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知识管理

从《笔记的方法》聊记笔记

## 理由

首先,记笔记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否是问题最终要看我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这个决定了后续所有行为包括信息输入、存储、整理、输出、实践等。

其次,解决问题有多种手段,需要记笔记的核心原因是我们的大脑不擅长存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同时写下来更是梳理思路或者说思考的过程,《卡片笔记写作法》 中就提到,“不写作,就不可能系统性地进行思考”、“真正的思考需要某种外显化,尤其是以写作的形式进行外显化” 等。

## 概况

记笔记是什么?首先,不是小时候那种泛泛的美文摘抄,更多的是有指向性(与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连接更紧密)的短内容;其次,相比于划线摘录,更多的要自己写想法。当然那些好文依然可以收藏,不管是加入书签(Pocket)还是全文剪藏(Evernote),但这些只是辅助、暂存,因为再看的概率很小,除非未来有更好的内容提取工具出现,在此之前,重要的东西还是要自己先记下来。

## 方案

记什么?从笔记内容角度,不管是工作还是业余爱好,年轻时应该发散,各种事情都尝试下,但随着年纪的增长,要逐步收敛,将有限的精力放在少数事情上,那些不能带来物质收益的行为可以少一些。如果按理性和感性分类,一部分是工作、生活中实践(解决问题)后的经验总结,一部分是经历各种事情后的个人感悟。

从流程角度,输出和实践>存储和整理>输入。关于输入,@少楠 提到记笔记不是收集而是对信息进行预处理,本质上是对任务完成过程进行了拆解,每一次记录都是积跬步,下次无需从零开始。比如我会记博客的前期内容,具体而言,一些思考片段先记在 flomo 上,之后再转移到 Ulysses 正式开写,完后删除相关笔记。

总之,记笔记是很个人化的行为,他人的记录方式可以作为参考但也只能作为参考,因为笔记内容是与自己的生活强相关的,而我们大概率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与此同时,重要的是开始 & 持续记录。

怎么记?想到就记,先记起来。工具层面推荐 flomo,它是目前在提取方面做得最好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标签、高级搜索等功能,这些功能背后是产品设计者的理念,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下单两位前段出的实体书 《笔记的方法》

如何读书之阅读流

之前多次聊过如何读书,这次想专门分享下自己的阅读流:

## 前期

1、社交平台上看到好书推荐,视情况到豆瓣标记。
2、微信读书中看到 “朋友在读”,视情况加入书架。
3、基于问题选书,先看豆瓣、微信读书的评分和书评,看值不值得读。

## 中期

1、带着问题进行主题阅读,遇到疑难返回去看书评、其他作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
2、带着答案阅读,看和自己的观点有什么不一样的以及为什么不一样。
3、带着目标阅读,比如写一篇文章、录一期播客或视频、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4、微信读书 “读时划线、看写想法”,纸质书划线、写想法。
5、手动摘录书友好的想法到 flomo,纸书好的内容白描 OCR 后存入 flomo。

## 后期

1、微信读书点评,视情况更新微信读书书单(纸书略过这步)。
2、豆瓣评分 + 短评,视情况更新豆瓣豆列。
3、再看下微信读书、豆瓣的书评,同时看有无同主题的其他书籍。
4、如果特别感兴趣,搜索即刻、知乎等社交平台上该书的相关动态。
5、隔天再看一遍微信读书中自己做的笔记。
6、视情况百度该书的思维导图,再了解下全书概况。
7、基于输出,重读某些章节和自己做的笔记。
8、将阅读所得在现实生活中实践。

聊聊搜索

之前写过 《聊聊信息获取方案》,其中有提到搜索但并未展开,在信息流、推荐算法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想强调下搜索的重要性同时分享点经验。

## 概况

首先,搜索引擎是最好的老师,依然记得当初不需要问别人自己就能获得答案的 aha moment,@俞军老师 的那句 “我们若能更妥善地搜寻资料,实在已经改变世界” 也依然让人感动,当然现在搜索成了基础设施,各个内容平台都有。其次,搜索很重要,被动地刷即刻、知乎、抖音等容易流失注意力,甚至丧失自我,而搜索意味着我们是基于目标进行信息获取,是在解决问题,自然有成长。

