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Sheldon

关于Sheldon

PM

微信银行设计浅思

不管是Web、App、还是微信公众号,本质上都是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用户问题的,所以微信公众号上做哪些功能考验产品设计者的判断力。PC/MAC,手机/平板,微信作为载体,每个载体都有自己的特点,用户也会有自己的习惯,那基于微信做公众号也要符合微信平台的特点和风格,这也会影响功能的选择。

从App的角度来看,微信一级菜单(3个),二级菜单(每个一级菜单下面最多5个),三级菜单(会话中的链接,点击去到HTML页面)。即使对于绝大多数App来说,这也足够了。不过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对话解决,这样用户的操作成本最低,比如语音/文本:“账单”,立即返回我本月账单情况,不行再去到HTML页面,不行再引导用户通过安装App解决。

从输入的角度,除了自定义菜单,微信还有语音、文字、拍摄(照片)、位置。
语音:通过语音识别,语意分析,然后给用户问题的答案。
文字:做语意分析,然后给用户问题的答案,作为语音的补充。
拍摄:暂无。
位置:发送地理位置,显示附近营业网点、ATM网点。
扫一扫、摇一摇未来如果开放,那到时微信银行又可以跟其做什么结合呢?

从输出的角度,可以是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可以是卡片(图文消息),也可以是HTML页面。

从推送的角度,固定的如交易提醒、账单、还款提醒;非固定的如银行业务公告、优惠活动等。

最后再回到开头,解决用户的问题是目的,中间的所有都是手段,而手段中大到产品架构,小到一个页面的文案,考验的都是产品设计者的能力!

拓展阅读:
1、招商银行首推智能“微客服”平台
2、微信公众平台「订酒店」的订房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3、2013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 — 微信 I/O 论坛

如何在Cydia上购买插件

一、插件详情页
打开Cydia,搜索比如Infinifolders,进入插件详情页,金色的列表项显示“Purchase Product $1.99”(购买产品需要1.99美元),同时右上角也有一个“Purchase”按钮。

二、Cydia Login(登录Cydia):
第一行,Cydia商店支付,为了使用这个功能,你需要先通过验证。
第二行,你的支付会和账户绑定,如果后面重装固件(甚至买了一台新手机),你不需要再次为之前买过的插件付费。
第三行,用Facebook账户登录
第四行,用Google账户登录
第五行,这些内容只会用来验证:Amazon支付和Paypal支付账单。

1、建议选择Google账户,因为Facebook在国内是完全被屏蔽的,Google至少部分服务还能用。
2、登录后,选择登录的那个账户。
3、点击“接受”,同意授权。
4、点击“Link Device to Your Account”(将这台设备和你的账户绑定)

三、支付
1、建议选择PayPal(国外的支付宝),由于没有PayPal(贝宝)账户,所以我选择使用银行卡(其实是双币信用卡)付款。
2、填完银行卡信息后,点击“继续”填写账单信息和个人信息,勾选创建一个PayPal账户(其实还是用PayPal账户支付),然后点击“立即付款”,然后页面显示:“Transaction Status: Completed”(交易状态:完成),搞定。
3、再回到插件详情页,之前的价格已经变成“Package Officially Purchased”(插件已支付),右上角的“购买”按钮也变成了“安装”,点击安装插件,完成后重启,系统“设置”里已经多了“Infinifolders”这项,进入可以进行一些设置。

还有不清楚的,也可看下另一篇教程

Google Keep浅析

就记事类App,Android平台迟迟找不到一个和iPhone备忘录一样的,不管是早期的小米便签,还是后来的百度云记事本。2013年3月21日Google推出Google Keep,完全的Android 4.0风格,有惊喜,但还是略逊一筹。

 

A、功能分析:

一、添加记事
Google Keep提供四种类型:文字、待办事项、语音和照片。

二、已有记事列表

1、展现形式:
卡片式,可在单列视图和多列视图间切换。单列视图下,标题最多显示两行,超出打点省略;正文最多显示七行,超出打点省略;待办事项最多显示五行;录音不显示在列表中;照片最多显示一张。多列视图下,正文最多显示九行,超出打点省略,其他和单列视图下一样。

