。

## TA说

1、产品:@iamsujie@KentZhu@两块方糖才够甜@酷拉皮卡
2、其他:@科学松鼠会
随着行业发展,产品类书籍变多,可以多关注几个同行,这样在豆瓣图书详情页能看到具体评分,大家都推荐的可以优先阅读。

## 扩展阅读

1、问答:产品经理的必读书目有哪些哪三本书是产品经理必读书

聊聊Evernote

## 概况

### 定义

Evernote 是什么,一方面要看 Evernote 本身,另一方面要看用户使用 Evernote 的方式,方式不同,效果不同,最终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Evernote 的产品结构是基于单条笔记(note)展开的,相对适合保存文字类内容(含部分图文、音频),过大的文件、格式小众的文件都不适合存入 Evernote,同时 Evernote 通过开放平台吸引了第三方开发者,进而通过第三方应用一定程度上最大化了文字类内容的记录、收集能力。

内容在 “现实世界的载体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具体形式包括纯文本、Office 文档、PDF 文档、思维导图、JPG 图片、PNG 图片、PSD 文件、Sketch 文件、MP3 文件等以及未来将产生的新内容形式”,具体来源包括网站和应用,涉及微博、问答、新闻博客、音乐、播客、视频、直播等产品。

对于内容的保存,文字类的(包括自己写的和网页上的)主要存入 Evernote,即刻、微博、微信、知乎等应用里的内容主要通过产品内的收藏功能在线保存。图片的保存需求一般,主要下载到电脑本地或存入百度网盘,音频和视频主要通过网易云音乐、小宇宙、抖音、哔哩哔哩等应用在线收藏,小部分下载到电脑本地或存入百度网盘,Office、PDF 等文档主要存入电脑本地和百度网盘。总体而言,个人的所有内容资料 = 部分应用的 “收藏”+Evernote + 百度网盘 + 设备本地。

如果要用一句话描述我眼中的 Evernote,那应该是:Evernote 早已不是单纯的笔记产品,而是提供笔记记录、文章收集、资料电子化、PDF 文档保存的综合性内容存储服务。

### 特点

1、一般的记录、写作能力

移动场景下,由于 Evernote 很早就支持全平台,因此当时主要通过它记录想法,但随着 Evernote 启动速度变慢,操作流程变长,已经懒得打开它进行记录,之后转用 EverMemo,哪怕有一段时间需要手动同步至 Evernote。

电脑场景下,记录想法、写文章早期主要通过 Evernote,因为相比 Microsoft Word,Evernote 编辑器界面简约且无需手动保存内容,但接触 Ulysses 后,才发现原来写作工具可以做得这么好,自此不在 Evernote 上写作,仅作备份。

2、强大的收集能力

Evernote 最大的优势是收集能力,一方面是印象笔记・剪藏真的强,既支持采集部分内容(选中文字 – 右键 – Evernote Web Clipper)、网页正文和整个页面,也支持一键保存 PDF 文档、邮件等,另一方面有赖于接口的开放,很多第三方应用支持内容一键存入 Evernote,无需选中复制粘贴那么麻烦。

3、较强的搜索能力

Evernote 的搜索支持 “关键词 @笔记本”、“关键词 @标签” 等,但仍有不足:一是不能区分原创和转载,想整理的主要是那些自己手动记录的笔记,目前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关键词进行过滤,但笔记数量有点多,很多时候效果一般;二是没有根据不同内容形式分类展示的功能,类似网易邮箱网页端的 “邮箱附件” 视图和微信收藏的分类查看,有助于更高效地找到目标内容,本身也是计算机擅长的。

4、一般的整理能力

笔记整理后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否则只是躺在那里的一堆数据而已,和买书不看没有区别。整理笔记(大部分是文章)时一般先看,然后对部分内容可能会想写点什么,但 Evernote 一方面阅读体验不是很好,尤其是移动端,期待和电脑端的悦读插件那样搞个阅读模式,另一方面缺少批注功能,批注包括划重点和写想法,前者可以通过 “高亮显示”(仅支持电脑端)完成,后者缺乏相关功能,只能编辑原文,更期待的方式是想法和原文独立或者自动添加至原文底部。

5、较弱的分享、协作能力

提高分享能力,比如支持将笔记导出为图片,提高协作能力,Evernote / 印象笔记在这块始终有些缺失,至少用过石墨文档后,感觉比 Evernote 做得更好。

## 技巧

1、注册

Evernote 和印象笔记是同一个产品的不同版本,但和 Microsoft 365 等产品不同,两者是两套帐户体系,数据相互独立,产品功能略有差异,具体情况参考官方简介@余知兮 的知乎回答。对于国内用户,相对推荐印象笔记,因为功能比 Evernote 多且本土化,同时高级帐户的价格比 Evernote 低还经常搞促销。由于产品的网页端、客户端都支持多帐户登录,因此 Evernote 用户登录时请认准 “Evernote International” 选项,印象笔记用户登录时请认准 “印象笔记” 选项。

