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0年01月

心理学专业值得选择吗?

## 问题

学金融学的 MM 向我咨询心理学考研的事。电话了解了下,背景是听了一场学校组织的心理学讲座,心潮澎湃。想法是觉得自己对金融不是那么感兴趣,想换个方向比如考心理学的研究生,同时觉得学心理学有助于了解自己。之前对心理学的了解包括读过行为心理学、魔鬼心理学、乌合之众等书籍以及看过李玫瑾、慕课等的心理学公开课。

## 回答

在上次回答的基础上重新整理了下内容。

1、是否真的喜欢

喜欢的前提是了解,奉上书单《心理学入门》,看得下去再说。当然看不下去也没关系,同时看了也不吃亏,至少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关于喜欢的判断,套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真正的喜欢是在认清 TA 的真相后依然热爱 TA”,同时得意忘形第 35 期节目也可供参考。

2、心理学的前景

心理学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的认知和行为。不管未来从事什么行业,对人类、对自己多一些了解,只有好处。但是,心理学只是了解自己的途径之一(虽然可能是最系统的),其他学科如文学等也能了解自己,即使文学不做实验。

至于职业发展,总的来说,不怎么赚钱。根据对大学同学就业情况的了解(未做正式统计,只是个人印象),流向包括三块:一是心理老师,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其中教高中大学的是有读研读博的,约 1/3;二是公务员,约 1/3;三是其他,约 1/3。如果对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经历感兴趣,可以听听 XinJieFM 的 “十年系列”。

3、自己适合学吗

心理学是一门有些枯燥的学科,需要学习生理学知识,因为生理(主要是神经科学)是心理的基础,需要学习统计学知识,因为实证科学的基础是实验,不得不说当时这两类(非两门)课程学得很痛苦,至于发展、社会、教育、咨询等课程则是叠加在生理和统计之上的。具体课程可以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表,看了下,比我们学校我们上学那会儿学的要多。

前段有篇名为《为什么我后悔本科选了北师大心理学》的劝退文比较火(截至本文写作时阅读 6.5 万),也引发了相对广泛的讨论,建议在微信中搜索 “我为什么不后悔选择心理学”,将相关文章都看下,兼听则明。

4、如何学习心理学

如果是学生,非心理学专业的建议辅修心理学,心理学专业的建议辅修经济学,方便 “未来谋生”;如果是职场人士,可以在工作之余私下学习,其中最好的方式是看书,因为图书相比其他载体在内容的准确性和系统性上更高。

不管是谁,前面提到的书单是必备的。一方面看过书单简介、创建和更新时间后,相信你会感受到这份书单的诚意,另一方面国内有些教材过于理论,很容易消耗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甚至产生误导,同时社会上大部分心理学类畅销书是伪心理学,非科学心理学(对此如遇其他说法,以我为准)。

聊聊网易云音乐

#前言

网易云音乐是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款产品,很早就写过相关文章,但这一两年感觉云音乐有点停滞不前,这里聊聊自己的一些想法。

#过去

云音乐 2013 年 4 月正式上线,2015 年 7 月用户破亿,2016 年 7 月用户破 2 亿,2017 年 4 月用户破 3 亿。云音乐的产品负责人 @王诗沐 提过歌单和评论是他比较得意的功能。歌单是工具的优化,通过 UGC 的力量让我们多了一种发现音乐的方式,同时个性化推荐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力量,最终让歌曲和用户的连接变得更高效。优质的评论是对工具的超越,满足了情绪的共鸣。

歌单非云音乐首创,虾米音乐早有精选集,评论在移动互联网之前就有了(@王诗沐 接受采访回答 “做产品过程中什么产品对你影响比较大” 时提到懂球帝,懂球帝 2013 年 12 月上线,评论区氛围不错,不过和早期 cnBeta 等站点的评论区没有本质差别),“点赞功能也不是,那是 Facebook 最早带给互联网的”,但针对歌单的算法分发,针对歌曲的评论 & 赞组合,云音乐是第一个。