2、排序:
按创建时间倒序排列,最新创建的排在最上面。

3、交互:
点击某条记事进入详情页,不是Android默认的新页面居中放大,也不是iPhone默认的当前页面向左收缩,拉出新页面,而是卡片上下扩展开来。长按出现Action Bar,这个是Android的传统交互方式,不说了。在某条记事上横划,可快速归档(写这篇文章时无意中发现的)。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往上滑动页面,然后往下滑动,“快速添加记事”操作栏就会出现。

三、对已有记事的操作
长按某条记事出现Action Bar,可以分享、归档、删除,同时也可以多选进行多条记事的归档和删除。
进入记事详情页,除了上面的分享、归档、删除外,还可以改变记事的背景颜色、添加拍照、修改记事为待办事项。

四、搜索
不知为什么,竟然出现搜索结果不全及搜索不到的情况,按理说全文检索不应该有什么问题的。

五、其他
1、单列视图、多列视图切换
2、查看已归档的记事
3、设置(包括切换帐户、同步、关于等)
4、反馈意见
5、帮助

 

问几个问题:
1、为什么新建记事支持那几种类型,常见的还有图片、手写、涂鸦等,尤其是为什么不支持从相册导入图片?
2、为什么支持填写标题,但新建记事是直接定位在正文处?iPhone备忘录为什么不支持填写标题?
3、已有记事为什么采用卡片式展现,常见的还有列表(仅标题)、摘要、海报、瀑布流、时间轴(Timeline),各种形式的优劣是什么?
4、iPhone备忘录是按修改时间倒序排的,只要做了修改,就会排在最上面。哪个更好?
5、关于、反馈意见和帮助有必要有吗?为什么iPhone备忘录没有这几项?

 

B、使用体验:

说到易用性,我至少被两点给困惑过:

1、一次给一个记事设置了颜色,后面所有新的记事都带上了那个颜色,如何取消后续记事的颜色?
当时费了很久的时间,而且后来也不知怎么的就弄好了。仔细研究后发现逻辑是这样的:如果修改“快速添加记事”操作栏的背景颜色,那么新添加的记事都是那个颜色。如果进入的某个记事的详情,那么修改背景颜色仅影响该记事。

2、快速添加记事后,如何新建记事?
这个当时着实困扰很久,当然后来是学会了,点击“快速添加记事”,输入内容后,需要点击右侧的“展开”图标进到详情页,然后再返回首页,这样才可以新建记事。建议Google Keep还是添加“保存”按钮,当然本身也要支持即时保存,和iPhone备忘录一样。

3、归档?
本身这个概念就不大众,Gmail里的“归档/存档”功能我也不懂,也不用,或许国外用户比较熟悉归档的概念吧。

4、Google Keep“快速添加记事”操作栏最左侧的那个图标我竟然没用过,因为我都是直接点击“快速添加记事”来记录内容的。这点是今天看elya妞的PPT发现的,距离我使用Google Keep已经一个半月了。惊讶之余,不禁反思,或许Google Keep就不应该设计“快速添加记事”这项功能。

 

关于UI:一开始,其中的英文字体就让人印象深刻,真好看。随着使用的深入,发现整个背景和字体颜色的搭配都非常好看。如图:

Google Keep detail

 

推展阅读:
1、Google Keep,短小精悍,潜力无限
2、上手Google Keep:这只是一个开始

如何将Nexus 4刷回官方ROM?

1、备份好重要数据,因为所有数据都会被清掉!

2、下载工具:
(1)原厂固件,在官方网站找到“Factory Images “occam” for Nexus 4”,点击下面的“Link”下载,目前版本是4.2.2 (JDQ39)。
(2)Fastboot工具,下载地址
(3)将下载的原厂固件“occam-jdq39-factory-345dc199.tgz”解压,得到6个文件。将Fastboot工具“fastboot.rar”解压,得到4个文件。然后将这10个文件放入同一文件夹中。

3、刷机:
(1)将手机关机,然后按住音量下键不放,开机,双手维持大约3s后进入倒地绿色机器人界面。
(2)用USB数据线将手机连接上电脑。
(3)双击之前文件夹中的“flash-all.bat”,刷机过程中桌面会弹出一个黑色窗口,不断显示进度。手机则会黑屏几次。
(4)刷完后,桌面黑色窗口会显示:finished. total time: 72.703s Press any key to exit…(完成,耗时72.703秒,按任意键退出)。手机则会自动重启,卡在Google标志和开机画面“X”很久,建议等待10分钟。