2、输入

EverMemo 记录灵感,Scanbot 保存说明书等,印象笔记・悦读(官方已不再提供下载)和印象笔记・剪藏收集文章、PDF 文档,其中文章部分直接存入 Evernote,部分存入 Pocket 稍后读,读后再确定是否存入 Evernote,PDF 文档不是特别大的建议存入 Evernote,因为它的 OCR 搜索真的强。

关于记什么,备忘是一个很重要的场景,回想给我自己带来比较大作用的笔记,包括:“回家必备”,一个物品清单,写明了需要带的东西;“煮 xx 汤”,写明了步骤,节省了时间和脑细胞,符合 “大脑应该优先用来思考而非记忆” 的原则。

3、整理

笔记本组包括生活、工作、学习等,笔记本是各种具体的主题非严格的科学分类。至于标签,包括写作计划中视情况添加 “To Do”,写作完成后改为 “Blog”(已发布到博客)和 “Moments”(已发布到微信朋友圈),放弃不写了的改为 “Archive” 等,这样在列表中就知道某条笔记的状态,非常方便。

Evernote 是笔记本 + 标签的索引结构,实际使用中,轻度用户可以忽略标签功能,重度用户也不建议搞得那么复杂,如果将笔记本和标签设计得过细,将影响记笔记的效率和热情,想法最重要的是先记下来,然后才是其他。BTW,使用印象笔记・悦读和印象笔记・剪藏时,请取消勾选 “智能归档”,让文章不带标签地存入默认笔记本中即可,避免搞乱自己的笔记本和标签体系。

4、输出

Evernote 老用户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记笔记、保存文章?二是那些笔记、文章是否起了作用?作为我自己,除了前面提到的备忘场景带来的效率提升和写博客带来的认知提升外,绝大部分笔记、文章没有带来多少价值,只是存下来了而已。

之前在《RSS 已死,内容永生》中写过:“工具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所得,同时相比知识管理,个人更愿意使用信息管理这个词…… 关于信息管理,按 OKR 的思想,目标第一,实施层面,学习、思考、分享、实践缺一不可,其中学习部分建议:一是输出为先,形式包括微博、博客、播客、vlog 等;二是主动输入相对系统的内容,比如读书。”

## 扩展阅读

1、问答:如何用 Evernote 做知识管理
2、文章:再谈 Evernote 是什么如何理解笔记工具我的 Evernote 使用流程用了六年的 Evernote 是什么样子你是否把 Evernote 用成了百度网盘

聊聊笔记产品

## 现状

当前个人在用的笔记类产品包括:

– EverMemo:随时记录想法,“因为快速,同时 EverMemo 可以和 Evernote 绑定,能同步到 Evernote”。

– Scanbot:保存说明书等为 PDF 文档并自动同步至 Evernote,也是因为 Evernote 的 OCR 搜索效果非常好。

– 备忘录:“和 iPhone 同步迅速,很适合当草稿箱,iPhone 上记录,Mac 上编辑或粘贴到 Ulysses 继续”。

– 锤子便签:“手机中保留锤子便签的唯一原因就是排版好看,每次都是先粘贴,然后生成图片,再分享到朋友圈”。

Paper:“默认启动界面是一张白纸,很适合当临时记录站”,当然 Evernote Mac 版也支持点击菜单栏图标进行快速记录,但相比 Paper 还是差点意思。

– Ulysses:写作利器,现在文章基本上都是在 Ulysses 写完,最后导出到 Evernote 备份。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 Ulysses 的好,那就是在写作细节需求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比如个人经常使用的历史版本功能,就比 Evernote 好很多。

– Evernote:“第二大脑”,以上产品涉及的内容都会自动或手动同步至 Evernote。写这篇文章时已经使用 Evernote 10 年(重度使用 9 年,付费 4 年),笔记总数超 10000 条(大部分是通过印象笔记・悦读和印象笔记・剪藏收集的文章)。

当然严格地说,一是还应该包括如下想法记录工具:MindNode、XMind,整理思路,Microsoft Visio,整理业务、产品流程,WPS Office、Microsoft Office,写正式文档如 PRD 等;二是第二大脑 = Evernote + 百度网盘,倒不是说 Evernote 和百度网盘做得多好(特指好到付费后觉得特别值或特别愿意付费),而是综合来看是当前最好的,某种程度有点像现在的 iPhone,虽然还在用且可能会继续用下去,但它在屏幕、续航充电、部分摄影场景等方面已经明显落后于 “华 OV 米”。