## 思路

1、何时搜

有疑问就搜,不管什么问题,现在互联网上的内容已经很丰富。

2、去哪搜

移动时代,数据孤岛化,百度等传统搜索服务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开始不是最优选择,比如什么是更好的这类问题,知乎是更优选择,怎么做菜等程序性问题,抖音 B 站是更优选择,生活类问题小红书是更优选择。内容和商品一样,供给很重要,比如随着商品池的丰富,现在购物搜索优先京东,没有的再搜淘宝、拼多多,再比如随着文章数量的增加,开始直接搜索自己博客里的内容,方便查看和引用。就我而言,百度之外,比较爱用的搜索渠道包括即刻、知乎、微信读书和抖音等。

去年年底 @半佛仙人 发了篇文章 《小红书正在拿走搜索引擎的饭碗》,今年年初 Twitter 上也出现了关于 Google 和小红书搜索的讨论,@Dash 提到:“内容消费的用户行为数据是指展现、点击、点赞、互动、停留时长等等的数据,举个例子,对于站外内容,Google 只知道用户搜索后点了哪个结果,但是用户点了后是否满意,有没有点赞、评论、收藏或产生其他更进一步的行为都是不知道的,也就无从对搜索结果进一步优化”。不过据此判断搜索引擎的饭碗要换人也并不准确,还是要看场景,但部分品类关键词 UGC 内容平台的结果优于传统搜索是现状及趋势。

搜索的本质是连接内容,比如足球相关,现在都是去懂球帝看,因为球员球队数据够详细,很多信息百度百科没有,另外,看英超排名也是直接上懂球帝,因为数据更新速度超过百度。再比如 2020 年左右开始重度用回知乎,核心原因还是平台上的内容,当然推荐也带来了一部分 aha moment,推荐的精准化除了平台算法的提升外,个人更多的搜索、浏览、收藏操作也起了作用。我们要持续给系统反馈,方便系统推荐,因为搜索可能有遗漏,比如创作者没有按我们的关键词来创作内容。

搜索的本质还是解决问题,百度的 slogan 这些年从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百度一下,你就得到”-“有事搜一搜,没事看一看”-“百度一下,生活更好”,可以看到百度意识到了,只是部分领域百度已经很难赶上了。我们要做的则是根据不同产品的所长解决自己不同的问题,比如查英文单词,现在主用不背单词 App,它集成了柯林斯词典,同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收藏操作,方便后续记忆。

搜索的本质更是实现目标,比如查单词是为了了解意思,但最终可能是为了考试,是语言学习的一部分,那样我们就需要一个综合学习计划,而这是垂直产品的长项,搜索引擎不好解决。

搜索的未来,不限形式不限渠道,不管图文、音频还是视频,公域还是私域(公司内网、工作群),中文世界还是英文世界。产品侧,有些团队已经进行了实践,比如即刻在 2022 年 8 月上线了 OCR 搜索,抖音搜索时也能发现结果中部分视频带 “提到 xx” 标签,B 站的搜索结果中部分视频会显示 “mm:ss 提到 xx”,点击可直接从该段开始播放。至于用户侧,我们也不应该给自己设限,只使用某一两款产品,应该覆盖全网,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找到答案。如果对某个内容感兴趣,可以各个产品都搜搜,可能会有惊喜,即使没有结果,后续也可以看下自己能否输出相关经验。

3、怎么搜

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这点一直没变,只是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适应技术,比如多从创作者的角度思考,想想对方会怎么写。比如想买空调,先了解市占率,获知 “美的市占率超越格力成为新的空调一哥”、“2019 年美的再次启用华凌定义华凌为年轻化品牌” 后,知乎搜索 “美的 华凌 格力”,之后进一步搜 “华凌 N8HE1 美的风观”,看看大家如何决策的。当我们对事物理解更深时,更能找到答案。

关键词越小众、专业,搜索质量越高,像前面那样多个竞品词一起搜时结果往往不错。当搜索结果较少时,可以试试字母缩写和可能的错误拼写,另外试试英文,尤其是那些本就源自国外的内容,之前知乎搜 “Harold Mcgee on food and cooking” 时牵扯出一片好内容。当结果较多内容良莠不齐时,试试中文全称,因为有些作者对用词有要求,同时别忘了英文,有些作者有海外背景,习惯用英文。

## 技巧

1、通用
百度、Google,常用的包括包含完整关键词加双引号如 “xx”、搜索特定网站加 “site:xiaohongshu.com”、搜索特定文件类型加 “filetype:pdf” 等。当然百度比较方便,点击搜索结果页的 “搜索工具” 也能进行操作,但用得多的话还是记下。