4、双wipe(清除内存和缓存数据):
(1)按住电源键,维持10s,将手机强制关机,然后还是按住音量下键不放,开机,双手维持大约3s后进入倒地绿色机器人界面。
(2)按音量键上下切换到“Recovery mode”,然后按电源键确认,手机上会出现一个较小的倒地绿色机器人,肚子上有个叹号警示标志。
(3)按住电源键不放,然后快速地按一下音量键上键松开,进入“Android system recovery <3e>”界面,有蓝色小字菜单。
(4)按音量键上下选择“wipe data/factory reset”,按电源键确认,然后选择“yes — delete all user data”,再确认,等出现黄色小字“Data wipe complete.(清除数据完成)”后,再确认“reboot system now(重启系统)”。

5、完成开机设置后,刷机成功。如之前有用豌豆荚等备份App,这时可以重新安装。如果没有可以通过Google Play等手动安装。

 

P.s.
Nexus 4是在淘宝好宝数码买的,后来发现重启后Mac地址变化,导致连不上Wi-Fi(公司Wi-Fi设置了Mac地址过滤),后面联系售后,刷机,未果,寄回1个月无任何反馈,然后表示正在找主板准备给换主板。店里介绍挺酷,评价也不错,客服售后也客气,可是机器出了问题,问题也没解决,加上由此浪费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只有失望。这篇文章中Fastboot工具是他们提供的,刷机步骤是基于他们给的刷机文档重写的。

iPhone如何安装百度输入法?

准备:设备已越狱,保持联网(最好Wi-Fi)。

步骤:
1、在桌面上找到“Cydia”图标,点击进入,然后点击底部标签栏的“Manage(管理)”,进入“Sources(软件源)”,然后点击右上角“Edit(编辑)”,再点击左侧出现的“Add(添加)”,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mi.baidu.com,点击“Add Source”,然后等待,中间Loading(加载)可能稍长,完成后点击底部的“Return to Cydia(返回Cydia)”,然后就会看到最下面多了一个“百度源”。

2、进入“百度源”,选择“百度输入法”,点击右上角“Install(安装)”,然后在确认页面点击“Confirm(确认)”,就开始下载安装了,等待安装完成后点击“Restart SpringBoard(重启桌面)”。

3、打开记事本,切换下输入法,搞定。至于百度输入法的输入方式、词库下载等,可以点击桌面“百度输入法”图标去做具体设置。

 

拓展阅读:百度手机输入法iOS版本安装教程

如何用手机看小说?

N有个iPhone,想看小说,不要耗费流量,最好也别用到电脑,有当下热门小说推荐,或者自己搜索。

M:最佳方案:多看+微盘。

多看是手机上最好的阅读App,排版专业,字体美观。最新的2.0.0版尤其惊艳。

微盘是新浪出品的社会化存储工具,手机版在“热门推荐”里可以搜索小说,而“分类”里也有热门小说推荐,像什么致青春等。找到目标小说,“下载并打开”,然后选择“在‘多看阅读’中打开”,搞定。

定位到不在之前的城市是否弹出提示框?

N:
当系统发现城市改变时,他的行为是提示用户改变到了某地,并询问能把地点变过来么,而没有默默的把地点改过来。

原因如下:
a.用户知道自己的地点变了,但也许他并不想改变应用的地点,可能是帮别人买,之前给他提示,用户可以选择要不要变,如果用户不想变而系统默默地变了,他还要再到设置里改,很麻烦;如果用户想要变,系统这样的提示只是让用户多点了一下而已,并没有给他的体验增加负担。总结一句话就是得到的好处大于得到的坏处。

b.系统在一进入界面就这样提示用户,会让用户觉得很贴心,进入应用的第一印象就是好的;如果在查找影院信息时发现地点已经变了,会让用户有“哦”的感觉。个人感觉第一种会让用户在使用当中心中一直留着最初的小感动小惊喜,第二种是在使用的最后阶段让用户发现这个改变,他感动的时间短了,后果就是可能更容易遗忘这个感动。

M:
1、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提示框,主要是重要的通知,或者破坏性操作的确认。
OK,那这个首先如果当前定位城市是北京,你切换到上海,我肯定不会弹提示,因为这是用户的主动操作。
那如果之前在天津,现在人到了北京,是否就要弹提示?请思考此时的用户场景:用户为什么要打开App?用户此时是想看天津内容的多,还是想看北京内容的多。

2、第一次做这个时也是跟很多App一样,弹出提示。后来Y说,没必要,后来就去了。
好几次在其他城市打开点评等弹出提示的App,就还要多点一下,确实没必要。
而当初之所以设计弹出提示,还是受市面上App的影响,而没有去深入思考背后的必要性,以及这样设计的理由。

3、如果你本身是LBS应用,那么不用想,你就是要显示当前定位位置附近的内容,用户打开你也是想看附近的内容。Kentzhu也发过一条微博说到这个。
如果你本身非LBS应用,那么定位就不是那么重要,又何必提示是否切换到当前城市?