## 选择

笔记产品的核心需求是随时随地的记录收集、极速搜索和整理分享。其中记录方面,支持各种场景各种设备,比如瞬时的一些想法,如果不及时记下来,可能会再也想不起来,比如文章收集,有些文章不保存下来,以后可能会没机会,尤其随着时间流逝,资讯网站、独立博客逐渐 404 化。

Evernote 在某些场景下并不是一个好产品,但其早期建立的开放平台吸引了很多第三方开发者,涌现出 EverMemo、Scanbot 等优秀应用,这些应用反过来增加了 Evernote 的竞争力。回想这些年引发过讨论的个人笔记类产品:Alternote,被誉为最美第三方 Evernote 客户端,放弃的原因是无法全量同步 Evernote 笔记,可能是因为我的笔记数量有点多。MWeb,惊艳过也使用过一阵,但接触 Ulysses 后不再考虑同类产品。Bear,从未真正深入使用过,因为没有胜过 Evernote 很多,不足以让我将数据迁移过来。至于新晋小花 Notion、Roam Research,观望状态,对于笔记类产品,服务稳定性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易用性等其他。

选择工具要看个人需求和资源情况。如果是普通人的日常记录,各品牌手机自带的记事本功能简单,也能备份到云端,足够使用。如果是长期写作,推荐 Ulysses,理由不再赘述。如果是写日记,暂时没有找到很好的且支持备份至 Evernote 的产品。如果是分享,锤子便签视觉美观,曾在微博流行一时,美篇对图文支持友好,曾看到高中老师在朋友圈分享过。如果是办公协作,石墨文档还不错,评论功能挺好用的。如果是企业 wiki,语雀可能还不错。

## 未来

根据个人观察,真正长期高频记笔记的是少数人,要想有更大发展,需要迈入更广泛的记录存储服务领域。Evernote 曾经号称要做用户的 “第二大脑”,当时也有被这个口号触动到,只是人类大脑存储的是想法,想法在现实世界的载体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具体形式包括纯文本、Office 文档、PDF 文档、思维导图、JPG 图片、PNG 图片、PSD 文件、Sketch 文件、MP3 文件等以及未来将产生的新内容形式,而到现在为止,Evernote 仍然只支持存储其中一部分内容。

某种程度上,Evernote 团队近几年有些停滞不前,包括至今仍不支持 Markdown 语法。印象笔记(Evernote 国内版)团队独立出来后给出的答案是在现有产品中增加清单、思维导图、桌面便签和 “超级笔记” 等功能,但一方面这些功能的体验比不上 Microsoft To Do、MindNode、Paper、Notion 等独立应用,另一方面让产品变得臃肿,影响了原有的记笔记体验。

产品都有边界,笔记产品的边界在于笔记只能承载部分内容形式,将完整的清单、思维导图等塞进笔记产品在概念层面就有点难理解。或许更好的方式是产品升级为 Everdrive(或 Evercloud),将清单、思维导图等功能独立出去,和 Evernote 并列为上层应用,同时 Everdrive 里的各种内容形式可以互相链接,支持全局搜索,相当于一个 “私人互联网”。这样之前遇到的死活找不到某个法规条文文档(早期没有存入 Evernote)的情形,未来能直接通过搜索找到。

前两天看到前 EverMemo 开发者 @少楠 Plidezus 老师的即刻动态:“昨天印象笔记新的超级笔记炸开锅,唱衰 notion 或者鄙视印象的都有。更新到测试版看了下,以为是王者归来,结果… 感觉是青铜残废。本来我还觉得这是一个有效的防止用户流失的妙招,结果却是让产品复杂 + 功能残缺的半成品…… 我曾是印象笔记的忠实用户,也基于他们的 api 开发过 evermemo。所以真不是无脑黑,而是看到这样堆叠功能,试图用一些交互来掩盖底层结构的老化,然后响亮的宣传,实在是觉得,让人有些失望吧。更别说莫名的协作体验了。那个曾经收购 clearly,skitch,以小公司之力建立起丰富的第三方 marketplace 的十三岁的大象,已经沉睡过去了了吧。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思维老了吧…”。

相信能代表很多老用户的看法,其他怎么说呢,这些年互联网行业变化依旧很大,但记录存储的需求没有变,一些之前没有被很好地满足的细分场景下的需求正在被新产品满足,一些仍然还没有。

如何读书Pro版

## 背景

之前写过《如何读书》,如果说那篇是 Lite 版,那这篇算是 Pro 版。

## 为什么

读书之前需要明确两件事:一是读书能干什么,微观层面,解答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各种疑问,宏观层面,提升认知(理解世界理解人)优化行为;二是为什么是读书,书籍的内容相对系统,效率更高。