产品之外,云音乐的视觉设计也很优秀,同时还做了各种刷屏朋友圈的 H5 页(如年度听歌报告)、“校园音乐开放日”、杭州地铁 “看见音乐的力量” 活动等运营营销工作。《幕后产品》中有写到:“产品经理设计产品品牌定位,运营建立核心用户的品牌用户心智,营销则在大众层面上更广泛地建立起品牌用户心智,最终实现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或许这就是更宽泛视角的云音乐异军突起的原因。

#未来

## 发现音乐

在发现音乐方面,歌单相比其他歌曲组织形式体验是高一层级的,确实让我发现了不少好歌(即喜欢的歌曲),不过推荐仍然有提升空间。

暑期《乐队的夏天》大火后才发现竟然还有这么多乐队这么多歌是我不知道的,云音乐这么多年也没有推荐出来。回顾了下,之前收藏并分享过旅行团的《于是我不再唱歌》,海龟先生可以推荐的,Oasis 在内的英伦摇滚听过一阵,歌单也收藏过,盘尼西林可以推荐的。再个,最近听了很久曾轶可《一只猫的旅行 Forever 21》,也是我比较惊讶的,2011 年的专辑,之前完全没听过。当然好像是先听的抖音神曲《有可能的夜晚》,然后云音乐给推荐了《Forever 21》,但可以早点推荐出来的,换个视角,云音乐残缺的曲库里还是有很多宝藏歌曲的。

音乐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听歌?为什么喜欢某首歌?一首加心的歌曲能持续听多久?这些问题略复杂,但值得思考,因为会影响产品策略。作为用户,理想的情况是不同时间给我推不同的歌,比如一个人时推孤独、安静的,恋爱时推欢乐、甜甜的,失恋时推伤感、治愈的,早晨推轻快向上的让人尽快清醒起来,学习工作时推轻音乐当 BGM,旅途中推跟窗外天气接近的陪伴度过无聊时光。不确定云音乐的整体数据如何,但个人感觉推过来的高质量歌单在变少,由于推荐不能达到预期,听新歌单开始变少,最近主要在听之前收藏的歌单。

## 听音乐

2018 年下半年开始感受到了版权的影响,歌单里变灰的歌曲越来越多,这个倒是有一定的容忍空间,比较不能忍的是搜索歌曲,在经历多次搜索无果后,开始改为搜索歌曲优先使用 QQ 音乐,QQ 音乐成为装机必备。根据联通沃指数,2017 年 7 月到 2019 年 4 月网易云音乐一直都是 1 亿左右的活跃用户,QQ 音乐 3 亿 +,是云音乐的 3 倍,这里还没有考虑酷狗和酷我的增长。

@王诗沐 在书中提过团队对版权的思考,但如今云音乐还是在版权上陷入被动,同时也没有看到太多改善的迹象,略令人遗憾。版权往往价高者得,横向对比英超版权,2010-2019 年是在新英体育,新英在版权到期前一年和爱奇艺合并,2019-2022 三个赛季是在苏宁手上,但未来也不好说。可以确定的是内容行业正版化已是大势所趋,哔哩哔哩都开始买番剧了,如果云音乐想在未来拿下版权,强依赖商业化,目前云音乐的商业化尝试包括会员、演出、商城、直播等。

会员,云音乐搞促销时心动过,最终放弃,因为没有绝对的痛点,虽然有些歌无法下载,但就现在的网速和资费,在线听也没什么问题,倒是近期遇到仅会员可听的歌越来越多,有点烦人。对比视频领域,爱奇艺、腾讯视频会员可以免广告、看专享剧集以及提前看剧,难以忍受的 60 秒 + 广告和想看剧的痛苦促使自己成为会员,音乐产品不具备同等条件。当然卖数字专辑是可以的,因为有粉丝心理因素在,支持分享到社交网络还可满足炫耀心理。