Balsamiq Mockups终极教程

之前介绍过Balsamiq Mockups,自己之前也用过,但这段整理设计规范,才深知之前用得不深,Balsamiq Mockups除了交互弱点,其他真的很强大,也说明充分利用好手头上的工具才是王道。回顾之前,主要有以下问题:

1、很多功能都没有用到。
比如对Geometric Shape、Rectangle/Canvas/Panel、Icon、Crop、Arrow/line、Hide Markup、Export Selected等的使用。像Geometric Shape,太常见以致被忽略,之前一直用Rectangle/Canvas/Panel控件做导航栏,实际用Geometric Shape更规整;像Arrow/line,其中Arrow Direction、Curvature,箭头加在一起多种变形,我之前也都没有完全用到。

再比如,如何在一段文字中将某个词加粗、倾斜、加下划线、标红?Balsamiq Mockups本身其实都有教我们。建议每个控件的每种状态都用下,这样会发现很多以前所忽略的功能。

2、不会分析。
对于一些复杂的形状,Balsamiq Mockups本身可能没有直接可用的控件,但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控件的组合加以实现。比如百度地图上类似雨滴的标注点,开始不知道如何画出来,后来看到别人的实现:一个圆+一个菱形,当即觉得自己真笨,这都没想到。类似很多,关键在于分解。

3、见识少。
之前都是自己一个人在画,这次看到Jw做的东西后,思路开阔很多,水平也迅速升了一级。虽然我们平常很难看到别人做的,但一方面你可以到这里(软件菜单栏Help==>Download More Controls)下载别人做的原型(其中Social系列就很不错),模仿着练习一遍;另一方面可以对着iOS人机界面指南把iPhone的标准控件都绘制一遍,或者重绘一些线上知名App的产品原型图。

P.s.
1、文中提到的部分案例可到这里下载,顺便出个蛋疼的问题:VR Thin如何做出来的?
2、作为一项工具,BM有自己的优势和定位,同时其页面细节同样可以做得很细致(需要考虑实现时间成本),但比掌握BM更重要的是对产品的思考。

PC软件推荐

一、系统必备

1、浏览器:先说Firefox吧,一直用着3.6,一方面是一些插件不支持更高版本,另一方面有用过一段时间4,没什么感觉。不过火狐的没落,Chrome的崛起已成事实,Chrome更简洁,更快。之前迟迟不愿转Chrome有两个原因:一是不能拖动添加书签,二是没有类似Back to Top的扩展。现在慢慢也适应了,说说Chrome的优点:一是浏览面积大,尤其看百度地图全屏版时,真是超爽;二是简约,如右键菜单项很少;三是同步方便,虽然效果打点折扣,不过后面应该会改进。

2、QQ拼音:最初用上是因为搜狗拼音很卡@我那台式机,然后开始QQ拼音词库这块是有差,但随着版本的改进已经感觉不到了,反而还有些贴心的细节,比如截图功能,犹记得从最初不能存为png格式到后来的支持。这里推荐两款皮肤:黑色科技冰晶世界,当初某个版本内置的,不知为何后面的版本就没了,费了些功夫才找到。顺便提一下百度拼音,它是手机上最好的输入法,所以曾想着PC上用一下,然后同步词库到手机输入法上,提高手机上的打字速度,为此可以忍受一些PC端输入法的不足,可是同步貌似没有效果,不解!本来可以带动PC端装机量的。

3、360压缩:压缩软件,比WinRAR好用,而且还是免费的。忽然发现压缩软件的使用频度真的很高,难怪360做这个。

4、Picasa3:Google出品的看图软件,记得第一次用时真是被震撼到了,开始也有些不习惯,不过后来就再也看不上其他看图软件了。

5、WPS:免费办公软件,基本可以替代微软Office。平时也用得不多,简单的文字处理已经转向Evernote了。

6、福昕阅读器:PDF阅读器,最初开始用这个就是因为Adobe Reader太臃肿太卡了,实际用到的功能很少,平时也就打开看看一些PDF文件。前段更新到5.1后觉得还是原来的简约经典,就又退回了4.3版。

