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心理学

聊聊行为设计

关于人类的行为,之前写过《聊聊行为》《如何坚持做一件事》《营销背后的心理学》《聊聊用户激励》《如何改变习惯》等,随着阅读、思考的持续,现输出一个关于行为设计的阶段性理解版本,如下:

## 输入

### 感知

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视听嗅味触觉,应对方案包括特别(差异化)、音形(对仗押韵)。具体案例如,为什么人人爱八卦,因为八卦一般都非常规、戏剧化,所以不要平庸。为什么爱帅哥美女,因为好看,跟感觉的选择性有关,所以要有滤镜。为什么反差有意思,因为打破了心理预期,想想抖音里的那些变装视频。

### 记忆

记忆的规律包括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峰终定律,应对方案包括重复、金句 & 标签 & 符号化。其中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一般最初遗忘迅速,随后遗忘率逐渐减缓。基于此,最好的记忆是在已有记忆基础上补充内容,《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提到:“口语套话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最本能、最强大的知识记忆、储存、传播和传承方式”,比如上学时老师教的顺口溜,“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位九舌咽……” 等。

至于峰终定律,“心理学家卡尼曼认为人对一段体验的评价是由峰终定律决定的。卡尼曼通过众多调研,发现在体验过程中,除了峰和终以外,其它记忆几乎没有影响”。王海军据此分享过亚朵服务方法论:“宜家顾客在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一次峰值,在结账的时候,通过最后终点的一个产品(一块钱的超值冰淇淋),达到峰终体验。亚朵根据峰终体验的逻辑,将服务细化为 17 个触点来细化运营、服务和管理的颗粒度”。本人也是亚朵用户,仍然记得 2019 年年初在西安,已经带上了一瓶房间里的免费矿泉水,但前台小姐姐还问要不要再带一瓶。

## 处理

### 动机

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物质精神、个体群体),给出对方想要的东西,更多内容可参考《关于行为设计之动机》

### 情绪

即感性(以情动人),《心理学与生活》提到:“达尔文将情绪看做一种遗传得来的对世界上某类反复发生的情境做出反应的特定心理状态”。《传神文案》提到:“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认为人有 6 种基本情绪:快乐、惊奇、痛苦、厌恶、恐惧、愤怒”,“人类的高级认知情感分为 7 种:爱、骄傲、羡慕、嫉妒、尴尬、羞愧、内疚,这些情感都是社会性的”。很多时候情绪对行为的影响高于认知。

### 认知

包括意识(集体潜意识、潜意识)、判断和决策(以理服人、有限理性)等,更多内容可参考《聊聊思维方式之决策》。具体而言,一是说出对方认同的东西,大部分人只相信自己,比如以前流行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现在流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实际两者皆有偏颇;二是告诉对方什么时间、场合应该做什么,降低其思考成本,比如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吃完喝完嚼益达” 等。

### 社会

主要指人的社会性(从众、互惠等),其中 “从众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导致从众的因素,一是信息性影响:希望准确无误,想了解既定情境下正确的反应方式;二是规范性影响:希望被别人喜欢、接受、支持,比如评论区反复出现的各种梗(MEME)、抖音的拍同款等。“互惠指当某人为你做了些事情,你也应该为他做些事情”,比如朋友圈里的集赞、拼多多的砍一刀等。

## 输出

### 能力

现代心理学把知识主要分为:“陈述性知识(知道……)包括个体获得的所有事实性知识,例如知道 2 加 2 等于 4,程序性知识(知道如何做……)包括个体获得的所有技能,如会开车”。《让创意更有粘性》提到现实中存在 “知识的诅咒”,“我们一旦知道某事,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事的情况,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这也是大家在产品设计中经常强调把简单留给用户但实现堪忧的原因,同时,《福格行为模型》提到 B=MAP,其中能力部分很重要的是任务拆分、循序渐进。

### 反馈

涉及学习过程,《心理学与生活》提到:“学习是基于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学习有两种形式:一是经典条件作用:学习可预期的信号,典型如巴甫洛夫的狗、爱屋及乌;二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结果的学习,典型如桑代克的猫、斯金纳的老鼠 & 鸽子、赏罚分明。