2、垂直
即刻,精选版微博,感兴趣的长尾词。
微博,实时信息。
小红书,生活经验版百度,穿搭、旅行等。
知乎,精选版百度,互联网、数码等。
懂球帝,足球。
微信,文章(公众号)。
豆瓣,图书(discover books)、影视剧。
微信读书,所有书&某本书(within books)。
网易云音乐,歌曲(含识曲),Shazam 替补。
小宇宙,播客,感兴趣的长尾词。
抖音,视频版百度,程序性知识。
哔哩哔哩,足球比赛集锦。
不背单词,英文单词。
京东,商品,淘宝&闲鱼、拼多多替补。
百度指数,事物热度。
百度地图,地点、公交、路线。
大众点评,饭馆、商场。
flomo,想法。
Ulysses,文章(含草稿)。
dengbiao.me,已发布的文章。
Pocket,稍后读的文章。
Evernote,已收藏的文章。

3、效率
电脑端划词操作:PopClip,任何时候,只需两步直接搜索。
电脑端浏览器:Chrome 地址栏直接搜索特定网站。

聊聊内容输出

之前聊过信息获取,本次聊聊内容输出。

## 为何输出

输出的起点是表达欲,但持续输出不止于此,于我而言,短期是为创作出内容各种准备带来的成长,长期是 “我们创造的内容才等于我们自己”。

快手投资人 @张斐 曾说:“如果内容是不能流动的,那它的价值是非常低的,就如同放在一个静寂山谷中的一本书,没有任何商业价值”,从更大的角度看,信息只有被传播同时改变接收者的认知和行为才有价值,因此,要避免完全内向性的创作。当然大部分人的输出还是偏个人化的,也不太会考虑商业变现,因此两个建议:一是志存高远,持续写下去;二是表达自己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如何让更多的目标读者看到,如何根据平台特点进行创作优化 & 分发,这方面的极端案例是 BuzzFeed

## 如何输出

输出的内容是个人思考的外化,思考是基础,想清楚才能表达清楚。内容形式中文字是基础,录制播客、视频前可以先将想表达的东西写下来,这样能提高产出物的信息密度和内容连续性,降低后期剪辑成本,另外从消费者体验角度考虑,播客最好有节目简介、时间轴标记,视频有字幕,如果前期有文字概要或逐字稿,做起来会比较快。

图文、音频、视频的差别在哪?从我作为一个创作者的角度讲,文字、拍照、视频是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但三者的效果不同,其中拍照更适合记录生活,不太适合输出,同时三者对能力的要求不一样,文字相对简单,毕竟从小写到大,而镜头前的语言表达、视频剪辑门槛相对较高需要学习。另外,音频是可以共创的,录制成本更低,因为不用出镜,剪辑成本也低于视频。当然从内容消费者的角度讲,视频最友好,因为直观,受众也最广,前段时间 @马化腾 还说:“视频号基本上是全场(全公司)的希望”,颜值高的同学可以试试,发挥下自己的优势。

关于不同形式的内容创作,之前写过 《如何写博客》《如何制作一档播客》《如何做短视频》,大家可以参考,不过最终还是要自己动手,因为每个人想做的东西不一样,涉及的方法未必一样,而且很多时候方法要在实践中理解。

关于内容分发,同样的内容一字不差地粘贴到多个平台没意思,但可以一鱼多吃。比如一开始在 flomo 上记下一个想法或是在即刻、微博上看到一条动态然后进行了评论,之后觉得可以扩展为一篇文章,于是一轮阅读思考,几番修改,最终形成一篇博客。过程中,部分没有采纳的内容视情况存入 flomo 或发布到社交平台。文章发布后,视情况分享到社交平台,获取点赞评论作为短期激励和内容反馈。再比如录完播客、视频后,视情况将文字稿发布到博客。

作为全域内容创作者,关于平台选择:
想法,对内 flomo,对外微信朋友圈、即刻和微博。
问答,知乎,尤其适合好奇心重的同学。
博客,当前微信公众号是最优选择。
播客,当前小宇宙是最优选择。
视频,小红书(偏生活)、抖音(偏娱乐)和 B 站,按自己的喜好来。
线下,生活交流、工作沟通等。

产品推荐之flomo

## 概况

flomo 是什么?flomo=flow+memo,中文名是浮墨笔记。不过要想真正了解一款产品,首先,关注其背后的理念,这块可以参考 《flomo 的缘起》;其次,看用户反馈,因为你不知道用户会怎样使用产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最后,亲自用一阵子,有些时候只有真正用过才能理解一些东西,比如为什么 flomo 强调自己是思维工具,而且不是 Craft、Evernote。

