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读书

如何读书之阅读流

之前多次聊过如何读书,这次想专门分享下自己的阅读流:

## 前期

1、社交平台上看到好书推荐,视情况到豆瓣标记。
2、微信读书中看到 “朋友在读”,视情况加入书架。
3、基于问题选书,先看豆瓣、微信读书的评分和书评,看值不值得读。

## 中期

1、带着问题进行主题阅读,遇到疑难返回去看书评、其他作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
2、带着答案阅读,看和自己的观点有什么不一样的以及为什么不一样。
3、带着目标阅读,比如写一篇文章、录一期播客或视频、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4、微信读书 “读时划线、看写想法”,纸质书划线、写想法。
5、手动摘录书友好的想法到 flomo,纸书好的内容白描 OCR 后存入 flomo。

## 后期

1、微信读书点评,视情况更新微信读书书单(纸书略过这步)。
2、豆瓣评分 + 短评,视情况更新豆瓣豆列。
3、再看下微信读书、豆瓣的书评,同时看有无同主题的其他书籍。
4、如果特别感兴趣,搜索即刻、知乎等社交平台上该书的相关动态。
5、隔天再看一遍微信读书中自己做的笔记。
6、视情况百度该书的思维导图,再了解下全书概况。
7、基于输出,重读某些章节和自己做的笔记。
8、将阅读所得在现实生活中实践。

如何读书2022

两年前写过《如何读书 Pro 版》,基于新认知产生的缘故,再次聊聊如何读书。

## 为什么

宏观层面,如@培根 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微观层面,读书更多的是为了解决疑问,相比于百度、知乎给的答案,书籍的内容更加系统。当然,读小说娱乐下也是可以的,只是更多时候需要功利、刻意一些。

## 读什么

长期来看,人生有限,读不了多少本,短期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时间成本越来越高,因此读什么一定要精挑细选,尽量确保读的是好书。

首先,内容层面,应是与自己当前困惑相关的,这样读起来效果更好,也可以理解为@Andy Lee 说的 “最近发展区中的书籍”。其次质量层面,一是读者评价,其中书友的评价权重更高,然后才是其他人的评价。二是市场反应,再版次数越多越好,销量是实力的体现,同时新版内容也可能有所更新。

关于书,有两点加分项:一是是国外教材,相比国内教材,前者更加准确、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当然也还是有些门槛的,比如读《心理学与生活》直到第二遍才达到 aha moment。二是有参考文献、书目章节,这块教材基本都有,部分非教材也有,比如近期看完的《亲密关系》《卡片笔记写作法》,虽有凑页数之嫌,但重在证明内容有根据。

另外很容易被忽略的是读过的书,经过自己检验的好书值得再读,包括重看当时的读书笔记。书不在读的多少,在于消化了多少。在我这边,评分≥四星且笔记数≥100 的都值得再看看,事实也证明,确实常读常新。

至于形式,还是之前聊过的“电子书优先同时微信读书优先”,最主要的好处,一是支持搜索,微信读书除了能搜索全书,还能搜索笔记,这有助于我们对一些疑问点再次找寻答案;二是有更多其他书友的想法,部分想法有助于我们理解书中的内容,部分想法能引起共鸣,顺带激励我们把书读完。

## 怎么读

### 前期

尤其对于非小说类,可以先看看豆瓣、微信读书的书评,了解内容框架,然后再细读,当然豆瓣的评分相比其他平台会略显极端,这是由产品的用户群决定的,可以关注其中有建设性的内容比如打分理由和一些延展性内容比如和同主题书籍的对比。当然重要的是去读,他人的评论更多的是辅助,未必和我们实际体验一致。

### 中期

现在看书时越来越习惯 “读时划线、看写想法”,包括纸质书,也是为了强迫自己思考,甚至说,有些时候只有划线、写想法时,我才在思考。关于思考是什么,《心理学与生活》在介绍 PQ4R 学习技巧时有提:“思考即在阅读课文过程中,努力将这些材料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而划线、写想法就是思考的外显行为。

书中的内容质量不一,读的时候也要有所选择,包括按感兴趣的程度而非本来的章节顺序阅读、只读其中某部分而不是一定要读完整本书。如 @卡卡老师 所言:“读完不是目的,有时候读完甚至连手段都算不上,有些书是不值得读完的”。

再个比带着问题去读更进阶的是带着答案去读,看看作者的思路和自己哪里不一样,而不仅仅是理解其意思。读时看看其他书友的想法,尤其一些疑难之处,甚至回头去看看书评,看看其他作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所谓主题阅读。而比带答案去读更进阶的是以写一篇文章、拍一个短视频,甚至以创作出比作者更好的内容为目标来读,这种以输出驱动输入的方式会让我们超越作者的语境,思考更多。

