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Sheldon

关于Sheldon

PM

再聊如何做产品

基于前段时间参与的项目,重新思考了下产品工作的方法论

首先,工作层面,按照定义、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进行。其中定义问题是核心,方向错了,后面的努力多是无用功。定义、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对内主动沟通,单独问人或组织会议;对外调研竞品,包括产品试用、FAQ 阅读。这部分的核心更多的是沟通,需要注意的是尊重领导、同事的意见,除非能提出明显更好的方案。

至于解决问题,有些子场景未必要通过产品的形式解决,在当前阶段,线下处理也许更合适,当然汇报时要将当前先线下处理未来再线上化这部分包含进去,这是思考没有遗漏、有产品规划的体现。整个方案先完成再完美,之所以要小步快跑,一方面是灵活,后续好调整;另一方面任何解决方案都有 ROI,都是在与时间赛跑。

其次,产品层面,先对齐需求、功能、流程,再设计原型,从宏观到微观,其实这是比较基础的原则,只是知晓原则的同时还要想办法坚守原则,毕竟前三者一变,很多原型就白画了,本身产品原型中的字段、交互跳转就比较花时间,当然在对齐需求的过程中,如果某些内容是绝对明确不会变的,也可以先设计。

其中,需求层即明确问题,核心是主动,通过一切途径包括找一切可能了解业务的人去了解需求,然后和领导确认。功能层,基于对需求的梳理,明确每个功能的价值。流程层,可以视实际情况细分,比如先画简单的步骤图(流程图或简版流程图),如果这部分确认没问题,再开始泳道图(跨职能流程图)的设计。

再说原型,首先,文案层面 “说人话”,标题、正文、按钮、表头等要一目了然,不要让看的人有歧义,这点在评审阶段尤其要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因为存在 “知识的诅咒”,而破解之法是开放的心态,只要一个沟通方有困惑,那就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说法;其次,数据层面要尽量拟真,比如不要出现列表页订单号都是同一个、列表页跳转详情页的订单号对应不上等问题。为了实现以上两点,一是可以复制线上的真实数据,稍加修改;二是平时要有素材积累,方便复用。

年货买什么

## 吃喝

– 零食
1、溜溜梅青梅
2、旺仔牛奶糖
3、明治巧克力
4、劲仔小鱼干

– 水果
1、广西砂糖橘
2、四川春见耙耙柑

– 饮料
1、椰树牌椰汁
2、宾格瑞香蕉牛奶

## 玩乐

1、放烟花、打麻将、发红包
2、访亲会友、读书写作

## P.s.

基于各方需求考虑各品类的经典 & 新兴品牌,主打一个和平时相比一样也不一样。如果一个人过年,更要买点新东西。另外提前买,以防无货。

我的2023年度书影音报告

## 书

《游戏化思维》:游戏化设计概谈,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来看。

## 影

1、短视频
@带床去旅行:比较有印象的还是床哥,关注床哥,看真实的边疆风景。

2、长视频
空缺,受心态的变化和抖音的影响,已经没有心情看完一整部影视剧了,当然,需求依然存在,只是触动人心的故事在哪里。

## 音

1、音乐
歌曲:吕圣斐《爱你爱到死》,“奈何缘浅”。
歌手:吕圣斐,专辑 《海角七号 钢琴情诗》 适合在通勤的早班地铁上小憩时听。

2、播客
单期:《当谈论乳制品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改变了个人的行为,现在买牛奶,想喝什么买什么,什么打折买什么,临期也没啥顾虑。
播客:潘乱《乱翻书》 蝉联,“互联网老炮聊天局,从业人员值得关注”,不过还是那句话,理论需要结合实践,否则也就听个热闹。

## 其他

1、商品
元气森林春茶(低糖),适合不想喝太甜但又想有点甜味茶饮料的人。

2、应用
微信输入法,可以先试试手机版,然后再试试 Windows 版、macOS 版等。在微信输入法和小红书中选择了前者,因为切实提高了手机端的打字效率同时基本统一了各端输入体验,当然候选词的准确率依旧有提升空间,但绝对值得切换。