在我这边,flomo 就是一款更好的想法记录工具,推荐给脑子里想法多且乱的人。flomo 的核心功能是带主题的记录和回顾,在个人信息管理流程中,flomo 属于最早的一环,部分内容后续会作为素材进入 Ulysses,flomo 取代的是 EverMemo 的角色,EverMemo 是 @少楠老师 早期的作品。

2020 年就注册了 flomo,但迟迟没有使用,因为个人笔记主要存在 Evernote,flomo 并不支持同步到 Evernote,但当时的情况是 EverMemo 也没有很好地满足个人需求,已经发现多次由于没有及时记录而丢失一些想法。今年春节期间试了下 flomo 的导出功能,觉得后续再粘贴到 Evernote 也还行,于是用了起来,现在已接近 “日活应用”,最近也将 flomo 选为我的年度推荐应用。

## 设计

产品设计角度,只用标签来组织内容,flomo 非首创,更早的是 Vesper(支持一级标签,已于 2016 年 9 月下架)和 Bear(支持多级标签,1.5 版推出自定义标签图标功能并于 2018 年 11 月进入中国市场)。至于回顾,Anki 做得更早,当然在笔记产品中支持回顾 flomo 是个人认知范围内的第一个。讲这些不是指责 flomo,毕竟互联网发展到现在,能完全原创的功能点越来越少,我们需要借鉴,同时这一两个功能也不构成 flomo 的全部,而恰恰相反,想强调 flomo 值得我们学习的点。

之前为什么没转移到 Vesper 和 Bear?Vesper 是没有解决迁移成本问题,别幻想用户是小白,我已经在用其他产品了。Bear 没看出和 Evernote 的差别,当然也是因为我没有 Markdown 需求。相比而言,flomo 解决的是更细分场景的问题,而且做得比较好的是持续和用户分享怎么用这款工具(包括对标签的理解)以及一些创新性使用方式,通过运营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基于需求,再往深一层思考:首先,我们为何记录,除了备忘,还有其他哪些目的?《卡片笔记写作法》 中说:“如果你想长期学习某样东西,就必须把它写下来。如果你想真正理解某件事情,你就必须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思考既要在自己的脑子里进行,也要在纸上进行”,换句话说,记录是思考的脚手架。其次,文字的作用是什么,和图片、音频、视频等载体的区别是?文字也许不是最直观(尤其面对 “程序性知识”)最有温度的,但却是最方便检索的,可待后用。

在个人想法记录方面,flomo 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少楠老师 在《flomo 的源起》中提到:“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聚焦于记录想法,而非整理文档。所以我们把整个产品分为两个大阶段 —— 也许需要若干年才能完成。降低输入摩擦,提高输入动机。建立回顾体系,协助整理归纳”。太多的笔记产品做复杂了,把路走窄了,设计者没有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什么都想解决,很容易什么都解决不好。

## 使用

### 摘录记录

摘录是别人的好想法,记录是自己的想法。摘录是非原创,记录是原创(相对)。摘录是摘抄,记录是批注。摘录是划线,记录是写想法。摘录的会更多,因为群体智慧胜于个人,但记录的重要性远胜于摘录。如《卡片笔记写作法》中所说:“如果我们不用自己的话重写一遍,往往就会误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所读到的东西”。

我们需要摘录,除了方便后续使用,另一个原因是互联网上的信息是会消失的,已经发现早期博文中部分引用链接已失效(404)。摘录的是短内容(文字片段为主极少数图片),文章继续用 Pocket 和 Evernote Web Clipper。在各家 App 都自带收藏功能的当下,摘录哪些东西?一是暂不支持收藏的,如抖音、B 站的优质评论,二是特别经典的内容,挑出来摘录的同时也在 App 内收藏下原动态。

### 标签管理

flomo 通过标签来组织内容,很多同学一开始会不太习惯,因为我们小时候最先接触的是分类。关于两者的区别,@爱飞的鱼 在 《谈谈笔记的标签与分类》 中讲得挺好。补充一点,知乎早期只支持将内容收藏到单一收藏夹(当时比较痛苦)而非现在的多个收藏夹,换句话说,知乎的收藏夹从分类变成了标签。前段使用 WordPress 时发现它竟然支持将某一篇文章挂在多个分类下,其他看似分类实为标签的产品还有 B 站,总的来说使用标签管理内容是更科学的方式。如果你是微博、即刻的重度用户,相信会很快适应这点,我们可以将使用 flomo 理解为发带话题的私密微博、带圈子的私密动态,#hashtag 不是为了扩散,而是方便回顾。

