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百度

2015,移动产品该如何突围?

4 月份看到一篇文章提到移动应用陷入死亡潮,400 万应用僵尸超八成,周期仅 10 个月。之后有段时间就比较悲观,觉得做移动应用没什么前途,但后来发现这个想法是错的:一是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如果能很好地满足某类用户的需求,就能成为他们平常玩得多的十来个应用之一,同时中国人口基数大,占比很小的一个群体绝对数值也是巨大的;二是部分需求具有很强的场景性,虽然不是天天用,但特定场景下,你一般都会用某些应用,比如旅游订酒店机票时用携程去哪儿,租房时用 58 赶集,我们能说携程 58 没有前途吗?三是仍然有很多需求没有被满足好,比如 @布布徐 说的健身房数字化问题,同时社会在变化,新的需求也在不断产生,现在主流视频网站都已支持弹幕,这是之前大家所未预料到的。回到移动应用死亡潮这个话题,死亡原因何在?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一、死亡之因

移动端流量无疑是超过 PC 端的,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用户比 PC 互联网用户更多,智能手机、平板设备因其便捷性渗透到了 PC 没有渗透到的地方,父辈们也开始玩微信看网易新闻什么的;另一方面存量用户上网时长在增加,公交地铁中,吃饭等位时,大家越来越多地在玩手机。Moment 的统计显示每天我玩手机的时间在 300 分钟左右,可是现在日常使用的应用的确越来越少。

想想那些曾经用过但现在基本不用的应用,比如 Next Day,做得不错,但就是用得很少,也尝试过将其放在主屏,但还是用不起来,而魔漫相机、脸萌、足记等,玩过两次后就不想再玩了。至于打车类应用,现在只保留 Uber 和滴滴,早期打出租车那会儿快的用得比滴滴还多,双方合并后开始转用滴滴,五一后上下班开始坐顺风车,起初用 51 天天,但是 6 月滴滴推出顺风车后,51 天天车主接单时间明显变长,成功率下降,6 月底开始转用滴滴顺风车,一直用到 9 月。10 月底开始用 Uber,正好那段 Uber 活动比较多,使用之后感觉服务质量、便捷程度、价格都胜于滴滴,所以现在出行 Uber 优先,没有时才考虑滴滴。代驾方面,暂时没有机会体验,不过以后会优先选择滴滴,然后才考虑 e 代驾,不想装那么多应用。再说充话费,早期用中国联通手机营业厅查套餐余量充话费,但现在查余量用中国联通微信公众号,充话费看京东、百度、微信、支付宝谁家搞活动,没有活动就用京东,可以打白条。再说信用卡还款,早期用招行手机客户端,现在查账单或者支付宝本身支持,或者查看邮件,还款只在支付宝,因为它很好地解决了多张卡的还款管理问题。

总结起来,部分产品非刚需想不起来用,部分产品生命周期有限不想再用,部分体验差的被体验好的取代,功能单一的被功能全面的取代,还有部分被微信支付宝等超级应用取代。移动端多个应用间切换的不便,也加剧了移动应用市场的马太效应。

二、如何应对

1、提高用户体验

产品为解决用户问题而生,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细节问题,如何让用户用得顺畅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自己所提供服务的边界,对于那些没有覆盖到的区域,如何保证其用户体验良好,同时当时机成熟时,我们如何向用户任务链的上下游拓展,满足用户更大范围的需求,毕竟当前用户面临的很大一个问题是,应用太多,希望尽量少的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用户需要综合解决方案,像携程从机票、酒店到火车票、汽车票、门票等,猫眼电影从电影票团购到在线选座、预售、影评社区、电影周边等,滴滴从出租车到专车、顺风车、巴士、代驾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当然体验还是最重要的,就像现在我自己,网易云音乐和豆瓣 FM 都在用,携程和高铁管家 / 航班管家主要使用后者,滴滴和 Uber 优先 Uber,百度外卖和到家美食会基本只用到家,淘宝京东和 1 号店,较少淘宝主要京东,超市类购物需求上 1 号店。

2、借势超级应用

5 月腾讯公布的 2015 年业绩报告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达到 5.49 亿,品牌微信号 800 万 +,对于很多公司来说,自家微信公众号可能比自家应用离用户还近,用户打开公众号的操作成本比打开应用更低,所以一些热门的简单的需求,可以让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号就能解决,长尾的复杂的再引导用户下载自家应用解决,比如中国联通等。再个,微信服务号的消息到达率和打开率可能已经超过短信、应用推送和营销邮件,因为 “必须点进去,红色的提醒数字才会消失”,我们可以考虑和自身业务进行结合,比如微信系、银行类、购物类、京东白条、JobDeer(已停止营运)等公众号所在做的,至少可以定期给用户发点福利什么的。除了微信,我们也要考虑自家服务与微博、百度、UC 浏览器、支付宝等应用间的连接性,还是那句话,用户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3、多个平台协同