《怪诞行为学》提到:“斯金纳发现实际上可变比率强化程式的激励作用更大。最有说服力的结果是,一旦停止奖励,固定比率强化程式一组的老鼠几乎马上就会停止压杠杆,而可变比率强化程式一组的老鼠还会继续压很长的一段时间。可变比率强化程式在激励人类时,也会起到难以置信的作用。这就是赌博和彩票背后的魔力”。同时,《运气的诱饵》提到:“为什么一些游戏比其他游戏更容易让人欲罢不能,他指给我一本教材,内容是 B.F. 斯金纳的行为强化理论,或称 “操作性条件作用” 理论。1953 年斯金纳就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把赌博机作为最强有力的强化计划的例证:在赌博机上,当事人永远不知道奖励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会有多少。”

## P.s.

以上是根据过往阅读、思考总结的人类行为影响因素,当然各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最重要的个人认为是 “动机”(事前吸引)和 “反馈”(事后强化)。

如何改变习惯

最近在看行为习惯方面的书,想以非运动减肥为例谈谈如何改变习惯,主要从做什么&不做什么来聊,以下没有特别说明的引用内容均来自 《行为惯性》

## 思想

想清楚为什么改变,“坏习惯” 的问题往往是在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的权衡、即刻享受和延迟满足的选择中选择了前者。冯唐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中年男”的热文,其中有两点比较难做到:一是不要成为一个胖子,二是不要教育晚辈,尤其前者是一个长期课题。改变的动机可能来自关注健康、个人形象,如果还有其他的更好,动机越多、越强越好。当然人类往往不太习惯听取其他人的意见,需要经历挫折比如手术、被十动然拒后才会醒悟。

其次,停止自我批评,想改变了就很好,同时更好的心态也许是将减肥这件事当作一次实验、一场游戏,我们去尽可能多地努力,但也允许自己偷懒,允许进展不尽如人意,只要没放弃就 OK。关于心态和学会享受成功带来的良好感受这块可以参考 《福格行为模型》,相比《行为惯性》,易读性和实用性更强,两者搭配看。

另外,对可能的未来(改变的过程不顺利)做好心理准备,“我们要意识到习惯的强大及自控力的相对脆弱,需要为此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之前也在 《如何坚持做一件事》 聊过:“学习本身是反人性的,如果不能意识到这点,对自己过于苛刻,那么在遇到困难时反而容易归因于自己不行,进而放弃”。再个,我们也要对事物的发展有客观认识,比如在 《如何减肥》 提过的:“体重的变化是反复的,不会一直降,而是螺旋式、上下波动式地下降,最终趋于稳定”。

## 理论

看看现有导致肥胖的习惯对应哪个层面的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吃喝是低级需要,容易满足且带来的幸福感半衰期短,当然吃喝也重要,毕竟这不吃那不吃,人生会少很多乐趣,但爱是克制,中年人尤其要注意,年纪大了,新陈代谢真的是在衰退的,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预未必立不预一定废,提前 “制定非常详细(针对每个场景和可能性)且具体可操作(能够顺利实施的)的应对方法”,比如下班路过购物中心门口想喝奶茶怎么应对、部门同事问要不要一起去吃烧烤怎么委婉拒绝等,不用每次但要做到部分控制。

## 环境

减少诱因,“小到丢掉诱发习惯的物品、改变着装,大到更换工作,甚至搬到新的城市”,当时看到这句话顿时想到孟母三迁,现实中一般不至于,但我们可以比如少买零食,买了也不要放在眼前,眼不见为净,买了也不要放在触手可及之处,提高操作成本,让口舌之欲和懒惰之欲 PK,谁赢听谁的。

## 行为

尝试替代方案,比如将汉堡改为馄饨、可乐改为气泡水,总之试试味道、营养价值少点但热量降低明显的食物。再比如吃七八分饱,看看对日常生活有无影响,如果没啥影响,那就坚持下去。之前有段时间店里的师傅做多少自己吃多少,结果体重很快就上来了,在我看来,比吃更重要的是自己没有拒绝而是默认了对方提供的方案。再比如吃慢点,如 @知了 所言:“如果进食速度过快,还没有产生饱腹感时就会继续进食,结果摄入的食物热量就会过多了”。