关于标签创建,首先,跟人生规划相关,可以参考 @Abby 的 《如何构建知识管理标签》。其次,与全网其他产品的使用也有关联,比如 Microsoft To Do 的任务列表、小红书的专辑、知乎抖音 B 站的收藏夹、Ulysses 的组、Evernote 的笔记本、博客的分类等。最后,标签是动态的,会随认知的变化、使用效果的监测持续调整。

这里分享下个人当前在用的标签(百度网盘),包括三个维度:一是输入输出,二是基础分类,三是是否待办。主体是输入输出,因为非单纯记录想法,之后还要整理输出。比如给某条笔记打上 “摘录 + 生活 / 穿搭 + ToDo” 三个标签,意指网上摘录的某段话属于穿搭方面,待后续进一步处理。当然日常时间管理还是以 Microsoft To Do 为主,flomo 中加 ToDo 标签的是不那么重要的事,是辅助。

关于标签的使用,首先,添加未必那么严格,看当下脑海中的第一想法是什么,比如暂时没想到就用 “摘录” 而非严格的 “摘录 + xx” 等多个标签,更重要的是记录下来内容本体。其次,控制数量,只有某类内容很重要时才新建标签,否则先挂在父标签下。比如最近觉得有必要记录和朋友聊天后的收获,于是增加了 “摘录 / 交流” 标签。这块有点类似使用小红书和抖音,非必要不创建新专辑、新收藏夹。

### 回顾整理

没有回顾整理过的笔记是没有价值的笔记,不要把 flomo 当信息垃圾桶(想想家中柜子里的纸质笔记本和 Evernote),而是一个信息案板、思考场所,使用 flomo 的时间中,整理应该不输于记录的。为什么强调整理?这涉及我们记笔记的初衷,肯定不是为记而记,而是为了后续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思路整理、输出分享。理解了这点,也就能理解 @Abby 为什么坚持 “笔记数量不超过 500 条”

具体操作方面,未付费时手动回顾(想到时搜索 + 定期查看带 ToDo 标签的笔记,完成后删除标签乃至笔记),付费后被动回顾(添加 iPhone 小组件,负一屏和桌面各一个,虽然不一定看)。

## P.s.

如果想更好地理解和使用 flomo,推荐阅读《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是 flomo 理念的重要来源。个人非常欣赏的 flomo 使用方式包括 @CarrieL 的每日复盘(#daily reflection),已经进行了快三年。

当然在 flomo 诞生之前 @CarrieL 用的其他工具,这也再次说明工具只是手段。前些天在 《重来》 上看到一句话:“人们总忍不住要执着于工具,而不关注要用这些工具去做的事情”,这点尤其适用于笔记产品,部分同学花在工具选择上的时间远远多于使用。如果你当前在信息记录方面存在痛苦,试试 flomo,如果你当前有成熟的信息(知识)管理流程,依然推荐你试试 flomo,因为有些产品就是做得更好,这一类产品还包括博客写作软件 Ulysses、小商品购物 App 拼多多等。

至于是否付费,不用太着急,可以先用一段时间,包括借助产品内的 “奖励计划” 体验下 PRO 会员。就我而言,截至目前,还没有什么功能让我觉得付费付得特别值的。“图片存储空间”,因为本就专注于文字记录,免费的 500M 足够。“每日回顾”,通过 App 的推送消息暂不支持 iPhone,桌面小组件平时看得少,同时下班后不太开微信,最终就用不太上。至于最打动我付费的 “随机漫步” 功能,实为提取笔记中的关键词(未在已有标签内)给你看,笔记数没到一定量级,看不出效果,这个量级个人估计是 1000 条。总之结合自己的需求来,为爱打赏也是 OK 的。

最后,如果你计划注册 flomo,可以通过我的邀请链接进行,目前 flomo 有奖励计划:“好友通过邀请链接注册成功,赠你(发起邀请者)7 天 PRO 会员(最多 49 天),好友也获赠 28 天 PRO 会员,好友首次购买 PRO 会员,赠你 60 天 PRO 会员”,谢谢。

## 扩展阅读

1、文章:个人知识管理之 flomoflomo 记录一年后的变化
2、播客:聊聊记笔记flomo 背后的工程师在想什么
3、视频:基金经理解读 flomo 背后的原理