Web、iOS、安卓、微信、微博、手机浏览器,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些任务在 Web 端操作更方便,比如长文编辑,所以懂球帝应该开发一个 Web 版长文编辑器;有些任务在手机应用中进行更方便,比如登录、小额支付,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站主推扫码登录,腾讯理财通早期甚至只支持扫码支付;有些任务微信更方便,比如还京东白条。多平台协同这块,知乎做得不错,从 Weico Pro、百度中点某个知乎链接进入手机版知乎,可以阅读问题,同时也可以点页面中的 “打开应用” 唤起知乎,进入问题 / 回答详情页,完成关注等后续操作,同时尽管在微信中不能直接唤起知乎(由于微信的限制),也给了用户解决方案引导提示。

iPhone如何安装百度输入法?

准备:设备已越狱,保持联网(最好Wi-Fi)。

步骤:
1、在桌面上找到“Cydia”图标,点击进入,然后点击底部标签栏的“Manage(管理)”,进入“Sources(软件源)”,然后点击右上角“Edit(编辑)”,再点击左侧出现的“Add(添加)”,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mi.baidu.com,点击“Add Source”,然后等待,中间Loading(加载)可能稍长,完成后点击底部的“Return to Cydia(返回Cydia)”,然后就会看到最下面多了一个“百度源”。

2、进入“百度源”,选择“百度输入法”,点击右上角“Install(安装)”,然后在确认页面点击“Confirm(确认)”,就开始下载安装了,等待安装完成后点击“Restart SpringBoard(重启桌面)”。

3、打开记事本,切换下输入法,搞定。至于百度输入法的输入方式、词库下载等,可以点击桌面“百度输入法”图标去做具体设置。

 

拓展阅读:百度手机输入法iOS版本安装教程

一个搜索问题引发的思考

本来是写在iPhone入手后的那篇博文里的,但是想到搜索这个问题,写着写着就越扯越远了,干脆独立成篇。当时的情况是:百度“iPhone 装卡”,看了一堆知道,还是不知道具体如何操作,后来Google“iPhone 装卡”,第一个就是我想要的结果,解决了我的问题。

关于搜索,@caoz 曾出过一个题目:为何搜“4399小游戏”的比搜“小游戏”的多?前段我忽然稍微明白了点,先讲两个故事:

一是记得我大学一同学是这样搜电影的百科介绍的,他先打开百度,输入电影名称,百度一下,然后点击“网页”右边的“知道”,再点击排在第一位的该电影的百度百科介绍链接。请问,他的这个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二是一同事是这样看他iPhone里面的照片的,不是点击“照片”图标,而是先点击“相机”,然后点击左下角的已拍照片。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样方便他查看最近的那张照片,他这种方式只要两步,而点击“照片”图标去看,需要三步。虽然仅少了一步,但毕竟方便,可能不自觉地就慢慢形成了点击“相机”去看照片的行为。

现在我搜电影的一个习惯是:先直接搜,如果没有优酷、搜狐视频、奇艺等正版播放的结果,就加上关键词“百度影音”继续搜,一般第一第二位就是我想要的结果。当然如果我要了解电影的剧情,有时候可能就直接去豆瓣搜了,百度这部电影,豆瓣的结果有时并不在第一页,翻了几次后就不愿意翻了。本已习惯百度,但百度不能最快地给到我想要的结果,于是我不得不养成新的习惯,直接去豆瓣。或许这就是用户的挣扎吧,要知道人是不愿改变的动物。

以上是我的一点思考,也仅是从方便、快捷这个维度进行的考虑,更深入全面的解读请看caoz的这篇“百度解构第一季 – 理解用户搜索行为”,其间系列微博更值得反复研读。

P.s.
1、印象中Google某部电影,豆瓣排在第一页的次数高于百度,不过即使Google将豆瓣排在第一页,也并不能阻止用户养成直接去豆瓣搜索某部电影的习惯。品牌即习惯,习惯即品牌。另外Google不间断的抽风,对于普通网民来说是相当负面的体验。
2、输入的成本远大于移动鼠标去点击的成本,所以网址导航牛,所以让用户收藏你的网址牛。百度买下hao123就等于百度牛,因为它离用户更近了,百度是不需要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www.baidu.com的。另外百度现在搞的开放平台是否在背离它当初的信仰:“简单,可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