## P.s.

1、动态:#即友 2023 精神食谱
2、往年推荐:2022 年度书影音报告

信用卡服务如何按时还款(三)

曾经热衷于办各种信用卡,但自身消费根本支撑不了那么多信用卡的使用,前两年注销了一些不常用的。去年因为开卡礼办了张北京银行的信用卡,结果掌上京彩 App 的还款功能竟然不支持招行卡,于是重新整理了下还款方案,是为 3.0 版。

首先,在所持信用卡的官方 App 和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美团月付等泛信用卡服务中设置自动还款,同时关闭可能的还款提醒。

其次,对于需要手动还款的考虑三点:一是提醒方案,建议在微信 – 服务 – 信用卡还款中开通账单查询服务(会同时开通还款提醒)或通过日历设置还款提醒,因为银行短信、支付宝通知容易被忽略,当然为了节省认知负担,当收到银行的还款短信时就立即还;二是免费渠道,支付宝和微信前几年已经对信用卡还款收费,推荐下载银联的云闪付 App 进行还款,无手续费;三是省钱方案,如果对自己的日历安排够自信,可以开通云闪付会员,每月先领券再还款,每年至少节省 10 元。

如何准备一次家宴

之前写过 《如何做饭》,这次聊聊如何准备一次家宴。

## 目标

让大家(包括自己)开心且有收获,《华与华使用说明书》 中提到:“客户体验阶段:来之前,让客户有所期待。来之中,要有惊喜。惊喜创造体验。走之后,让客户感觉这段体验值得回忆,让他们乐于谈论”,换到家宴场景,同样值得参考。

## 思路

1、怎么做

食物背后的原理可以看看 《食物的秘密》《烹》 等纪录片,老祖宗讲究色香味俱全的原因也是因为人类的感觉主要包括视听嗅味触,味觉又包括酸甜苦咸鲜。因此,食材方面,青、红辣椒是推荐项,带来色彩的同时提供辣味(痛觉),当然不要放太多,“食物中辣椒素的浓度稍低一些,味觉感受器才会比痛觉感受器更活跃”;调料层面,盐除了提供咸味也会对甜味有促进作用,酱油则提供鲜味。

2、给谁做

首先,确定对方的需求,可以直接问,包括:一是有没有忌口,比如是否吃辣等,照顾对方的饮食习惯,甚至看下能否做点有对方家乡味道的菜;二是有没有特别想吃的菜,当下想吃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延迟满足,就要即刻享受;其次,考虑边际效应递减,最好是对方没怎么吃过的菜,当然熟悉的菜也可以有创新,比如西红柿炒鸡蛋放辣椒,这样对方即使吃不惯也会忘不掉,我们就是要对方记住。

3、在饭外

一是饭前,饿了什么都好吃,所以约午饭,同时到了后先聊聊天,再个,菜做好后,温馨提示不保证味道,适当降低下预期;二是饭时,注意搭配,前菜来点爽口的凉菜(叮咚、美团买菜上有卖),主菜荤素结合、有菜有汤,饮料来点时下的新品。另外,也可以点一两道自己吃过的觉得不错的外卖做补充或者请对方做一道菜,我们一般对自己有参与的活动评价更高;三是饭后,来点时令水果。

前面讲的是吃饭,但正如产品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用户的完整旅程一样,一切从邀请阶段就开始了,包括找个合适的时间发邀请、当天去门口迎接、饭后交流下近况以及对未来的一些想法(多听对方讲)、结束后送到小区门口等。

## P.s.

网上流行一句话:“家宴是招待朋友的最高礼仪”,所以吃饭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提前练习,充分准备,去做就好。好朋友是不会介意你做饭难吃的。

聊聊产品中的状态设计

前段时间在设计公司产品的交易流程,整理订单状态时走了点弯路,做个总结。

状态是什么?是对事物一段时间状况的总结、描述。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不会有任何变化,直到某只蝴蝶煽动翅膀。再换句话说,动作、结果、新动作、新结果。

