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之前写过《如何读书》,如果说那篇是 Lite 版,那这篇算是 Pro 版。
## 为什么
读书之前需要明确两件事:一是读书能干什么,微观层面,解答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各种疑问,宏观层面,提升认知(理解世界理解人)优化行为;二是为什么是读书,书籍的内容相对系统,效率更高。
## 读什么
1、内容
首先,要精挑细选,书籍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我们的时间精力却有限。根据个人微信读书数据记录,我认为对于上班族,一年读完 12 本是 B,一年读完 12 本并落实到行为层面(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 A,一年读完 24 本并落实到行为层面是 A+,按工作 50 年算就是 1200 本,也不算多。
其次,要有目的,或者需要,或者兴趣,或者兼而有之。建议优先选择需要或者说与自己生活工作学习相关的,也是遵循 SMART 原则,然后是自己近期感兴趣的,这样看的时候会多些思考,最后再考虑开卷有益,之前也漫无目的地看过一些挺好但和自己当前状态相关性不大的书,过了一段时间也就忘记了,脑海中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2、优劣
判断依据包括再版次数(市场证明)和豆瓣评分(网友证明),不过也不能唯评分论,有些评分不是那么高的书,自己看下来挺有收获,可能跟自己的水平有一定关系,比如当初看《金字塔原理》很是吃力看不下去,看《结构思考力》就好多了,当然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后者易读性更高。
个人还有两个习惯:一是看到微博、即刻、微信、知乎等线上社区或线下好友推荐某本书时,会到豆瓣上标记下谁谁推荐,当某本书累计多人推荐时,说明该书值得一读;二是单独查看豆瓣、微信读书中关注者的评分评论,因为关注者都是自己一个个手动关注的,他们的看法于我而言更具参考价值。
3、形式
书籍不限形式不限平台,但电子书优先同时微信读书优先,理由在于,一是不管内容还是读书笔记,支持搜索;二是可以看别人的笔记,有助于理解内容。
之前有为了提高效率,尝试先听讲书了解个大概,觉得不错的再读完整版,直到有一次在微信读书上听了某本书,后来看了原书,发现完全讲的不是同一本书,就此开始对音频讲书拆书变得谨慎,或许看书评、序言、前言会是更好的选择。
## 怎么读
1、基于问题
书籍也是一种问题解答形式,古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既然我们对某些问题或者说某个主题感兴趣,那就围绕这个主题,多看看几个人的看法,每个人的视角或多或少都不太一样,我们可以博取众家之所长。
至于如何找到同主题的书,一是查看该书的相关豆列,但豆瓣豆列的产品机制有待改进,目前找到有价值豆列的效率偏低,可以考虑在豆列列表页展示更多信息、增加筛选排序等;二是查看作者的引用、推荐书目,有时候会在多本书中看到不同的作者推荐同一本书,那种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2、量化过程
看前想下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看时思考作者讲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讲,同时和自己的看法进行比较,修正完善自己的看法。当然大家都知道最好带着问题去看书,看书时应该多思考,但这很抽象不易执行,因此需要量化到操作层面。
具体而言,对于前者,比如关于如何读书这个问题,我先写下了自己的想法,然后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和《如何阅读一本书》,最后完成了这篇文章。对于后者,一是读时划线、看写想法(不懂的看别人的笔记,懂的有想法的自己做笔记),读后微信读书评分、豆瓣评分写短评(一句话总结 + 说下该书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判断是否加入自己建的豆列中;二是视情况将笔记导出粘贴到 EverMemo,回顾一遍,与此同时笔记自动同步至 Evernote,以后在 Evernote 中搜索某些关键词时也能搜到,可能会有一些价值;三是偶尔看看其他人的长评、自己写长评或线上社区、线下聚会交流分享该书的观点。
话说《如何阅读一本书》带给我比较大的一个收获是略读,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包括:“一本只需要快速阅读的书却用很慢的速度来读,就是在浪费时间”、“每一本书,不论是多么难读的书,在无关紧要的间隙部分就可以读快一点,而一本好书,总会包含一些比较困难,应该慢慢阅读的内容” 和 “一般来说,就算你想要仔细阅读的书也要先略读一下,从基本架构上先找到一些想法”。
3、注重结果
不在于看得多快,也不在于看的数量,重点在于消化吸收了多少、收获了什么。换句话说,重在转化率和留存。当基于目标、结果去看待读书后,自己开始变得淡定,不再在意读书的数量,更在意质量,对于某些自己认为的好书,会多看几遍,每看完一遍都会更新评分评论和豆列。
现在家里最多的还是书,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卓越当当时期下单的,当然大部分都没看过,多看阅读、Kindle、豆瓣阅读时期下单的电子书也大都没看过,“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诚不我欺。挺可笑的,计划要看,但都没有落实到计划中,好在已经有所改变,现在纸质书都会在京东购物车里放上一段时间,有些过段时间就没有兴趣了,那些确定近期真的要看的才会下单。
## 扩展阅读
1、问答: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2、文章:如何阅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