演出,演出票务是非常适合云音乐的业务,因为歌曲容易触动情绪,情绪之下人容易冲动,这时候推歌手的演出信息,转化率相比平常肯定会高不少。云音乐可以加强演出信息的展示,比如当歌手有新的演出信息时,对已关注(收藏)该歌手的用户下发私信通知,当然也允许用户关闭该类消息通知。

商城,曾经想买一个耳机,但在商品详情页没有找到用户评价,遂放弃。电商有电商的业务逻辑,云音乐做商城的优势是品牌,天然有了信任感,但并不足以让我在没有看到用户评价前就下单。即使是京东(自营),很多时候也是会看下评价的,一方面是看下群众的反馈,另一方面用户评价是对商品信息的补充,因为部分用户会提到一些商品简介中没有的信息,有助于购物决策。

直播,曾经看过某位民谣歌手的 “Look 直播”,感觉略显生涩,不是那么熟悉业务,但粉丝的狂热是熟悉的。看直播和看现场没有本质区别,现场的优势是氛围,可以将演唱会变成大型 KTV,直播的优势是随时开播、实时互动,唠嗑之余当众翻用户的牌子。商业层面,直播利润率高,不涉及线下场地等因素,有粉丝就可以做直播,云音乐可以加大对音乐人的指导力度,共同创收。

有种说法是直播拯救中国音乐平台,有理有据,从 QQ 音乐所属的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2018 年 12 月上市)近期财报看,收入分两块:在线音乐服务和社交娱乐服务,前者包括会员、版权分销等,后者包括直播、K 歌等,约占整个收入的 2/3,对应的产品主要是全民 K 歌。全民 K 歌 2014 年 9 月上线,2015 年 4 月百度指数超越唱吧,2017 年入选腾讯 “名品堂”,现在的情况是 TME 用 QQ 音乐和云音乐拼听歌体验,通过全民 K 歌等安心赚钱,有点难搞。

在版权问题得到解决之前,生活还要继续,为保证体验,云音乐可否考虑跳转同类产品,比如豆瓣 FM 就做过应用内跳转虾米 H5 页播放器播放歌曲,同时视频领域的爱奇艺、腾讯视频等都支持全网搜索,自家有的资源直接播放,没有的就跳转到其他视频网站。再个,歌曲只是音乐领域内容之一,可否加强对其他品类内容如播客等的重视,不然供给不足,用户无内容可听。播客虽然是小众事物,但符合云音乐高创造性的品牌特点,操作层面,扶持优质主播,同时完善收听体验,其中首要的一点是增加快进、快退 15 秒功能,至于原因,通勤路上听过播客的同学都懂的。

## 交流音乐

为什么要做社区?用户存在音乐交流需求是主要原因,但工具的竞争力相对薄弱也是重要因素,除非在效率上持续领先(如淘宝、京东),否则用户迁移到同类产品相对容易。音乐领域的百度 ting!、多米音乐,视频领域的激动网、搜狐视频、乐视视频等就是前车之鉴,这些都是曾经买过版权主打高品质内容的。相比于工具,社区的护城河高得多,因为有用户关系等个人数据的沉淀,迁移成本更高。网易曾经有句口号叫 “网聚人的力量”,着实经典,对于互联网产品,只要能以相对低的成本让用户一直呆在平台上,盈利什么的是迟早的事。

云音乐在基于歌曲的交流方面做得不错,评论区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但在人与人的互动方面做得不够。作为云音乐的资深用户,目前关注 60+,基本因为歌曲或歌单而关注,同时关注后基本没有其他互动。云音乐 iPhone 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 4 个 Tab(2018 年 3 月 5.0 版增加的视频 Tab),其中云村(原朋友)Tab 是用得最少的,比最右侧的帐号 Tab 还少。

