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笔记

从《笔记的方法》聊记笔记

## 理由

首先,记笔记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否是问题最终要看我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这个决定了后续所有行为包括信息输入、存储、整理、输出、实践等。

其次,解决问题有多种手段,需要记笔记的核心原因是我们的大脑不擅长存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同时写下来更是梳理思路或者说思考的过程,《卡片笔记写作法》 中就提到,“不写作,就不可能系统性地进行思考”、“真正的思考需要某种外显化,尤其是以写作的形式进行外显化” 等。

## 概况

记笔记是什么?首先,不是小时候那种泛泛的美文摘抄,更多的是有指向性(与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连接更紧密)的短内容;其次,相比于划线摘录,更多的要自己写想法。当然那些好文依然可以收藏,不管是加入书签(Pocket)还是全文剪藏(Evernote),但这些只是辅助、暂存,因为再看的概率很小,除非未来有更好的内容提取工具出现,在此之前,重要的东西还是要自己先记下来。

## 方案

记什么?从笔记内容角度,不管是工作还是业余爱好,年轻时应该发散,各种事情都尝试下,但随着年纪的增长,要逐步收敛,将有限的精力放在少数事情上,那些不能带来物质收益的行为可以少一些。如果按理性和感性分类,一部分是工作、生活中实践(解决问题)后的经验总结,一部分是经历各种事情后的个人感悟。

从流程角度,输出和实践>存储和整理>输入。关于输入,@少楠 提到记笔记不是收集而是对信息进行预处理,本质上是对任务完成过程进行了拆解,每一次记录都是积跬步,下次无需从零开始。比如我会记博客的前期内容,具体而言,一些思考片段先记在 flomo 上,之后再转移到 Ulysses 正式开写,完后删除相关笔记。

总之,记笔记是很个人化的行为,他人的记录方式可以作为参考但也只能作为参考,因为笔记内容是与自己的生活强相关的,而我们大概率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与此同时,重要的是开始 & 持续记录。

怎么记?想到就记,先记起来。工具层面推荐 flomo,它是目前在提取方面做得最好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标签、高级搜索等功能,这些功能背后是产品设计者的理念,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下单两位前段出的实体书 《笔记的方法》

产品推荐之flomo

## 概况

flomo 是什么?flomo=flow+memo,中文名是浮墨笔记。不过要想真正了解一款产品,首先,关注其背后的理念,这块可以参考 《flomo 的缘起》;其次,看用户反馈,因为你不知道用户会怎样使用产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最后,亲自用一阵子,有些时候只有真正用过才能理解一些东西,比如为什么 flomo 强调自己是思维工具,而且不是 Craft、Evernote。

在我这边,flomo 就是一款更好的想法记录工具,推荐给脑子里想法多且乱的人。flomo 的核心功能是带主题的记录和回顾,在个人信息管理流程中,flomo 属于最早的一环,部分内容后续会作为素材进入 Ulysses,flomo 取代的是 EverMemo 的角色,EverMemo 是 @少楠老师 早期的作品。

2020 年就注册了 flomo,但迟迟没有使用,因为个人笔记主要存在 Evernote,flomo 并不支持同步到 Evernote,但当时的情况是 EverMemo 也没有很好地满足个人需求,已经发现多次由于没有及时记录而丢失一些想法。今年春节期间试了下 flomo 的导出功能,觉得后续再粘贴到 Evernote 也还行,于是用了起来,现在已接近 “日活应用”,最近也将 flomo 选为我的年度推荐应用。

## 设计

产品设计角度,只用标签来组织内容,flomo 非首创,更早的是 Vesper(支持一级标签,已于 2016 年 9 月下架)和 Bear(支持多级标签,1.5 版推出自定义标签图标功能并于 2018 年 11 月进入中国市场)。至于回顾,Anki 做得更早,当然在笔记产品中支持回顾 flomo 是个人认知范围内的第一个。讲这些不是指责 flomo,毕竟互联网发展到现在,能完全原创的功能点越来越少,我们需要借鉴,同时这一两个功能也不构成 flomo 的全部,而恰恰相反,想强调 flomo 值得我们学习的点。