如何读书2022

两年前写过《如何读书 Pro 版》,基于新认知产生的缘故,再次聊聊如何读书。

## 为什么

宏观层面,如@培根 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微观层面,读书更多的是为了解决疑问,相比于百度、知乎给的答案,书籍的内容更加系统。当然,读小说娱乐下也是可以的,只是更多时候需要功利、刻意一些。

## 读什么

长期来看,人生有限,读不了多少本,短期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时间成本越来越高,因此读什么一定要精挑细选,尽量确保读的是好书。

首先,内容层面,应是与自己当前困惑相关的,这样读起来效果更好,也可以理解为@Andy Lee 说的 “最近发展区中的书籍”。其次质量层面,一是读者评价,其中书友的评价权重更高,然后才是其他人的评价。二是市场反应,再版次数越多越好,销量是实力的体现,同时新版内容也可能有所更新。

关于书,有两点加分项:一是是国外教材,相比国内教材,前者更加准确、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当然也还是有些门槛的,比如读《心理学与生活》直到第二遍才达到 aha moment。二是有参考文献、书目章节,这块教材基本都有,部分非教材也有,比如近期看完的《亲密关系》《卡片笔记写作法》,虽有凑页数之嫌,但重在证明内容有根据。

另外很容易被忽略的是读过的书,经过自己检验的好书值得再读,包括重看当时的读书笔记。书不在读的多少,在于消化了多少。在我这边,评分≥四星且笔记数≥100 的都值得再看看,事实也证明,确实常读常新。

至于形式,还是之前聊过的“电子书优先同时微信读书优先”,最主要的好处,一是支持搜索,微信读书除了能搜索全书,还能搜索笔记,这有助于我们对一些疑问点再次找寻答案;二是有更多其他书友的想法,部分想法有助于我们理解书中的内容,部分想法能引起共鸣,顺带激励我们把书读完。

## 怎么读

### 前期

尤其对于非小说类,可以先看看豆瓣、微信读书的书评,了解内容框架,然后再细读,当然豆瓣的评分相比其他平台会略显极端,这是由产品的用户群决定的,可以关注其中有建设性的内容比如打分理由和一些延展性内容比如和同主题书籍的对比。当然重要的是去读,他人的评论更多的是辅助,未必和我们实际体验一致。

### 中期

现在看书时越来越习惯 “读时划线、看写想法”,包括纸质书,也是为了强迫自己思考,甚至说,有些时候只有划线、写想法时,我才在思考。关于思考是什么,《心理学与生活》在介绍 PQ4R 学习技巧时有提:“思考即在阅读课文过程中,努力将这些材料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而划线、写想法就是思考的外显行为。

书中的内容质量不一,读的时候也要有所选择,包括按感兴趣的程度而非本来的章节顺序阅读、只读其中某部分而不是一定要读完整本书。如 @卡卡老师 所言:“读完不是目的,有时候读完甚至连手段都算不上,有些书是不值得读完的”。

再个比带着问题去读更进阶的是带着答案去读,看看作者的思路和自己哪里不一样,而不仅仅是理解其意思。读时看看其他书友的想法,尤其一些疑难之处,甚至回头去看看书评,看看其他作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所谓主题阅读。而比带答案去读更进阶的是以写一篇文章、拍一个短视频,甚至以创作出比作者更好的内容为目标来读,这种以输出驱动输入的方式会让我们超越作者的语境,思考更多。

那如何坚持读下去呢?关注获得的每一点新知。亦如《卡片笔记写作法》所讲:“当工作本身就是激励时,驱动力和奖励才能可持续循环,从而推动整个任务前进”。

### 后期

读完后输出,包括写短评、文章、拍视频等,哪怕只是针对书中的某一句话,因为记在心里的、运用到生活中的才是我们收获的。为什么强调输出?因为越来越发现 “如果我们不用自己的话重写一遍,往往就会误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所读到的东西”。输出的同时,如果特别感兴趣,还可以关注即刻、知乎等社交网络上的评论。

读书的目标是解惑,是理论指导生活,所以输出不是结束,还应该反复思考书中的内容,甚至阅读读书笔记、重读某些章节,所以读书也不是一个线性过程,各种操作顺序并不固定,所谓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聊聊笔记产品2022