那产品层面如何抽象呢?先了解业务,互联网产品是现有业务的线上化,当然不一定是 100% 的映射,一方面是部分流程可能暂时无法线上化,没关系,可以继续线下处理,另一方面也存在改造线下流程的情况,比如以前是人找商品,现在更多的是系统根据算法推荐商品给人,以前是人带商品回家,现在更多的是送货上门。

具体设计时,一是考虑状态名称,叫什么最重要的标准是用户好理解,因此一方面,比如某个状态可以叫 “已接单” 或 “待发货” 时,我们一般选择后者,因为告知了事情的后续发展,但在产品需求文档中,我们可以写成 “待发货(已接单)”,方便研发测试理解,另一方面,业务大概率涉及多个角色,我们可以针对同一状态在前端侧做不同处理,比如消费者看到 “待收货”,商家看到 “已发货”;二是精简状态,先梳理清楚在业务的不同时间节点所有参与方分别可以做什么,会导致什么结果,比如 “已取消” 可以是消费者下单后主动取消,也可以是商家主动拒单,还可以是商家接单超时系统兜底自动取消订单。如果业务比较复杂,建议在流程图之外,单独用 visio 画一份状态机,核心的就两部分:箭头(附带说明谁干了什么)+ 方框(显示状态名称);三是看看同行怎么做的,再听听业务方、研发测试有什么意见,查漏补缺,完善方案。

## 扩展阅读

1、文章:产品状态设计看这一篇就够了

聊聊入职

## 事

首先,获取电脑等硬件设备、邮箱等账号权限,熟悉团队的工作方式 & 流程规范、公司的组织架构和隐性的企业文化,其中优先的是确定上下班时间,并以此为基准确定自己工作日的生活节奏;其次,业务的熟悉通过入职培训、公司的文档等实现,遇到疑问时主动搜索、提问。核心的产品部分,宏观层面,了解公司产品所服务的人群(解决谁的什么问题)、盈利模式、发展现状(除了公司已有的数据自己也要去一线调研)以及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处于公司整体业务中的哪个部分,同时微观层面,多用公司的产品,包括测试环境和正式环境下走一遍所有流程。

当然,对新工作的熟悉是在完成任务中进行的,因此:一是刚入职的这段时间,上班早点来,下班后或周末加加班,熟悉工作的同时,也可以刷刷存在感,另外还可以看到公司哪些同学经常加班,这些或是未来工作中重要的合作伙伴;二是遇到问题,多听领导和同事的意见,自己的适当保留,另外基础的,最好是遇到任何问题都有一套方法论去应对,这样就不会慌,尤其是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同学,当然这需要过往的持续积累,对此推荐大家进行内容输出,是分享更是积累方法论。

## 人

加入 IM 工作群,逐步了解团队内外主要成员的工作职责和为人处事风格,其中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是找到饭搭子,然后通过吃饭、遛弯时的闲聊进一步熟悉公司,包括前面提到的也可以有加班搭子,刚开始的这段时间目标之一就是多认识人。

对于 I 型同学,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生活和职场中的表现没有必然联系,你肯定是可以的,不然不会被招进来,同时职场要求协作,产品岗更要求主动,所以当 E 则 E,当表现则表现,但也要懂得低调、藏拙。其次,把自己当一个问题解决机器,需要思考但不要想太多,just do it。如果对方不主动提供帮助,我们就主动问,如果对方不愿回答,那就换一个人接着问,总有愿意帮忙的。这里有一个挑战和两个小贴士:挑战是试试看自己认识公司的主要员工(包括混个脸熟、加上微信)需要多久,贴士之一是找资深员工领路,TA 的身份能给你加成,所谓从众;之二是如果你有吃糖的习惯,来工位的同学都可以给一颗,吃了你的糖就是你的人,所谓互惠。

## P.s.

对于以上,如果公司有 wiki 或 mentor 机制,会很好,如果没有,自己也应该有其他应对方案,比如看有没有比较对味的同事,私下多请教。如果团队有迎新习惯,会很好,如果没有,那么自己是否可以主动请大家吃饭,包括一对一约饭,期间合适的时候问问对方有没有什么经验、建议可以分享的。