之前为什么没转移到 Vesper 和 Bear?Vesper 是没有解决迁移成本问题,别幻想用户是小白,我已经在用其他产品了。Bear 没看出和 Evernote 的差别,当然也是因为我没有 Markdown 需求。相比而言,flomo 解决的是更细分场景的问题,而且做得比较好的是持续和用户分享怎么用这款工具(包括对标签的理解)以及一些创新性使用方式,通过运营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基于需求,再往深一层思考:首先,我们为何记录,除了备忘,还有其他哪些目的?《卡片笔记写作法》 中说:“如果你想长期学习某样东西,就必须把它写下来。如果你想真正理解某件事情,你就必须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思考既要在自己的脑子里进行,也要在纸上进行”,换句话说,记录是思考的脚手架。其次,文字的作用是什么,和图片、音频、视频等载体的区别是?文字也许不是最直观(尤其面对 “程序性知识”)最有温度的,但却是最方便检索的,可待后用。

在个人想法记录方面,flomo 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少楠老师 在《flomo 的源起》中提到:“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聚焦于记录想法,而非整理文档。所以我们把整个产品分为两个大阶段 —— 也许需要若干年才能完成。降低输入摩擦,提高输入动机。建立回顾体系,协助整理归纳”。太多的笔记产品做复杂了,把路走窄了,设计者没有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什么都想解决,很容易什么都解决不好。

## 使用

### 摘录记录

摘录是别人的好想法,记录是自己的想法。摘录是非原创,记录是原创(相对)。摘录是摘抄,记录是批注。摘录是划线,记录是写想法。摘录的会更多,因为群体智慧胜于个人,但记录的重要性远胜于摘录。如《卡片笔记写作法》中所说:“如果我们不用自己的话重写一遍,往往就会误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所读到的东西”。

我们需要摘录,除了方便后续使用,另一个原因是互联网上的信息是会消失的,已经发现早期博文中部分引用链接已失效(404)。摘录的是短内容(文字片段为主极少数图片),文章继续用 Pocket 和 Evernote Web Clipper。在各家 App 都自带收藏功能的当下,摘录哪些东西?一是暂不支持收藏的,如抖音、B 站的优质评论,二是特别经典的内容,挑出来摘录的同时也在 App 内收藏下原动态。

### 标签管理

flomo 通过标签来组织内容,很多同学一开始会不太习惯,因为我们小时候最先接触的是分类。关于两者的区别,@爱飞的鱼 在 《谈谈笔记的标签与分类》 中讲得挺好。补充一点,知乎早期只支持将内容收藏到单一收藏夹(当时比较痛苦)而非现在的多个收藏夹,换句话说,知乎的收藏夹从分类变成了标签。前段使用 WordPress 时发现它竟然支持将某一篇文章挂在多个分类下,其他看似分类实为标签的产品还有 B 站,总的来说使用标签管理内容是更科学的方式。如果你是微博、即刻的重度用户,相信会很快适应这点,我们可以将使用 flomo 理解为发带话题的私密微博、带圈子的私密动态,#hashtag 不是为了扩散,而是方便回顾。

关于标签创建,首先,跟人生规划相关,可以参考 @Abby 的 《如何构建知识管理标签》。其次,与全网其他产品的使用也有关联,比如 Microsoft To Do 的任务列表、小红书的专辑、知乎抖音 B 站的收藏夹、Ulysses 的组、Evernote 的笔记本、博客的分类等。最后,标签是动态的,会随认知的变化、使用效果的监测持续调整。

这里分享下个人当前在用的标签(百度网盘),包括三个维度:一是输入输出,二是基础分类,三是是否待办。主体是输入输出,因为非单纯记录想法,之后还要整理输出。比如给某条笔记打上 “摘录 + 生活 / 穿搭 + ToDo” 三个标签,意指网上摘录的某段话属于穿搭方面,待后续进一步处理。当然日常时间管理还是以 Microsoft To Do 为主,flomo 中加 ToDo 标签的是不那么重要的事,是辅助。