那如何坚持读下去呢?关注获得的每一点新知。亦如《卡片笔记写作法》所讲:“当工作本身就是激励时,驱动力和奖励才能可持续循环,从而推动整个任务前进”。

### 后期

读完后输出,包括写短评、文章、拍视频等,哪怕只是针对书中的某一句话,因为记在心里的、运用到生活中的才是我们收获的。为什么强调输出?因为越来越发现 “如果我们不用自己的话重写一遍,往往就会误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所读到的东西”。输出的同时,如果特别感兴趣,还可以关注即刻、知乎等社交网络上的评论。

读书的目标是解惑,是理论指导生活,所以输出不是结束,还应该反复思考书中的内容,甚至阅读读书笔记、重读某些章节,所以读书也不是一个线性过程,各种操作顺序并不固定,所谓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如何读书Pro版

## 背景

之前写过《如何读书》,如果说那篇是 Lite 版,那这篇算是 Pro 版。

## 为什么

读书之前需要明确两件事:一是读书能干什么,微观层面,解答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各种疑问,宏观层面,提升认知(理解世界理解人)优化行为;二是为什么是读书,书籍的内容相对系统,效率更高。

## 读什么

1、内容

首先,要精挑细选,书籍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我们的时间精力却有限。根据个人微信读书数据记录,我认为对于上班族,一年读完 12 本是 B,一年读完 12 本并落实到行为层面(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 A,一年读完 24 本并落实到行为层面是 A+,按工作 50 年算就是 1200 本,也不算多。

其次,要有目的,或者需要,或者兴趣,或者兼而有之。建议优先选择需要或者说与自己生活工作学习相关的,也是遵循 SMART 原则,然后是自己近期感兴趣的,这样看的时候会多些思考,最后再考虑开卷有益,之前也漫无目的地看过一些挺好但和自己当前状态相关性不大的书,过了一段时间也就忘记了,脑海中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2、优劣

判断依据包括再版次数(市场证明)和豆瓣评分(网友证明),不过也不能唯评分论,有些评分不是那么高的书,自己看下来挺有收获,可能跟自己的水平有一定关系,比如当初看《金字塔原理》很是吃力看不下去,看《结构思考力》就好多了,当然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后者易读性更高。

个人还有两个习惯:一是看到微博、即刻、微信、知乎等线上社区或线下好友推荐某本书时,会到豆瓣上标记下谁谁推荐,当某本书累计多人推荐时,说明该书值得一读;二是单独查看豆瓣、微信读书中关注者的评分评论,因为关注者都是自己一个个手动关注的,他们的看法于我而言更具参考价值。

3、形式

书籍不限形式不限平台,但电子书优先同时微信读书优先,理由在于,一是不管内容还是读书笔记,支持搜索;二是可以看别人的笔记,有助于理解内容。

之前有为了提高效率,尝试先听讲书了解个大概,觉得不错的再读完整版,直到有一次在微信读书上听了某本书,后来看了原书,发现完全讲的不是同一本书,就此开始对音频讲书拆书变得谨慎,或许看书评、序言、前言会是更好的选择。

## 怎么读

1、基于问题

书籍也是一种问题解答形式,古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既然我们对某些问题或者说某个主题感兴趣,那就围绕这个主题,多看看几个人的看法,每个人的视角或多或少都不太一样,我们可以博取众家之所长。

至于如何找到同主题的书,一是查看该书的相关豆列,但豆瓣豆列的产品机制有待改进,目前找到有价值豆列的效率偏低,可以考虑在豆列列表页展示更多信息、增加筛选排序等;二是查看作者的引用、推荐书目,有时候会在多本书中看到不同的作者推荐同一本书,那种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2、量化过程

看前想下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看时思考作者讲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讲,同时和自己的看法进行比较,修正完善自己的看法。当然大家都知道最好带着问题去看书,看书时应该多思考,但这很抽象不易执行,因此需要量化到操作层面。

具体而言,对于前者,比如关于如何读书这个问题,我先写下了自己的想法,然后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最后完成了这篇文章。对于后者,一是读时划线、看写想法(不懂的看别人的笔记,懂的有想法的自己做笔记),读后微信读书评分、豆瓣评分写短评(一句话总结 + 说下该书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判断是否加入自己建的豆列中;二是视情况将笔记导出粘贴到 EverMemo,回顾一遍,与此同时笔记自动同步至 Evernote,以后在 Evernote 中搜索某些关键词时也能搜到,可能会有一些价值;三是偶尔看看其他人的长评、自己写长评或线上社区、线下聚会交流分享该书的观点。

话说《如何阅读一本书》带给我比较大的一个收获是略读,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包括:“一本只需要快速阅读的书却用很慢的速度来读,就是在浪费时间”、“每一本书,不论是多么难读的书,在无关紧要的间隙部分就可以读快一点,而一本好书,总会包含一些比较困难,应该慢慢阅读的内容” 和 “一般来说,就算你想要仔细阅读的书也要先略读一下,从基本架构上先找到一些想法”。

3、注重结果

不在于看得多快,也不在于看的数量,重点在于消化吸收了多少、收获了什么。换句话说,重在转化率和留存。当基于目标、结果去看待读书后,自己开始变得淡定,不再在意读书的数量,更在意质量,对于某些自己认为的好书,会多看几遍,每看完一遍都会更新评分评论和豆列。

现在家里最多的还是书,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卓越当当时期下单的,当然大部分都没看过,多看阅读、Kindle、豆瓣阅读时期下单的电子书也大都没看过,“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诚不我欺。挺可笑的,计划要看,但都没有落实到计划中,好在已经有所改变,现在纸质书都会在京东购物车里放上一段时间,有些过段时间就没有兴趣了,那些确定近期真的要看的才会下单。

## 扩展阅读

1、问答: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2、文章: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读书?

