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内推原则

简单说,将意向职位和简历发我邮箱,然后等结果。 ## 职位 到我司招聘官网或拉勾、猎聘上,选 1-3 个意向职位,按优先级排好序。作为求职者,自己最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作为推荐者,我需要更有针对性地找人。当然直接告诉我想去哪个部门也可以,之前有同学想去前司 “人才发展、组织发展、人才测评” 部门,当时我就直接在内部 IM 上联系了对方部门负责人,确认了下招聘需求,同时美言了两句,后来他顺利获得面试机会。 ## 简历 简历很重要。一方面,对于推荐者,简历写得

XinJieFM vol.09 #十年 #PJ 节目内容

## 当初为什么选择心理学? A:姑姑是师大的老师,说师大心理学专业比较好,教师博士学位率比较高。 ## 印象深刻的课程? A:本科,心理咨询和变态心理学,实践性较强。研究生,交换到屏东教育大学学的游戏治疗。 ## 读研读博和读本科的区别? A:本科学习主要在课本,研究生和博士学习主要在看文献和做科研。 ## TW 和内地研究生教学的区别? A:上课学生学习任务更重,老师更负责,希望学生给反馈。 ## 你会是怎样的教学风格? A:第一堂课明确课程目标,课堂要有趣,临

聊聊微信之使用技巧

#有计划 ## 少用微信 关闭 “新消息通知”(语音和视频通话提醒保留,微信打开时声音关闭振动保留),定时打开微信,睡前不看微信。@warfalcon 说得挺好,“真正重要的事情,别人一定会给你发邮件或打电话,只在微信上说,那一定是不重要可以再等等的消息,每几个小时或一天查看一次,不会影响你拯救地球”。 ## 设置备忘 近期待处理的,将该聊天置顶,处理完毕后取消置顶。特别重要的设置提醒时间,选中某条消息长按即可设置。 ## 置顶自己 一方面方便分享给自己,兑换微

我的写作习惯(二):要求

简单说就三点:一是逻辑清晰,包括描述事实,说清观点,最好有见地。二是简洁明了。三是文采斐然,这点还需努力。 ## 事实(fact) or 观点(opinion) 事实客观,可被证实或证伪。观点主观,是自己的想法,有些可验证,有些不可验证,为了方便读者判断,相关引用要完善。对于事实,我们要抱有敬畏之心,马可・奥勒留曾说:“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 ## 见地(insight) 有自己的想法相对简单,能说明 why(为什

名词解释之网络效应

#定义 维基百科:“网络外部性,又称网络效应或需求方规模经济,指在经济学或商业中,消费者选用某项商品或服务,其所获得的效用与 “使用该商品或服务的其他用户人数” 具有相关性时,此商品或服务即被称为具有网络外部性。最常见的例子是电话或社交网络服务:采用某一种社交媒体的用户人数越多,每一位用户获得越高的使用价值”。 微信是社交网络的典型案例,截至 2019 年第一季度,微信(含 WeChat)月活跃用户突破 11 亿,在国内日常通讯领域已是一家独大。当然网络效

我的写作习惯(一):流程

# 想法 在外面,EverMemo,因为快速,同时 EverMemo 可以和 Evernote 绑定,能同步到 Evernote,虽然需要手动。Evernote 编辑器过于复杂,讯飞语记的语音输入识别率挺不错,但不支持同步到 Evernote。 在公司,Evernote PC 版。早期使用 Evernote 时,建了个 “Blog” 笔记本组,里面的每个笔记本都是一个写作主题,外加一个 “test” 笔记本放不在前面那些主题范围内的内容。 在家里,Ulysses Mac 版,Evernote 辅助。Ulysses 的优点是让你专注于写作,同时在我看来,对

断舍离之信息源

# 背景 随着时间推移,信息关注源已经分散化,目前主要包括即刻、微博、微信公众号等。2015 年年初有提到微信公众号经过整理关注量已经降到 100 以下,然而现在接近 1000。有些问题需要被重新思考,关注了那么多,有看多少,看了那么多,有学习到多少,学习是以输出来论的。 # 方案 阅读的目标是什么?长期,以自己是否有进步为准。曾经感觉到,刷了好多年微博,也都是自己精挑细选过的关注者,但没啥进步。短期,以每天能看完关注的内容为准,如果看不完,继续取关。 对

谁是竞品?(续)

前两天在即刻上看到 @后厂村的刘飞 提了个问题:“TikTok 的竞品到底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所有吸收用户时间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快手、微博、知乎、今日头条、微信读书、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得到、爱奇艺、英语流利说、微信、淘宝和王者荣耀”。 得出这个结论是基于个人经验,主要是发现近期如果看微信读书多了,刷抖音就少了,听播客、得到多了, 刷抖音也少了。需求满足层面,微信读书、播客、得到和抖音是有差异的,但确实存在竞争关系。后续再次思考后,更新结

我在用的购物应用

## 购物 1、综合购物 京东为主,针对标品,因为正品(好)和送货速度(快),同时选择有限也让决策变得简单。京东崛起后,亚马逊、当当、1 号店就没必要用了。淘宝、天猫辅助,针对非标品、长尾商品。 2、生鲜超市 如果是线上,盒马、每日优鲜、7FRESH,其中盒马胜在自有商品,同时速度最快,当然商品价格是略高于京东的。每日优鲜胜在选品,比如近期买西瓜,每日优鲜的西瓜大小最合适(适合独居者),然后为了用满减券,就又买了点网红食品。相较而言,7FRESH 略显平庸。

我在用的出行应用

## 地图 1、地图 百度地图,最早就是用的百度地图,随着收藏的地点越来越多,星星也越来越多,都是自己的过去,已经不太可能切换到其他地图应用了。 ## 短途 1、单车 骑得少,不过还是留着摩拜单车,因为当时更看好摩拜,参加了充值满赠活动,钱包里还有余额。共享单车的未来应该会像共享充电宝一样,看到谁家就用谁,因为都免押金,体验也没有太大差异。 2、公交 坐得少,去其他城市多用支付宝、微信乘车码。 3、出租车 滴滴出行,现在住在五环外,也就滴滴有车,如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