## 读什么

1、内容

首先,要精挑细选,书籍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我们的时间精力却有限。根据个人微信读书数据记录,我认为对于上班族,一年读完 12 本是 B,一年读完 12 本并落实到行为层面(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 A,一年读完 24 本并落实到行为层面是 A+,按工作 50 年算就是 1200 本,也不算多。

其次,要有目的,或者需要,或者兴趣,或者兼而有之。建议优先选择需要或者说与自己生活工作学习相关的,也是遵循 SMART 原则,然后是自己近期感兴趣的,这样看的时候会多些思考,最后再考虑开卷有益,之前也漫无目的地看过一些挺好但和自己当前状态相关性不大的书,过了一段时间也就忘记了,脑海中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2、优劣

判断依据包括再版次数(市场证明)和豆瓣评分(网友证明),不过也不能唯评分论,有些评分不是那么高的书,自己看下来挺有收获,可能跟自己的水平有一定关系,比如当初看《金字塔原理》很是吃力看不下去,看《结构思考力》就好多了,当然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后者易读性更高。

个人还有两个习惯:一是看到微博、即刻、微信、知乎等线上社区或线下好友推荐某本书时,会到豆瓣上标记下谁谁推荐,当某本书累计多人推荐时,说明该书值得一读;二是单独查看豆瓣、微信读书中关注者的评分评论,因为关注者都是自己一个个手动关注的,他们的看法于我而言更具参考价值。

3、形式

书籍不限形式不限平台,但电子书优先同时微信读书优先,理由在于,一是不管内容还是读书笔记,支持搜索;二是可以看别人的笔记,有助于理解内容。

之前有为了提高效率,尝试先听讲书了解个大概,觉得不错的再读完整版,直到有一次在微信读书上听了某本书,后来看了原书,发现完全讲的不是同一本书,就此开始对音频讲书拆书变得谨慎,或许看书评、序言、前言会是更好的选择。

## 怎么读

1、基于问题

书籍也是一种问题解答形式,古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既然我们对某些问题或者说某个主题感兴趣,那就围绕这个主题,多看看几个人的看法,每个人的视角或多或少都不太一样,我们可以博取众家之所长。

至于如何找到同主题的书,一是查看该书的相关豆列,但豆瓣豆列的产品机制有待改进,目前找到有价值豆列的效率偏低,可以考虑在豆列列表页展示更多信息、增加筛选排序等;二是查看作者的引用、推荐书目,有时候会在多本书中看到不同的作者推荐同一本书,那种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2、量化过程

看前想下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看时思考作者讲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讲,同时和自己的看法进行比较,修正完善自己的看法。当然大家都知道最好带着问题去看书,看书时应该多思考,但这很抽象不易执行,因此需要量化到操作层面。

具体而言,对于前者,比如关于如何读书这个问题,我先写下了自己的想法,然后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最后完成了这篇文章。对于后者,一是读时划线、看写想法(不懂的看别人的笔记,懂的有想法的自己做笔记),读后微信读书评分、豆瓣评分写短评(一句话总结 + 说下该书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判断是否加入自己建的豆列中;二是视情况将笔记导出粘贴到 EverMemo,回顾一遍,与此同时笔记自动同步至 Evernote,以后在 Evernote 中搜索某些关键词时也能搜到,可能会有一些价值;三是偶尔看看其他人的长评、自己写长评或线上社区、线下聚会交流分享该书的观点。

话说《如何阅读一本书》带给我比较大的一个收获是略读,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包括:“一本只需要快速阅读的书却用很慢的速度来读,就是在浪费时间”、“每一本书,不论是多么难读的书,在无关紧要的间隙部分就可以读快一点,而一本好书,总会包含一些比较困难,应该慢慢阅读的内容” 和 “一般来说,就算你想要仔细阅读的书也要先略读一下,从基本架构上先找到一些想法”。

3、注重结果

不在于看得多快,也不在于看的数量,重点在于消化吸收了多少、收获了什么。换句话说,重在转化率和留存。当基于目标、结果去看待读书后,自己开始变得淡定,不再在意读书的数量,更在意质量,对于某些自己认为的好书,会多看几遍,每看完一遍都会更新评分评论和豆列。

现在家里最多的还是书,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卓越当当时期下单的,当然大部分都没看过,多看阅读、Kindle、豆瓣阅读时期下单的电子书也大都没看过,“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诚不我欺。挺可笑的,计划要看,但都没有落实到计划中,好在已经有所改变,现在纸质书都会在京东购物车里放上一段时间,有些过段时间就没有兴趣了,那些确定近期真的要看的才会下单。

## 扩展阅读

1、问答: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2、文章:如何阅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