单纯的音乐分享是单薄的,不是谁都天天听歌,不是什么歌都想分享,也不是谁都是耳帝能写那么多,同时歌曲的喜好相对私人,其他人很难评论,获得的反馈必然是少的,我们可以观察下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台音乐分享内容在信息流中的占比以及相比其他内容点赞评论的数量。因此,拓展内容品类是必需的,图书、影视和音乐一样都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云村可以尝试从音乐社区慢慢过渡到书影音社区并最终进化为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社区。在微博媒体化、微信朋友圈复杂化的背景下,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已经或正在完成内容泛化,云音乐也有机会。

用户发动态的重要前提是有反馈,如果经常没反馈或收获负面反馈,就会逐渐失去动力,同时如歌里唱的 “有些情绪是该说给懂的人听”,对的观众很重要,云音乐可以推荐一些有相同音乐品味的用户过来。再个,产品运营层面加强非音乐内容的呈现和话题引导,就像上学时班级的小组讨论,有那么几个人积极发言,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进来,当社区变得热闹同时非音乐内容越来越多之后,用户对云村的理解也会更新,不会再认为只是音乐社区。

顺便说下云音乐 7 月推出的 Mlog,其中图文在信息密度、结构化等层面没有提升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内容发布门槛,60 秒短视频也没有看出和抖音的差异化之处,不看好 Mlog 的未来,建议取消 Mlog 广场,将云村恢复为类似微博的支持各种内容载体的普通信息流页面,同时加强对感兴趣内容和同好的推荐。

## 管理音乐

管理音乐这块有个一直想要的功能:根据语种或风格筛选本地音乐,有时候就想听韩语歌、粤语歌或者英伦风歌曲,不同曲风带来的感受不同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非母语(严格说是没有掌握的语言)音乐比较适合当学习工作的 BGM,尤其韩语歌中有很多节奏舒缓、气氛清新的。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云音乐上线了 7.0 版,新增 “歌单助手” 功能,已经可以满足前两个小需求,想听英伦风歌曲还差点,云音乐对歌曲的数据标注还有进步空间。

## 其他需求

音乐市场很大,但云音乐应该做得更多,这里面既有商业价值的考虑,也有产品竞争的考虑。商业价值的核心是用户价值,只有创造更多的用户价值,才能获取更多的商业价值,陌陌从陌生人社交到直播,现在俨然是一家直播公司,美团从团购到食住行,现在俨然是一家外卖 & 旅行服务公司。对于云音乐,新业务如果发展得好,还能巩固其在原有音乐市场的竞争力,毕竟版权购买是持续的战争。

云音乐可以做哪些业务?从用户角度看,音乐属于内容消费,是满足用户精神需求的方式之一,当用户长期使用云音乐后,不太会介意相关需求都在云音乐上满足。从市场角度看,音乐市场除了听歌还有其他相关服务,同时音乐市场是音频服务市场的一部分,音频服务市场是泛内容市场的一部分。就此而言,唱吧的 K 歌、音遇的 K 歌游戏、DEEMO 的音乐游戏、Finger 的音乐教育、音乐剪辑大师的音频编辑、荔枝的音频直播、快手抖音的短视频、映客 MOMO 的视频直播、得到喜马拉雅的知识付费等都可以尝试下,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自建或收购。

实际上目前云音乐已涉足部分业务,只是入口有些混乱且不明显,建议调整下信息架构,将视频 Tab 改为类似微信的发现 Tab,将非听歌类业务放在那边,让想单纯听歌的用户好好听歌,有时间有闲心的用户去听音频、看视频、玩游戏等。

#扩展阅读

1、团队
产品:云音乐红海突围的关键音乐社交的本质
运营:和云音乐副总裁聊版权瓶颈和用户运营
营销:云音乐的营销策略是什么
2、其他
问答:云音乐好在哪里如何评价云音乐 5.0 版如何评价 7.0 版
文章:中国数字音乐罗曼蒂克消亡史云音乐靠什么成功的闷声发大财的全民 K 歌