关于标签的使用,首先,添加未必那么严格,看当下脑海中的第一想法是什么,比如暂时没想到就用 “摘录” 而非严格的 “摘录 + xx” 等多个标签,更重要的是记录下来内容本体。其次,控制数量,只有某类内容很重要时才新建标签,否则先挂在父标签下。比如最近觉得有必要记录和朋友聊天后的收获,于是增加了 “摘录 / 交流” 标签。这块有点类似使用小红书和抖音,非必要不创建新专辑、新收藏夹。

### 回顾整理

没有回顾整理过的笔记是没有价值的笔记,不要把 flomo 当信息垃圾桶(想想家中柜子里的纸质笔记本和 Evernote),而是一个信息案板、思考场所,使用 flomo 的时间中,整理应该不输于记录的。为什么强调整理?这涉及我们记笔记的初衷,肯定不是为记而记,而是为了后续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思路整理、输出分享。理解了这点,也就能理解 @Abby 为什么坚持 “笔记数量不超过 500 条”

具体操作方面,未付费时手动回顾(想到时搜索 + 定期查看带 ToDo 标签的笔记,完成后删除标签乃至笔记),付费后被动回顾(添加 iPhone 小组件,负一屏和桌面各一个,虽然不一定看)。

## P.s.

如果想更好地理解和使用 flomo,推荐阅读《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是 flomo 理念的重要来源。个人非常欣赏的 flomo 使用方式包括 @CarrieL 的每日复盘(#daily reflection),已经进行了快三年。

当然在 flomo 诞生之前 @CarrieL 用的其他工具,这也再次说明工具只是手段。前些天在 《重来》 上看到一句话:“人们总忍不住要执着于工具,而不关注要用这些工具去做的事情”,这点尤其适用于笔记产品,部分同学花在工具选择上的时间远远多于使用。如果你当前在信息记录方面存在痛苦,试试 flomo,如果你当前有成熟的信息(知识)管理流程,依然推荐你试试 flomo,因为有些产品就是做得更好,这一类产品还包括博客写作软件 Ulysses、小商品购物 App 拼多多等。

至于是否付费,不用太着急,可以先用一段时间,包括借助产品内的 “奖励计划” 体验下 PRO 会员。就我而言,截至目前,还没有什么功能让我觉得付费付得特别值的。“图片存储空间”,因为本就专注于文字记录,免费的 500M 足够。“每日回顾”,通过 App 的推送消息暂不支持 iPhone,桌面小组件平时看得少,同时下班后不太开微信,最终就用不太上。至于最打动我付费的 “随机漫步” 功能,实为提取笔记中的关键词(未在已有标签内)给你看,笔记数没到一定量级,看不出效果,这个量级个人估计是 1000 条。总之结合自己的需求来,为爱打赏也是 OK 的。

最后,如果你计划注册 flomo,可以通过我的邀请链接进行,目前 flomo 有奖励计划:“好友通过邀请链接注册成功,赠你(发起邀请者)7 天 PRO 会员(最多 49 天),好友也获赠 28 天 PRO 会员,好友首次购买 PRO 会员,赠你 60 天 PRO 会员”,谢谢。

## 扩展阅读

1、文章:个人知识管理之 flomoflomo 记录一年后的变化
2、播客:聊聊记笔记flomo 背后的工程师在想什么
3、视频:基金经理解读 flomo 背后的原理

如何读书2022

两年前写过《如何读书 Pro 版》,基于新认知产生的缘故,再次聊聊如何读书。

## 为什么

宏观层面,如@培根 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微观层面,读书更多的是为了解决疑问,相比于百度、知乎给的答案,书籍的内容更加系统。当然,读小说娱乐下也是可以的,只是更多时候需要功利、刻意一些。

## 读什么

长期来看,人生有限,读不了多少本,短期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时间成本越来越高,因此读什么一定要精挑细选,尽量确保读的是好书。

首先,内容层面,应是与自己当前困惑相关的,这样读起来效果更好,也可以理解为@Andy Lee 说的 “最近发展区中的书籍”。其次质量层面,一是读者评价,其中书友的评价权重更高,然后才是其他人的评价。二是市场反应,再版次数越多越好,销量是实力的体现,同时新版内容也可能有所更新。