二、其他

1、迅雷:下载工具。不是会员的话,建议去下个去广告的版本;会员的话,去设置下,不然界面真心看不下去。另外,迅雷的离线下载还是不错的。

2、有道词典:查单词。最初装的谷歌金山词霸,界面简洁且美,后来渐渐用上了有道,原因还是因为小巧。虽然现在有道也有点花哨,但单词本在那,懒得换其他家了。

3、QQ影音:播放器。当初暴风很卡,启动慢,QQ影音启动速度快,功能也不差太多,还有些贴心的细节,就一直用到现在。细想来,跟QQ拼音的思路差不多。现在电脑上也装了百度影音,因为资源,百度“电影名称+百度影音”,基本上都有。另外还装了搜狐影音,有时看看非诚直播用,很清晰。

4、QQ:聊天工具。曾经有个论调,说随着网民年龄的增大,大家慢慢会转向MSN,可实际呢。之前公司里本来都用MSN,后来新同事用QQ的多,然后也就用QQ了,再后来用MSN越来越少。现在我PC端的QQ很少登录,一方面是我电脑上的QQ记不住密码,登录麻烦,另一方面就是QQ消息可以用微信回复。

5、金山卫士:辅助性安全软件,主要用来卸载软件。360不敢用,虽然真正也没怎么在意过隐私,可是总听说,也就不敢装了。

6、Everything:速度超快的文件搜索软件。由于很久没用了,前段装上后吓了一跳,因为只有一个搜索框,当时想软件可以这样吗?实际就可以这样。

三、移动时代

1、Evernote:最好用的笔记软件,让Evernote成为我们的第二个大脑!

2、金山快盘:在线网盘,方便在公司和家里间同步资料,也方便工作中分享文档给同事。

3、豌豆荚:Android手机管理软件,后期App测试时经常用它来截图。

4、iFunbox:轻巧的iOS文件管理工具,主要用来安装App,安装速度那真是一个赞。

5、同步助手:貌似跟iFunbox差不多的工具,主要用来截图。有时候想,本来用户遇到问题已经够闹心了,结果还要各种知道、微博求助(解决遇到问题的)软件如何使用或相关。–|||

四、产品设计

1、Axure:产品设计师必备原型软件,网上很多教程,推荐使用英文版,不会的单词查有道词典。

2、Balsamiq Mockups:一款手绘风格的原型工具,适于简单产品,或复杂产品前期的构思和讨论。

3、Xmind:一款免费思维导图软件,很适合用来理清结构和思路。

4、MarkMan:图片长度测量利器!我就是用它得知iPhone虚拟键盘高度是217px,候选词栏高度是37px的。

5、Visio:画流程图,也可以画产品原型。我第一份产品原型就是用Visio画的,当时是在公司前辈的原型图基础上模仿着慢慢上手Visio的,模仿确是快速掌握一门技能的好方式。

五、公司

1、Foxmail:邮件客户端。主要就是用它的提醒功能,这样工作上有什么事都能及时知道。

2、MSNLite:MSN第三方客户端,轻巧无广告。之前公司时一直在用,可以在线备份聊天记录,这点不错,前段被小米收购了。

3、TortoiseSVN:版本管理工具,工程师们用得多,做代码管理。如何快速掌握TortoiseSVN的使用呢?首先百度一下SVN的原理,如果用过快盘等同步软件会理解得更快,然后找个熟悉操作的人花几分钟演示一下基本操作,自己再重复一遍,差不多就OK了。后面不懂再问。

P.s.
1、很多软件用着只是因为一点。
2、市场环境在变,需求也在变化,PC端一直有机会的。

产品设计师必备工具之Xmind

Xmind是一款优秀的免费思维导图软件。说到思维导图软件,大学时就尝试过,但后放弃了,现在想来简直不可思议,因为并不难掌握。或许是当时没有想到用来做什么吧,我最近挺习惯用它来画App的结构图的。

关于思维导图,思路是最重要的,逻辑是最重要的,图形色彩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然后看看其他人的作品也可以激发自己的灵感。

 

P.s.
1、官网地址
2、介绍文章12
3、我画的“网易应用中心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