#为什么要读

近期有一个感悟:绝大部分问题都是认知所致,绝大部分差距都是认知的差距。而读书最重要的意义是完善认知,进而优化行为,相比微博、知乎、简书等,书的内容更系统,能更快地提升认知。

#如何读

1、读什么

社交媒体时代,推荐已不是问题,我一般在看到推荐后会实时或定期在豆瓣上将其标记为“想读”,同时备注上推荐来源,慢慢的,如果某本书有多个推荐来源,那无疑是值得一读的。至于当前读什么,根据兴趣来,最近对什么感兴趣,就围绕相应主题进行持续性阅读。

2、哪里读

首选是微信读书,豆瓣阅读等其他电子书平台辅助,没有的再选择纸质书,其中新书在京东下单,二手书在多抓鱼下单。关于电子书优先的原因,早前有写过一篇博文,其中最重要的是划线&想法在线化后可检索。

3、怎么读

阅读过程中主要是划重点、写想法和看其他人的想法,同时注重和已有认知体系的交互。不能对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实际影响(或拓展或修正)的阅读都是无意义的,纯粹地获取对方的观点只是在消耗时间。能看懂是一回事,能发现作者观点的不完善之处是另一回事,自己能写出更好的内容来又是一回事,而我们需要往这方面去努力。实际中也会发现经常看过就忘记,或许是“没有自己体系”的缘故,此时就一个简单粗暴的原则:看两遍+。

关于环境,推荐MUJI香薰机,同时由于个人比较习惯坐在床上读书,一并推荐严选简易台灯

4、读完后

回到豆瓣,将该书标记为“已读”,写一句话点评,偏总结性的。至于博客,看情况,除非某本书非常好,否则还是希望看完多本后针对某个主题进行写作。还有就是,定期整理读书豆列。输出很重要,不论形式,不管多少。BTW,不好的书,定期在多抓鱼上卖掉。

阅读系列之电子书

#电子书优先

纸质书和电子书各有优劣,但纸质书阅读时无法进行检索、读书笔记二次整理不便、社交化阅读的缺失以及携带的不便使得我逐渐转向电子书。

#应用选择

电子书平台,包括老牌的亚马逊 Kindle、多看阅读、豆瓣阅读和京东读书、微信读书、网易蜗牛读书等,其中建议微信读书优先。

#选择理由

## 读什么

1、推荐
★★★☆☆(重要性三颗星),豆瓣阅读>微信读书>Kindle
说到推荐,第一,整体而言,读书环节更重要,而且由于读书不易,所以一个读书应用 “最重要的是鼓励用户把书看完”。第二,当前推荐书的渠道有很多,不限于读书应用内。第三,书友推荐比熟人推荐更靠谱,因为大家是因为兴趣而在一起的。

## 如何读

1、便捷
★★★★★,微信读书=豆瓣阅读>Kindle
携带方面,手机优势明显,现在下班后或旅途中都是直接在 iPhone 上看微信读书或豆瓣阅读,Kindle Paperwhite 2 已经吃灰许久。操作方面,微信读书支持全文搜索,豆瓣阅读暂时不支持,Kindle 则在外面因为没有网络而无法搜索。

2、书库
★★★★☆,Kindle 领先。
书库当然是越丰富越好,但是对于具体的个体而言,自己感兴趣的才是重要的,就如头条的前 slogan:“你关心的,才是头条”,对于我而言,豆瓣阅读就不错。平常在各个渠道看到推荐书,都会随手在豆瓣上将该书标记为想读,然后多次收到豆瓣提醒 “有 x 本你想读的图书 在豆瓣阅读上架”。

3、排版
★★★★★,微信读书>豆瓣阅读>Kindle
排版是基础体验,这里真的要吐槽下 Kindle 手机版,白做了这么多年。

4、交流
★★★★★,微信读书>豆瓣阅读>Kindle
读书需要交流,笔记 / 想法 / 批注等在本质上和弹幕差不多,为我们提供了实时交流的可能,同时这些 UGC 也能逐渐形成产品的护城河,因为它在提高用户阅读体验的同时也拉开了和同类应用的差距。

## 读后感

1、书评
★★★★☆,微信读书领先
阅读书评也是读书的一部分,同时对于读书应用而言,书评反过来也对用户下单、阅读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