聊聊社区

#背景

本身在写一篇关于网易云音乐的文章,其中有部分是聊云音乐没做好的社区,但社区是个大话题,想想还是单独写一篇,聊聊我心中的社区。

#大佬们说

## 哔哩哔哩

@陈睿:“我对社区的理解,一是用户的体验不是来自于你的产品本身,而是来自于这个用户跟其他哪些人在一起。二是社区满意度比单个用户满意度更重要。你一定要选择对你的社区发展长期有利的用户,我不是不团结其他人,而是我一定要知道对我社区发展最有利的用户是谁?第一就是 UP 主。2017 年我们把首页从分区改成智能推荐,遭到用户强烈反对。但我顶着反对也要做,因为这对 UP 主有利。如果 UP 主都不生产内容,观众就散了。”

## 小红书

@chaosTALK:“我们在定义产品和定义功能时很多时候会自然的从表象出发,这是一个实体的壳子和容器,这是一套明确的规章和制度,但是真正重要的产品真正运作的方式,是这些产品使用者,这些用户在真正定义产品,就像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城市中的居民的关系。”

## 百度贴吧

@李明远:“作为社区成功的关键,我也认为最主要的就是社区的体制。外在的基础是产品模式,即首先需要知道将为什么人群提供什么样的社区环境和服务内容,定位明确后,内在的发展关键是建立适合的体制。”

#我的理解

## 社区的概念

根据维基百科,社区(行政层面)是中国内地的村级行政区划单位,属于居民委员会的管理范围,上一级是街道乡镇。至于线上社区,在我看来,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玩的地方。第一,大部分社区是 N 群人在玩;第二,完全的志同道合是稀少的,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是多的;第三,玩什么,线上不同于线下,脱离了物质世界,主要是对人事物的交流。

相关概念中,新闻媒体是信息的广播,即时通讯(IM)是一对一、多对多的聊天,社交是凡有过互动就算,因此微博是社交媒体,同时微博、QQ、微信、知乎等在 App Store 中的类别都是社交。

## 还有机会吗?

微博 2009 年上线,移动互联网初期有过一段低迷,2014 年开始垂直化运营全面转型媒体后二次崛起,股价在 2018 年初达到高峰,相应的也和社区渐行渐远。微信 2011 年上线,后续做了私密的朋友圈,截至 2016 年 9 月,平均日登录用户 7.68 亿,截至 2017 年 9 月,平均日登录用户 9.02 亿。虽然微信这些年对朋友圈的垃圾信息持续打击,也做了设置不看对方的动态、动态对对方不可见、分组可见、动态三日可见等功能,但 IM 侧越是成功,在朋友圈装死的人只会越多。

其他社区产品包括快手,《与花总漫谈短视频行业》中提到青海省很多用户将快手当作朋友圈来用,听到后还是有些惊讶的。小红书,2018 年初赞助土偶土创后,基本稳定在 App Store 前 20 名。再就是书影社区豆瓣、影视娱乐社区爱奇艺泡泡和腾讯视频 doki、体育社区懂球帝和虎扑、问答社区知乎、投资社区雪球、二次元社区哔哩哔哩、程序员社区 V2EX 以及泛内容社区百度贴吧等。

每个人都有表达欲,也都希望获得回应和认同,就市面上这些产品来看,还是有机会的,而任何新社区产品都需要解决一个基础的问题即用户来了玩什么,消费什么样的内容。

## 我心中的社区

### 好内容

#### 什么是好内容?

对于社区,内容比人更重要,因为是内容吸引的人,人过来后创造更多的内容,进而形成循环。因为内容,不管是对方发的自己感兴趣,还是对方对自己发的点赞评论支持,而开始建立关系是比较理想的,反之则可能存在问题。想想人人、开心、QQ 空间上同学同事各种转帖偷菜抢车位不转不是中国人,微信朋友圈里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养生鸡汤求赞投票砍一刀,同学同事行业新闻公司广告加班开会到深夜,你有没有抓狂过,有没有想过解除好友关系?