关于书,有两点加分项:一是是国外教材,相比国内教材,前者更加准确、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当然也还是有些门槛的,比如读《心理学与生活》直到第二遍才达到 aha moment。二是有参考文献、书目章节,这块教材基本都有,部分非教材也有,比如近期看完的《亲密关系》《卡片笔记写作法》,虽有凑页数之嫌,但重在证明内容有根据。

另外很容易被忽略的是读过的书,经过自己检验的好书值得再读,包括重看当时的读书笔记。书不在读的多少,在于消化了多少。在我这边,评分≥四星且笔记数≥100 的都值得再看看,事实也证明,确实常读常新。

至于形式,还是之前聊过的“电子书优先同时微信读书优先”,最主要的好处,一是支持搜索,微信读书除了能搜索全书,还能搜索笔记,这有助于我们对一些疑问点再次找寻答案;二是有更多其他书友的想法,部分想法有助于我们理解书中的内容,部分想法能引起共鸣,顺带激励我们把书读完。

## 怎么读

### 前期

尤其对于非小说类,可以先看看豆瓣、微信读书的书评,了解内容框架,然后再细读,当然豆瓣的评分相比其他平台会略显极端,这是由产品的用户群决定的,可以关注其中有建设性的内容比如打分理由和一些延展性内容比如和同主题书籍的对比。当然重要的是去读,他人的评论更多的是辅助,未必和我们实际体验一致。

### 中期

现在看书时越来越习惯 “读时划线、看写想法”,包括纸质书,也是为了强迫自己思考,甚至说,有些时候只有划线、写想法时,我才在思考。关于思考是什么,《心理学与生活》在介绍 PQ4R 学习技巧时有提:“思考即在阅读课文过程中,努力将这些材料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而划线、写想法就是思考的外显行为。

书中的内容质量不一,读的时候也要有所选择,包括按感兴趣的程度而非本来的章节顺序阅读、只读其中某部分而不是一定要读完整本书。如 @卡卡老师 所言:“读完不是目的,有时候读完甚至连手段都算不上,有些书是不值得读完的”。

再个比带着问题去读更进阶的是带着答案去读,看看作者的思路和自己哪里不一样,而不仅仅是理解其意思。读时看看其他书友的想法,尤其一些疑难之处,甚至回头去看看书评,看看其他作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所谓主题阅读。而比带答案去读更进阶的是以写一篇文章、拍一个短视频,甚至以创作出比作者更好的内容为目标来读,这种以输出驱动输入的方式会让我们超越作者的语境,思考更多。

那如何坚持读下去呢?关注获得的每一点新知。亦如《卡片笔记写作法》所讲:“当工作本身就是激励时,驱动力和奖励才能可持续循环,从而推动整个任务前进”。

### 后期

读完后输出,包括写短评、文章、拍视频等,哪怕只是针对书中的某一句话,因为记在心里的、运用到生活中的才是我们收获的。为什么强调输出?因为越来越发现 “如果我们不用自己的话重写一遍,往往就会误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所读到的东西”。输出的同时,如果特别感兴趣,还可以关注即刻、知乎等社交网络上的评论。

读书的目标是解惑,是理论指导生活,所以输出不是结束,还应该反复思考书中的内容,甚至阅读读书笔记、重读某些章节,所以读书也不是一个线性过程,各种操作顺序并不固定,所谓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一款云笔记App构思

市面上的笔记App总不能让人满意,就自己动手用Balsamiq Mockups画了一个我所期待的笔记App的原型。

一、设计理念
1、简单易用。
最快地让用户记好笔记,因为只是记个笔记而已,而且灵感转瞬即逝。
2、看重整理。
笔记最终是要整理的,不整理的笔记没有意义,在整理中收获更多。移动端进行简单、琐碎的编辑,PC、Web端进行系统的整理。

二、功能点
主要:
1、新建笔记:文字是最常用的,是最终形态;音频方便,有时文字来不及;照片是特定需要。
2、多终端同步:智能终端的丰富,数据同步才有了需要。

次要:
1、查看:浏览,搜索
2、整理:编辑,删除,移动

再次要:
1、分享:邮件、短信、新浪微博
2、安全:密码锁定

 

P.s.
App原型png图片下载地址,bmml文件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