方案还要简单,简单的方案更容易执行下去,同时如在《如何坚持做一件事》中聊过的:“要循序渐进,尤其在前期,做完比做好重要,这样更容易坚持下去”。如果一开始就尝试高难度方案,失败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会影响自信心,最终望而却步望洋兴叹。再个,对他人的方案(包括你在看的这篇)借鉴但不盲从,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而且最终方案往往和他人的有差异。

## 反馈

量化结果同时辩证地看待结果,“如果努力起到了作用,那么反馈就是一种奖励;如果努力没有起到作用,那么反馈可以成为一个信号,提示个体需要做出一些调整”,所以可以将体重秤放在显而易见的位置,有事没事测一下,然后微调计划。

## 奖赏

关注每一点小进步,多多自我鼓励,比如隔段时间奖励自己一顿大餐、买两件新衣服等。“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其中奖赏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如果人或动物的某个行为得到了奖赏,那这个行为之后发生的次数就会增加”(即操作性条件作用),想想我们对社交网络(点赞和评论)的沉迷,也许要承认人类一定程度上就是桑代克的猫、斯金纳的老鼠&鸽子。

以上为理论总结,如果实践后有效,请来本文下留言并转发给更多朋友看到。

聊聊思维方式之决策

当我们面临选择时,做还是不做,这个涉及判断和决策。根据 《心理学与生活》:“判断是一个过程,你通过它形成看法、得出结论,以及对事件和人做出评论性评估。决策是在备选项之间做出选择,选择某些结果而拒绝另外一些选项”。同时,正如科学家们所发现的,人类并非完全理性,下面就以购物这事说说其中的非理性。

## 收益评估

### 收益&好处

1、稀缺效应 Scarcity Effect​
人们将稀缺物品的价值提高,将丰盈物品的价值降低。​害怕错过(fomo)使我们更容易受到诱惑、产生冲动进而做出轻率的决定。​比如商品的限时抢购活动。

2、框架效应 Framing Effect
《思考快与慢》:“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常常会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是 90%’的说法要比‘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是 10%’更令人安心。同样,说凉菜‘90% 不含脂肪’要比说‘10% 含有脂肪’更具吸引力”。比如商品详情页的内容多从正面来组织。

3、前景理论 Prospect Theory
由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提出,@春径春泥 将该理论归纳为 5 句话:
① 确定效应:面对确定性收益时,人不喜欢冒险。
② 反射效应:面对确定性损失时,人喜欢冒险。
③ 损失厌恶(规避):人对损失的心理感受要远远大于收益。《错误的行为》:“损失造成的痛苦大于等量收益带来的快乐,这种现象被称为损失厌恶”。比如 618 双 11 不买总感觉亏了,尤其是那么多优惠券,优惠券是个好工具,被用掉达成交易,过期也换来了活跃。
④ 迷恋(放大)小概率事件:面对小概率事件,人和确定效应 & 反射效应的表现相反,面对收益时激进比如买彩票,面对损失时保守比如买保险。
⑤ 参照依赖:人对收益和损失的衡定是基于参照物确定的。比如线下商品的建议零售价和现价、拼多多的单买价和拼单价、京东的京东价和预估到手价。

4、交易效用 Transaction Utility
交易过程的价值,《错误的行为》:“效用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获得效用,即买到了商品和服务之后获得的满足感,另一个是交易效用,是跟交易价格相关的。交易效用又跟消费者心目中期待的公平价格和实际交易价格之差有关。如果消费者觉得交易价格比他心目中的公平价格更高,即使他买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东西,也会觉得很不爽”。这样电商平台全年搞促销、促销活动常态化就好理解了。

### 损失&坏处

1、负面偏差 Negativity Bias​
相比于正面、中性信息,人们对负面信息更敏感,负面信息对人的心理影响更大。从进化的角度,这有利于人类的生存。​比如优惠券快过期时有明显的提醒标识。

2、禀赋效应 Endowment Effect
《错误的行为》:“人们往往不愿意放弃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这一概念认为,人们在决策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即对避害的考虑大于趋利”。比如在京东 App 的结算页点击返回,当订单中有使用快到期的优惠券时,会弹窗提示 x 元优惠券 y 后过期,忍痛离开还是继续使用。