不管怎样,自身强大是一切的根本,毕竟没法事事问人,谁也都不喜欢弱者(也不喜欢有直接利益冲突的强者),同时,从自身角度而言,实力不够容易露怯,虽然多数时候大可不必,一方面正如一位朋友说的,公司你觉得我不行,那你去找个阿里 P9,看是不是要薪资百万,有时候我们过于从自身角度思考问题,比如担心对方的评价、不能转正等,但从公司的角度,实际上你大概率是 TA 能找到的最好的员工,我们也许没有 plan b,TA 也未必有;另一方面,找人帮忙这事怎么说呢,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我们在给对方机会,因为未来我们一定有能帮得上对方的地方。

入职前期的关键词是了解(多看多听),换句话说入乡随俗,一个好的职场人适应性是很强的,但如果确实和自己不匹配(两周应该能有个结论),那就尽快找下家。之前在 《聊聊工作方法》 中聊过,“本身去到一个新环境就可能会有一段适应期,环境像一面镜子,自己的不适应某种程度也是一种提示,提示自己在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一段时间后确实适应不了,离开永远是选项之一”。

这段时间有问题也可以找朋友聊聊,听听他们的看法,如果没有朋友那就问问 AI,重要的是跳出个人现有认知体系,当局者往往迷。最后,珍惜刚入职的这段时间,这是一个可以站在旁观者视角看待公司产品、认识自己的好机会。

## 扩展阅读

1、文章:职场新人入职第一天都有什么体验

聊聊行为设计

关于人类的行为,之前写过《聊聊行为》《如何坚持做一件事》《营销背后的心理学》《聊聊用户激励》《如何改变习惯》等,随着阅读、思考的持续,现输出一个关于行为设计的阶段性理解版本,如下:

## 输入

### 感知

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视听嗅味触觉,应对方案包括特别(差异化)、音形(对仗押韵)。具体案例如,为什么人人爱八卦,因为八卦一般都非常规、戏剧化,所以不要平庸。为什么爱帅哥美女,因为好看,跟感觉的选择性有关,所以要有滤镜。为什么反差有意思,因为打破了心理预期,想想抖音里的那些变装视频。

### 记忆

记忆的规律包括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峰终定律,应对方案包括重复、金句 & 标签 & 符号化。其中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一般最初遗忘迅速,随后遗忘率逐渐减缓。基于此,最好的记忆是在已有记忆基础上补充内容,《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提到:“口语套话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最本能、最强大的知识记忆、储存、传播和传承方式”,比如上学时老师教的顺口溜,“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位九舌咽……” 等。

至于峰终定律,“心理学家卡尼曼认为人对一段体验的评价是由峰终定律决定的。卡尼曼通过众多调研,发现在体验过程中,除了峰和终以外,其它记忆几乎没有影响”。王海军据此分享过亚朵服务方法论:“宜家顾客在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一次峰值,在结账的时候,通过最后终点的一个产品(一块钱的超值冰淇淋),达到峰终体验。亚朵根据峰终体验的逻辑,将服务细化为 17 个触点来细化运营、服务和管理的颗粒度”。本人也是亚朵用户,仍然记得 2019 年年初在西安,已经带上了一瓶房间里的免费矿泉水,但前台小姐姐还问要不要再带一瓶。

## 处理

### 动机

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物质精神、个体群体),给出对方想要的东西,更多内容可参考《关于行为设计之动机》

### 情绪

即感性(以情动人),《心理学与生活》提到:“达尔文将情绪看做一种遗传得来的对世界上某类反复发生的情境做出反应的特定心理状态”。《传神文案》提到:“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认为人有 6 种基本情绪:快乐、惊奇、痛苦、厌恶、恐惧、愤怒”,“人类的高级认知情感分为 7 种:爱、骄傲、羡慕、嫉妒、尴尬、羞愧、内疚,这些情感都是社会性的”。很多时候情绪对行为的影响高于认知。

### 认知

包括意识(集体潜意识、潜意识)、判断和决策(以理服人、有限理性)等,更多内容可参考《聊聊思维方式之决策》。具体而言,一是说出对方认同的东西,大部分人只相信自己,比如以前流行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现在流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实际两者皆有偏颇;二是告诉对方什么时间、场合应该做什么,降低其思考成本,比如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吃完喝完嚼益达” 等。