两年前写过《聊聊笔记产品》,基于工具精简和新认知产生的缘故,再次梳理下在用的笔记产品及其使用理由。

## 记录

flomo:随时记录想法,EverMemo 的升级版。个人最喜欢的是标签和热力图功能,前者方便后续查找,后者激励自己及时记录。说来很早就知道 flomo,但因为不支持同步到 Evernote 迟迟没有使用,当意识到很多零散的灵感、散乱的思绪因为没有及时记录而遗忘,同时年初研究后发现 flomo 支持数据导出且包含创建时间,可复制粘贴到 Evernote,尝试用了起来,现在接近日活用户。另外,丢失一些数据后的反思:重要的是记录,减轻大脑负担,重要的是整理,而非单纯存储。建议 flomo 后续增加撤销和重做功能,强化笔记修改能力。

Ulysses:写作利器,如果你有写作习惯,一定要试试。现在文章都是先在 Ulysses 写完,发布后再导出一份到 Evernote 备份。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优点,那就是针对写作的细节需求做得非常到位,比如个人最常使用的历史版本功能,比 Evernote 强至少一个档次。

白描:图片转文字,不管 App 版还是网页版都很好用。

SwiftScan(原 Scanbot):拍照保存纸质笔记、商品说明书等为 PDF 文档并自动同步至 Evernote(Evernote 的搜索比较强大,支持 OCR)。

## 保存

Evernote:“第二大脑”,本文中其他产品记录的内容都会自动或手动同步到这里(信息需要有一个集中存储的地方,早期 Evernote 推开放平台着实妙手)。至于网上的信息,网页端通过 Evernote Web Clipper 采集,移动端通过 flomo 手动摘录或各资讯 App 自带的收藏功能收藏。需要说明的是受 Ulysses、flomo 的影响,Evernote 的使用频率进一步降低,之前在《聊聊 Evernote》中提到的 “一般的记录写作能力”、“一般的整理能力”、“较弱的分享协作能力” 方面,Evernote 这些年基本没啥进步,都有更好的替代品。

## 分享

锤子便签:保留的唯一原因就是排版好看,每次都是先粘贴,然后生成图片,再分享到朋友圈。

## 其他

微信:工作中通过微信收藏做临时记录和简单的内容同步。

金山文档:办公协作。

播客推荐2021

## 来都来了
简介:两位女白领的播客,有料且真诚。
单期推荐:面对 untested love

## 乱翻书
简介:有一定深度的互联网行业播客,听听行业八卦。
单期推荐:快手还需找回叙事自信

## 泡腾 VC
简介:两位 VC 聊互联网投资,从投资者视角看互联网。
单期推荐:揭秘斗鱼虎牙合并背后的故事

## 贤者时间
简介:两个小女生的日常,有种日剧既视感(同理不宜多听)
单期推荐:我们努力过着的小小人生

## XinJieFM
简介:本人的播客,今年更换了设备,音质有较大提升。
单期推荐:聊聊职场心理学

## P.s.
1、如果通勤时间在 40 分钟以上,可以试试戴无线耳机听播客,路途会变得短暂。
2、往年推荐:播客推荐 2020播客推荐 2019

播客推荐2020

## 互联网

### 枫言枫语
简介:Just Focus 作者 @Justin 的播客
单期推荐:第 23 期 是新闻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新闻

### 三五环
简介:《从点子到产品》作者 @刘飞 的播客
单期推荐:第 21 期 跟 kyth 聊聊小宇宙、即刻和产品经理

### 海螺电台
简介:一位项目经理和工程师共同做的播客
单期推荐:第 17 期 我的 RSS 订阅就像是我的个人图书馆

## 生活

### 足不出户流利英文
简介:聊英语学习,虽然内容是一两年前的,但好的内容就是这样历久弥新,后来无意中发现作者还是 B 站知名 UP 主
单期推荐:如何提高口语、如何提高英文听力

### 这刺聊点啥
简介:热刺球迷聊热刺,听出了早年《曼联时间》的味道,果然,真正打动人的是情感,具体哪支队伍相对次要。他们前段翻译了纪录片《孤注一掷:托特纳姆热刺》,同推荐,故事性不比很多电影电视剧差。
单期推荐:S2E3 喜新念旧、S2E4 迷影至下

## P.s.

1、播客软件:更换为小宇宙,因 Castro 的节目播放、缓存速度等基础功能退化而迁移,因小宇宙的节目推荐、搜索、统计功能而留下。
2、使用方式:一是不再纠结于具体的节目,而是根据兴趣选择性地收听;二是节目的信息量视单期主题、嘉宾而疏密不一,但总的来说不如书籍系统,建议听完后输出感想,否则也只是听听而已;三是好节目会反复听。