3、宜家效应 IKEA Effect​
《怪诞行为学》:“我们在某种事物上投入的劳动越多,对它的感情就越深”,进而高估该事物的价值。比如根据之前的项目经验,付费券包的优惠券核销率最高,当然有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因素在,但也有宜家效应在。

## 成本评估

1、金钱成本 Monetary Cost
正常价格评估外,《错误的行为》:“心理账户理论注意到,消费者会把其支出分为不同的账户,比如花在买衣服上的钱、出去旅游的钱,或是买菜的钱”。想起《文案的基本修养》中的一段话:“让脑白金成为脑白金的那个策略 idea 说出来其实很简单 —— 把保健品当礼品卖”。

2、时间成本 Time Cost
我们容易忽略时间(含精力)成本。不过并非意识不到,如果某个产品能持续提高我们的购物效率,最终还是能感知到的。说一个个人化的感受,拼多多真的是一个各种营销手段浪费你的时间但商品推荐还精准价格还有优势的神奇产品,当然有些商品其他平台有拼多多不一定有同时履约体验比不上自建物流的京东。

3、沉没成本 Sunk Cost
过去决策产生的不能由现在或将来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我们容易在意沉没成本,虽然忽略沉没成本是理性的,有时甚至是必须要做的。比如买了会员就长期用某个产品,包括叮咚买菜、美团外卖等。

4、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某项决策可能损失的收益,典型案例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森林中有两条路,我选择了人迹稀少的那一条”,自然会错过另一条路上的风景。说起来我们容易忽略机会成本。

聊聊行为

## 背景

行业里有个说法:做产品要考虑人性,包括说有助于理解需求,有助于促使用户点赞评论传播。说来都是希望用户的行为按产品预期走,那行为是什么,行为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前段正好比较好奇,研究了下,包括重看 Richard J.Gerrig & Philip G.Zimbardo《心理学与生活》,最终结论如下:

## 基础

人是复杂的动物,行为由多种因素决定,整个是生理、心理和环境刺激的综合作用结果。生理基于大脑,心理包括个体和群体,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其中个体心理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动机(motivation),动机被用来解释和预测个体的行为。

关于动机,马斯洛认为动机形成需要(需求),同时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将需要分为五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食物、水、氧气休息的需要,性欲表达的需要,消除紧张的需要)、安全需要(安全、舒适、宁静、不害怕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融入他人中间的需要,学与他人建立关系的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信的需要,价值和能力感的需要,自尊和受别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发挥潜力的需要,拥有意义深远的目标的需要)”。至于媒体上流行的人性的弱点、自私的基因、七情六欲、贪嗔痴、七宗罪等说法,其中归属于动机的部分,可以以马斯洛的理论为基础进行归类,属于其他方面的再议。

马斯洛的理论系统但略抽象,对产品经理的具体工作往往难以产生直接帮助。对此,一方面可以自上至下思考,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自下至上,根据实际情况归纳总结,补充完善前述理论。下面以微博、微信朋友圈中的各种 UGC 内容为例聊聊用户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

## 案例

### 触发

没有无缘无故的行为,行为从何而起?一是感知层面,视听嗅味触,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渠道;二是认知层面,信息本身,或者有用,工具型强,比如年初的如何应对新冠,或者有趣,比如长期出现的星座、性格测试,但不管哪种,都要超出用户预期,这是触发的基础;三是记忆层面,重视场景,重视频繁出现,比如那些朗朗上口的广告:过年收礼只收脑白金、怕上火喝王老吉。

关于行为,B.J.Fogg 提出模型:行为(行动)= 动机(意愿)+ 能力 + 触发。不管通过什么方式,产品确实要主动和用户接触,移动应用这块,据说“今日头条早期的日活用户中,有接近 40% 是通过推送拉起的”,很多交易类产品热衷于发优惠券,也是因为有多次和用户接触的机会,发券时推送一次,券快过期时,可以进行二次、三次推送。很少有用户会反感你给他们东西,哪怕他们不太需要。

### 动机

心理的基础是生理,脱离生理谈认知和行为是有缺失的。David T. Courtwright 在《上瘾五百年》中提到烟、酒、咖啡等成瘾物质,烟中的尼古丁、咖啡中的咖啡因属于兴奋剂,酒精属于镇静剂,这些都会导致大脑多巴胺浓度增加,引起欣快状态,不过据此认为人就是为了追求多巴胺、内啡肽等,也将陷入片面。前两天刷抖音时还看到一个视频:身为烟民的爸爸因为烟头烫到了女儿而戒烟。