内容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纯银 的《显性内容决定论》就是讲的这个。人人、开心、QQ 空间对垃圾信息打击得不够,内容信噪比降低,很多人或不再发言,或逐渐离开。微博上充斥着各种社会娱乐新闻,自己发日常的欲望逐渐下降,因为会觉得不搭,还在刷只是因为关注者的动态。微信朋友圈生活化的内容也越来越少,现在也不是那么想发了。

内容有好坏,但过了及格线后,好坏开始相对化,主要看消费者是谁。比如网文《庆余年》、网剧《太子妃升职记》、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大众喜欢,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也喜欢,再比如今日头条、趣头条、快手、拼多多,也许你会觉得有点 low,但很多三四五线地区的用户觉得挺好的。因此,重要的是作为社区设计者的你希望什么样的内容存在,比如我希望内容真实、美好和多元。真实更有参考价值,更动人,“分享你刚编的故事” 这种需要抵制;美好,每个人对美好生活都有向往,一些公认的不美好如歧视骚扰谩骂等需要抵制;多元,就像亚马逊雨林中的各种动植物,偶有冲突,但相对和谐,共同组成整个雨林生态系统。

除了品质,还要考虑内容主题和载体,微博多社会时事娱乐明星,微信朋友圈多自拍逛吃晒娃,抖音多俊男靓女音乐舞蹈,快手多东北老铁双击 666,哔哩哔哩多二次元,脉脉多职场八卦。不同主题的内容会吸引不同的用户,人群特征和人数都不一样,大众内容关注者多,小众内容关注者少。如果我们认为人生的重要命题是成长,那读书观影、游山玩水、技能学习等就应该是社区中的重要主题。

至于载体,每种载体都有其特点,微博比博客火的一个原因是创作成本急剧降低,发微博的人比写博客的人多多了,而抖音快手的创作成本又比微博低,同时消费门槛更是急剧降低,具备基本的试听能力即可,还没上学的小朋友也能刷。众多载体中,图文的创作门槛较低、信息密度高、消费门槛还行,但由于更容易检索,就 “信息创造价值” 的角度,相对有优势。

话说回来,对内容的评估还是有必要的,这块至少可以从主题、品质两个层面考虑。主题层面,Google、百度、今日头条等根据关键词来索引,给内容打上标签,这种属于事后标记,Twitter 首创的发布动态时带 #话题,这种属于事前标记;品质层面,搜索是根据被引用的次数判断网页质量,内容平台可以根据浏览、点赞、评论量等判断内容质量。

评估完成后,我们需要将内容推给对的人,就此而言,论坛(包括传统论坛、百度贴吧、豆瓣小组等)已经落伍,因为创造的内容在无差别展示,水平不一不说,可能还有与主题无关的,信噪比低。作为消费者,只能根据帖子的回复数、加精、置顶等特征来判断内容质量以确认是否是自己想看的。

群聊也不是好的内容产品形态,加过的群聊中效率最高的是项目跟进、活动组织、微信读书无限卡组队等有明确目的的群,剩下的都比较水。QQ 群前产品经理 @郭湘琰 说过,“群的聊天,一般都是交浅言深。看上去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聊天斗表情包,但却没有人能真正走进你的内心。能真正进行高质量精神交流的,帮助自己达到心流体验的,是和有水平的朋友面对面地深入交流”。

#### 如何创造?

不论何种载体,都需要尽可能降低用户的创作成本。博客服务中简书的编辑器还不错,平常搜索产品技术问题时有很多文章来自简书,也一度看到很多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在上面写文章。微博客服务中,Twitter、微博等让我们第一次做到了随时随地发动态,即刻则进一步对话题进行了推荐,结果就是即刻用户发动态时插入话题(圈子)的比例相当高,甚至已经开始影响心智,当有一个想法时,当天空很美时,当在别处看到即刻两个字时,都会想发即刻。