### 社会

主要指人的社会性(从众、互惠等),其中 “从众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导致从众的因素,一是信息性影响:希望准确无误,想了解既定情境下正确的反应方式;二是规范性影响:希望被别人喜欢、接受、支持,比如评论区反复出现的各种梗(MEME)、抖音的拍同款等。“互惠指当某人为你做了些事情,你也应该为他做些事情”,比如朋友圈里的集赞、拼多多的砍一刀等。

## 输出

### 能力

现代心理学把知识主要分为:“陈述性知识(知道……)包括个体获得的所有事实性知识,例如知道 2 加 2 等于 4,程序性知识(知道如何做……)包括个体获得的所有技能,如会开车”。《让创意更有粘性》提到现实中存在 “知识的诅咒”,“我们一旦知道某事,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事的情况,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这也是大家在产品设计中经常强调把简单留给用户但实现堪忧的原因,同时,《福格行为模型》提到 B=MAP,其中能力部分很重要的是任务拆分、循序渐进。

### 反馈

涉及学习过程,《心理学与生活》提到:“学习是基于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学习有两种形式:一是经典条件作用:学习可预期的信号,典型如巴甫洛夫的狗、爱屋及乌;二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结果的学习,典型如桑代克的猫、斯金纳的老鼠 & 鸽子、赏罚分明。

《怪诞行为学》提到:“斯金纳发现实际上可变比率强化程式的激励作用更大。最有说服力的结果是,一旦停止奖励,固定比率强化程式一组的老鼠几乎马上就会停止压杠杆,而可变比率强化程式一组的老鼠还会继续压很长的一段时间。可变比率强化程式在激励人类时,也会起到难以置信的作用。这就是赌博和彩票背后的魔力”。同时,《运气的诱饵》提到:“为什么一些游戏比其他游戏更容易让人欲罢不能,他指给我一本教材,内容是 B.F. 斯金纳的行为强化理论,或称 “操作性条件作用” 理论。1953 年斯金纳就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把赌博机作为最强有力的强化计划的例证:在赌博机上,当事人永远不知道奖励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会有多少。”

## P.s.

以上是根据过往阅读、思考总结的人类行为影响因素,当然各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最重要的个人认为是 “动机”(事前吸引)和 “反馈”(事后强化)。

电商系列之营销活动设计

## 概况

前面聊了优惠计算,属于偏后台的内容,那么在前台侧,营销活动模块该如何设计呢?首先,还是结果导向过程拆解的思路,交易型平台的核心目标是 DAU 和 GMV,该目标可以细分为拉新、活跃等用户指标和成交、销量等商品指标,当然对于商家、平台,由于角色不同,具体设计有差异;其次,营销活动的核心是吸引用户参与下单,同时降低其所要付出的成本或者在同等成本下增加其收益。

## 思路

### 拉新
1、邀请有礼

### 活跃
1、抽奖:抽试用品、普通商品、优惠券积分等。

### 交易

++ 促成交 ++
1、新客有礼:指定商品新客价、新客立减、新客下单赠送礼品、新客专属优惠券。
2、拼团:拼团享优惠价,如拼多多。
3、新品有礼:购买新品赠送礼品、新品专属优惠券。
4、预售:预售享优惠价,如京东。
5、限时抢购:限时限量,价格直降。
6、分期免息:尤其对于大额商品,如京东白条。

++ 提销量 & 客单 ++
7、满折满减
8、满赠:下单赠试用品、普通商品(加价换购指定商品享优惠)、优惠券等。
9、活动放券:投放一定数量的优惠券,投放渠道包括公域和私域(企微群)。

++ 促复购 ++
10、下单返券:下单后立即或隔段时间返复购券,如叮咚买菜、京东。
11、任务返券:下满多单后可得优惠券,如微信支付月月刷。
12、付费券包:重度用户在券包商城、结算页可购买券包,如京东白条、滴滴。