社交网络时代,用户创造内容部分是记录,为了自己,人都有探索、表达自我的需求,部分是分享,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认同。用户展示自己在哪里、在干什么、当前的状态,本质是告诉朋友、告诉世界 “我是谁”。其中 P 图、美颜是希望呈现 “理想的我”,微信读书时长、各种应用的年度总结也是期望呈现好的形象,当然如果操作过头,可能有炫耀或作秀之嫌;再比如凌晨三点钟分享网易云音乐的歌曲,歌好听、有共鸣是一方面,同时也是想看看谁和我一样的品味,谁懂我的情绪。

人们想要的东西不光来自内部,也可以源于外部(诱因):一是物质激励(生理、利),比如微博抽奖、朋友圈集赞领取免费菜品;二是精神激励(心理、名),比如获得点赞,即刻曾在其内测版产品 “Jellow” 中删掉过点赞功能,但一段时间后又加了回来,或许证明点赞(like)对于创作者的影响,用户想要更多更即时的满足。

外部诱因可以理解为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强化物,强化物很重要的一点是获得用户认可,比如早期微博抽奖中奖品是 iPhone 的活动转发量高,因为 iPhone 是硬通货,年轻人基本不会排斥,但如果目标用户是三四线城市的老年人,或许粮油米面是比较好的选择,银行、运营商搞活动就经常送这个。

### 决策

一是有限理性,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的世界中,用户往往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做出判断和决策,最终导致结果并非完全理性(收益>成本),其中的一些点是可以利用的。比如 Daniel Kahneman 和 Amos Tversky 的前景理论中提到的对收益和损失的判断,因此,积分、优惠券、红包等快过期时适合给用户发通知,临近年底,我已经收到了支付宝的积分过期提醒。

二是社会性,John Donne 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用户的心理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典型现象包括从众,想起 2016 年中午饭后一堆同事聚在公司楼下打王者荣耀、2018 年在朋友圈风靡一时的养蛙游戏,还有这两年抖音的拍同款二次创作,流行的东西,大家都会聊一聊,流行的事情,大家都会模仿做一做;互惠,比如亲友群里的拼多多砍价链接、朋友圈里的邀请助力春节买火车票回家等。

## P.s.

人是复杂的,了解以上并不能完全预测、影响用户在具体场景下的表现,但如果我们懂得心理学、神经科学行为经济学等多一些,理解人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多一些,那么总归是能提高预期行为的概率的,而这些行为或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 扩展阅读

1、问答:动机是如何驱动消费者行为的
2、文章:我们是否真的明白被什么所激励
3、书籍:Adam Alter《欲罢不能》Uri Gneezy & John List《隐性动机》Nir Eyal & Ryan Hoover《上瘾》Jonah Berger《疯传》

聊聊学习方法

## 前言

翻看记录,才发现本文起笔于四月,当时想聊下学习方法,确实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刻意思考过这块,只是本能地学完了一些新知识,为了未来学东西效率更高,系统地整理下方法论挺好。

## 他法

经典教材《心理学与生活》推荐 PQ4R 学习法:“预习(Preview,浏览以便对每章的内容有基本的把握)、提问(Questions,阅读每一部分时都要提问)、阅读(Read,仔细阅读课文的内容直到你能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思考(Reflect,在阅读课文过程中,努力将这些材料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复述(Recite,在阅读和思考每节后,试着尽可能详细地回忆课本的内容)、复习(Review,在阅读完整个章节后,复习关键点。如果你还不能回忆出重点,或者还不能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再重复前面的过程)(Thomas&Robinson,1972)”。

Scott Young 在《如何高效学习》中提到整体性学习策略:“知识的学习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学习任何知识(概念、定义、公式、问题、观念、理论等)都需要联系。你创造的联系越多,它们就会记得越牢、理解得越好。”