相比图文,音视频的创作成本更高,因为除了思考层面还有技术层面上的问题,Adobe Audition、Premiere Pro 等工具的使用有门槛。抖音的成功之处在于让少部分用户创作简单的舞蹈模板,然后全民模仿,同时 BGM 起了很大作用,视频的 BGM 就像照片的滤镜,很能弥补内容的不足。

除了降低创作成本,还要考虑社区呈现的内容,有好的内容,好的互动氛围,新内容才会越来越多。虽然现在很多内容平台都在强调创作者的收入,但个人感觉社区和媒体还是有差别的,同时物质激励是有限的,精神激励或者说用户的自我成长是无限的。

### 好人

#### 什么是好人?

好内容是相对的,好人也是相对的,同时好人不等于对的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些人就是更能玩到一起,同时心理学研究显示相似的人关系保持得更长久,而社区要做的就是将有相同审美、兴趣爱好的人连接在一起。同样的,世界上这么多人,你希望什么样的人过来玩,或者说你希望过来玩的人展示他们的哪一面,建立怎样的关系。比如近期比较火的哔哩哔哩,虽然早已开放注册,但正式会员才能发弹幕,而要成为正式会员或通过邀请码,或回答 100 道泛 ACG 内容的题目且得分不低于 60,这就是一种用户选择。

至于关系,好的关系是真实的。随着互联网的影响渐深,实名开始超越匿名,这里面既有监管因素,也有人的心理因素,因为线上线下不一致会很分裂。我们开始习惯分享更多的自己,对于一些人而言,可以说我们的动态就是我们自己,只是没有一个全能的产品,所以我们的灵魂分散在微博、微信、即刻、豆瓣、知乎……

好的关系是轻的,可以轻松开始,可以轻松结束。因为欣赏,开始关注,当发现闪光点不再或不喜欢的点超过了喜欢的点时,不再关注,功能层面包括但不限于直接取关、维持关注但不看 TA 的动态等。微信的群聊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随拉随退,如果需要,可以变得更正式,像 QQ 群那样,进群需要群主确认等,如果初衷不再,也无需退群,大家都不说话,把群交给时间。

好的关系是走心的,具体表现在有深度的交流,深度交流即有思考后的交流,非各种不过脑的灌水。对于社区,相关指标包括内容的沉淀和用户的互粉率,当然这是结果,不论线上线下,只有和对特定话题有所了解的人聊特定话题,整个交流才可能有内容和深度,因此对的人很重要。

未来的关系是线上线下融合的,虽然线上生活比重在不断增加,但更亲密的关系还是线下当面交流,如果社区上建立的关系能延伸至线下,再理想不过。

#### 如何拉人?

社区的建设,欲速则不达,其他产品最多拉错人,来了不用,过两天走了,社区产品的新用户如果发了不合时宜的动态或评论,影响的是整个社区生态。微博当年还是精英社区的时候,无节制地拉新,甚至推出 IM 微友,搞得很多用户苦不堪言,当时我也关注了部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但因为兴趣有差异,时间线开始混乱,尤其烦各种转发,发一些微博时也开始有顾虑,后来索性取关所有现实中的朋友,一切关注与否以内容为准,体验才有所恢复。知乎内测了 2 年多才开放注册,第一波用户基本是资深 TMT 从业者,这也形成了知乎最初相对高知的氛围。

不同于具有完全网络效应的 QQ、微信等通信服务,社区更像滴滴打车、美团外卖等 O2O 服务,它们需要逐个城市运营,社区需要逐个兴趣点运营。当特定兴趣点下的用户密度不足时,用户发言所获得的回应就少,再发言的动力减弱,进而内容供给不足,社区很可能就越发冷清并逐渐衰落。

PC 时代,只要有内容沉淀,总会有源源不断从搜索过来的潜在用户,这也是百度贴吧的最大优势,但移动时代,搜索势微,单靠搜索引流肯定是不行的,口口相传和算法推荐更值得被重视。同时一个前提是做好留存,包括当用户过来后,如何带逛助其融入,当确认非目标用户时,如何礼貌劝退等。