### 召回
1、唤醒赠券:针对筛选出的潜在流失和流失用户发短时效但高额的优惠券。
2、问卷调查:针对唤醒赠券不好使的用户发放调查问卷。

电商系列之优惠计算

## 概况

前面聊了优惠券,使用优惠券等优惠工具时必然涉及优惠金额的计算,我们先从订单的角度整体看一下优惠金额所处位置,以京东订单为例:实付款(实付金额)= 商品总额 – 促销立减(满折满减等促销活动减免金额)- 商品优惠(优惠券抵扣金额)+ 运费 – 运费券(运费券抵扣金额)- 虚拟资产抵扣(京豆、余额、礼品卡等抵扣金额)- 支付有礼(支付优惠抵扣金额)。

## 思路

首先,结合业务现状同步进行优惠工具的开发而非直接复制成熟平台的方案,避免让系统秒变复杂;其次,限定好已有优惠工具的叠加互斥规则,避免商家、平台让利过多,同时优惠工具最终是给用户用的,好理解是第一要务,这方面拼多多对优惠工具的简化、京东的 “预估到手价” 是优秀案例。

### 计算门槛

早期流行递进式(折上折),后来淘宝京东纷纷改为平行式(能否享受优惠依据商品销售单 / 总价来判断),建议按后者来,用户好算,不至于因此丢掉成交机会,尤其现在是买方市场。当然,平行式门槛容易出现让利过多的风险,这块可以通过限制商品不能同时报名参加多个活动、叠加互斥规则、最低价预警等应对。

### 计算顺序

商品部分的优惠中,先计算单品级优惠工具,然后计算店铺级优惠工具,再计算平台级(跨店)优惠工具,然后整个订单再考虑运费(配送费)、虚拟资产抵扣等。

### 叠加互斥

每种优惠工具被设计出来自有其作用,能否叠加的核心在于钱,即别让商家、平台让利过多同时考虑用户体验,因此有几点大的原则:一是同类优惠不能叠加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也有能叠加的,比如京东的红包、运费券,前者因为金额低,后者因为也不存在让利过多的问题;二是不同类优惠不能叠加的情况越少越好,最好也别让商家、平台运营自行配置能否叠加,因为支持配置就意味着会出现不能叠加;三是不要误导用户,之前开拼多多省钱月卡时领了 “全场通用” 的优惠券,结果百亿补贴商品不能用,有种上当的感觉,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显示出来的都是可用的。

具体优惠工具,先说优惠券,一般而言,店铺券(商家创建并承担成本,可按适用商品范围细分为商品券和店铺券)内部不能叠加,平台券(平台创建并承担成本或平台商家共担成本)内部不能叠加,店铺券和平台券可叠加,也就是说,一次下单中,店铺券和平台券均只能用一张(多店铺订单中每家店均可使用一张店铺券)。与此同时,优惠券和满折满减活动同为价外促销可叠加,并且价外促销和价内促销可叠加。当然不同产品的做法有差异,京东的秒杀能和优惠券、满折满减叠加,京东的百亿补贴不能,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能和优惠券、满折满减叠加,但店铺级优惠和平台级优惠中均只能选择最优的那项(即店铺和平台内部券和活动不能叠加)。

实际产品设计中,如果一开始因为一些原因暂时不能确定不同优惠工具能否叠加,也可在后台创建某优惠工具(A)时增加 “能否和其他优惠工具(B、C 等)叠加” 的选项,由平台运营手动配置,先上线,后续再结合业务发展迭代。

### 优惠分摊

由于涉及部分退货,因此创建订单时要计算出单个商品的实付金额。比如当只有一项优惠时,商品实付金额 = 该商品价格 – 优惠总额 ×(该商品价格 / 参加优惠的商品总价),即在满足优惠条件的商品内部按照商品售价比例分摊,同时最高价商品的优惠金额 = 优惠总额 – 其他商品已分摊优惠金额,避免因为四舍五入导致直接加总已分摊优惠金额算出来的总额比优惠总额多或少 0.0x 元。另外,计算中当商品实付金额优惠后为 0 或负数时,实际生效分摊优惠金额以该商品的剩余实付金额为准。

## 扩展阅读

1、文章:从 0 到 1 搭建电商营销中心
2、文档:京东抖店优惠叠加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