聊聊信息获取方案2020

## 背景

初秋的夜晚,坐班车回家的路上听完了枫言枫语第 23 期《是新闻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新闻》,事后想再聊下信息获取这个话题。

## 原则

为什么获取信息?或者学习,或者娱乐打发时间。如何获取信息?之前在《RSS 已死,内容永生》中写过:“关于信息管理,按 OKR 的思想,目标第一,实施层面,学习、思考、分享、实践缺一不可,其中学习部分建议:一是输出为先,形式包括微博、博客、播客、vlog 等;二是主动输入相对系统的内容,比如读书”。输出是一种短期目标导向,同时很多时候,当输出时,我们才真正开始思考。

关于信息和我们的关系,一是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兴趣范围,兴趣广泛不是坏事,但容易博而不精;二是信息获取代替不了主动学习、思考,正如 @chaosBLNK 老师说的:“很多时候最后陪伴着你的只有你的独立思考,那些路过的外部信息只是帮助你去迭代和修正你的独立思考,它们也只能路过,你也是它们的路过”。

信息的获取包括主动和被动。主动如搜索,操作成本略高,但效率高,之前也在《Chrome 使用技巧之搜索》中分享过一些技巧。被动即将权利更多地交给平台,目前平台分发信息的主要方式包括订阅 / 关注分发(社交)和推荐分发(算法)。对于前者,建议精简订阅 / 关注关系,比如 “取关媒体以及定时取关话痨”,无需焦虑,@Deng Li 说过一个内容创作界不可能三角:“个人做到原创、优质、高产不可兼得”。至于后者,算法提高了效率,但容易让我们偏离目标,因此可以多对系统反馈,想看的喜欢收藏关注、三连推荐,不想看的点击不感兴趣。

## 方案

### 文字

1、书籍
高频,内容最为系统,虽然在个别领域略有滞后。推荐微信读书,由于背靠腾讯,资源足够丰富,个别没有的下单纸书,再就是好书值得反复看。

2、动态
高频,即刻和微博,其中即刻相当于精选版微博,而懂球帝和腾讯体育,前者英超,后者 LOL,当然知乎上的 LOL 赛评内容更优质。至于雪球,偶尔看看。

3、问答
高频,知乎。回顾这些年的知乎使用,经历了佩服到基本不用到回归高频使用的变化,现在的看法是知乎上的内容没那么系统但也没那么水,最好的方式是自己主动学习的同时更多地知乎搜索,去定向获取内容辅助学习。

4、文章
偶尔看看某几个微信公众号的文章。

5、RSS
基本不看,但订阅了一些独立博客。前段在即刻上看到有位比较佩服的同学提到 RSS 时较为得意,当即觉得原来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

6、Newsletter
基本不看,但订阅了几个信息源。

### 音频

1、播客
中间向。首先,为什么播客值得听,简单说当前做播客的人都比较优秀,不管什么主题,内容不会太差。其次,通勤路上听是极好的,那会儿很难看得进书,刷动态问答文章(非娱乐向)也累,而播客的信息密度没有文字(基本经过多次修改)高同时亲和度胜于文字。最后,听播客推荐小宇宙,有节目推荐也有讨论(虽然不多)。话说之前提到 podcast 时已改口 “个人电台”,没想到 2019 年竟然火了起来(可能依然小众),有点早期独立博客时代那味儿了,但同样,由于分发效率低下导致的激励不足和较高的制作成本,也会和博客一样,很难持续更新、出圈。

2、音乐
娱乐向。网易云音乐基本能满足需求(曲库方面),同时评论带来了信息增量,听歌时除了听也会创建并更新歌单。

### 视频

1、短视频
娱乐向。抖音,好玩的喜欢,有用的收藏。

2、长视频
中间向。基于在 B 站看课程的经历,个人认为通过视频学习还是比较容易分心的,或许需要和看书一样,不断划线批注以保证大脑在线。

## P.s.

上述方案反映的是个人感兴趣的内容以及获取这些内容相对高效的方式,并不普适,比如非美妆爱好者,不关注小红书等平台。大家在设计自己的信息获取方案时可以 “全面撒网,重点捕鱼”,毕竟我们关注的是鱼(信息)本身,而不论载体和形式。最后,方案如何结果导向,效果不好,就再调整,事实上方案也需要与时俱进,因为创作者、内容平台在变化。

## 扩展阅读

1、书籍:闫泽华《内容算法》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