### 好社区

#### 关注价值

没有绝对的好社区,只有社区设计者想建设怎样的社区,然后是如何管理好这个社区以及如何服务好社区中的居民们。衡量一个社区的用户价值主要看两点,一是内容价值,能不能获取到预期的内容;二是关系价值,有没有认识到新朋友。

关于内容价值,曾经列过一个公式:总价值 = 单位内容价值 * 影响用户数 * 内容被利用率 * 内容数量,现在微调为总价值 = 触达用户数 * 内容消费度 * 内容数量。其中内容消费度是指用户消费完内容后认知或行为的改变情况,比如看完一本书后能讲给其他人听,同时还能调整后续生活工作中的一些习惯,这就是 100% 消费度。操作层面可以通过浏览次数、评论质量等衡量。对于平台,不被看到的内容是没有价值的,但只被看到的内容也很难说有多少价值。

关于关系价值,对于社区,用户总数是重要指标,但对于单个用户,社区用户总数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和自己相似的人,有多少认同支持自己的人,和多少人产生了有内容的互动,和多少人的关系延伸至线下。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好的关系会让人成长,因此也可以通过用户从仅浏览到互动,从仅互动到自己发动态,从发没内容的动态到有内容的动态的变化来衡量。

至于商业模式,从 Facebook、微博、微信、抖音等的情况来看,卖广告是最合适的,而能卖广告的前提是有足够多的用户过来玩,玩得足够久,这样我们才能对他们有足够的洞察。

#### 关注规则

一是去中心化,不要让用户看到过于不同的内容,碰到过于不同的人,因为大部分人接受不了不一样,悲喜也并不相通。网上鸡同鸭讲、鄙视互撕的事情比比皆是,从早期网易跟帖、QQ 群中的地域歧视,百度贴吧的爆吧,到近期微博的 “周杰伦超话” 事件,少数参与者嗨了,多数正常浏览信息的用户受影响了,社区的短期流量暴增了,长期价值受损了。当用户的认同感、归属感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离开当前社区。

二是建立共识,包括显性的社区规范如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名誉等,也包括隐性的社区氛围,比如不认同但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多鼓励多支持等。即刻中当你发一些攻击他人的话语时会自动转为 “喵喵喵” 发布,很好的设计。人是多面的,也是易受环境影响的,如果社区氛围友善,呈现出来的很可能是好的自己,如果氛围不友善,激发出来的可能就是不好的自己,所谓有样学样。

#### 关注产品形态

或许信息流 + 搜索框是最合适的,前者系统呈现内容,用户响应,可消费或跳过,操作成本低,适合休闲娱乐、打发时间类场景,后者用户主动表达需求,系统响应,适合学习工作等有明确目的的场景,然后在内容的基础上,用户可逐步建立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加入共同的圈子、互粉等。

或许 2019 年 7 月 11 日的即刻是最接近的,既有被动获取内容的通过兴趣(主题)分发内容的圈子,通过人(社交)分发内容的动态,通过机器(推荐算法)分发内容的推荐,也有主动获取内容的搜索(网页版也能用)。其中主题分发有 Google 快讯和百度贴吧的影子,不同的是非标和极小的颗粒度提高了内容信噪比,而圈子化后的 UGC 既能保证内容供给,更有助于找到同类。

#扩展阅读

1、产品
即刻:即刻建城
哔哩哔哩:对话哔哩哔哩陈睿怎样让社区环境更和谐
小红书:关于社区生态你可能需要思考的社区即城市
快手:拆解快手投资全过程
知乎:知乎如何冷启动
微博:新浪微博二次崛起
豆瓣小组:也说群组社区产品经验谈
QQ 群:复盘 QQ 群的产品演进之路
百度贴吧:搜索的社区化之路百度 PM 对社区的理解
2、其他
内容:请回答播客 2019内容平台的分发闫泽华《内容算法》
人:好奇心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