PQ4R 学习法虽然科学,但还是略复杂、抽象,操作门槛较高,而整体性学习法,看完全书后也没记住什么,或许是因为只看过一遍,理解得还不够深。

## 已法

### 读书

学习分两个阶段:学和用,以用致学,学以致用。就读书而言,读完后要实践,改变自己的认知之余,还要辐射到行为,否则意义不大,毕竟知道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做到。陆游也在晚年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理论学习过程或可总结为三个层次:一是表层,搞懂字面意思,对应微信读书中的操作是划线;二是深层,深层次理解作者的意思,清楚前因后果,对应的操作是画思维导图;三是联结,与已有知识联系结合,对应的操作是写想法(做笔记)、写书评、线下交流等。输出越多势必想得越多而且不大可能完全拾人牙慧,同时面对不同背景的对象,势必要更多地总结、类比等以深入浅出,而这都要求我们理解理论本身,同时有更多的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学车

知识分两类:一是陈述性知识(理论、纸上谈兵,比如科目 1&4);二是程序性知识(技能、真刀真枪,比如科目 2&3)。

关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记忆是重要环节。根据《心理学与生活》:短时记忆只有 7±2,因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同时进入长时记忆才记得久,因此需要加工,“如果加工涉及的分析、理解、比较和精细处理越多越深,那么记忆效果就越好”。

通俗来讲,理解记忆优于机械记忆。前者即知其所以然,对于驾考试题,考虑两点:一是目标,某网友说:“一切都是从安全出发,考虑安全问题,题就错不了”;二是手段,比如为什么高速公路的标志设计为绿牌,因为没有信号灯一路畅通,同时 “绿色通道” 当然速度高,虽然事实未必如此,但猜测合理,而且轻松记住了内容。

机械记忆即知其然。低阶,死记硬背,重复重复再重复,完全仰仗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阶,组块、联想,比如编顺口溜,假 1 吊 2 撤 3 醉 5 逃终身,比如谐音,离啥哟指代离合器行车制动(脚刹)加速踏板(油门)。高阶,大部分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多少有些联系,比如进行一二三级分类,比如将相似的信息归在一起。BTW,驾考宝典也有未涉及的信息(不多),那些没提到的需自行搜索获取。

关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一是了解操作步骤(怎么做,属于陈述性知识);二是反复练习。根据个人经验,看视频、问问题、总结方法等不能弥补练习的不足,最后拼的是肌肉记忆,是动作自动化,只需要分配很少的脑细胞给驾驶任务即可。

具体到科目 2,《如何通过驾照考试》中提过:“注意操作中的关键点,初期可以按死点位练习,中期尝试一些极端操作比如过早过晚打死方向盘等,后期再学些应考技巧比如坡道定点停车果断点,大不了扣 10 分。期间有时间就多练,让自己对每个项目都胸有成竹,练车本质上是个行为 – 反馈 – 再行为的过程,不练车时思考下为什么要那样操作,搞清理论后实践能事半功倍(带点夸张)。”

不管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及时复习很重要,因为遗忘是先快后慢,同时复习后重新掌握原有知识所需时间远少于首次学习所花时间。

## P.s.

一是知识的载体包括文字、视频等,不同载体呈现特定知识有优劣,选择合适的载体效率更高,比如学习交警手势,视频>图片>音频>文字;二是学习方法只是手段,重要的不是掌握多少方法,而是确定目标以及花时间去学习,同时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哪种方法最有效,哪种就是 “最好的方法”。

## 扩展阅读

1、问答:何为知识成功的要诀——毅力
2、视频:玩家角度教你高效学习

心理学专业值得选择吗?

## 问题

学金融学的 MM 向我咨询心理学考研的事。电话了解了下,背景是听了一场学校组织的心理学讲座,心潮澎湃。想法是觉得自己对金融不是那么感兴趣,想换个方向比如考心理学的研究生,同时觉得学心理学有助于了解自己。之前对心理学的了解包括读过行为心理学、魔鬼心理学、乌合之众等书籍以及看过李玫瑾、慕课等的心理学公开课。

## 回答

在上次回答的基础上重新整理了下内容。

1、是否真的喜欢

喜欢的前提是了解,奉上书单《心理学入门》,看得下去再说。当然看不下去也没关系,同时看了也不吃亏,至少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关于喜欢的判断,套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真正的喜欢是在认清 TA 的真相后依然热爱 TA”,同时得意忘形第 35 期节目也可供参考。

2、心理学的前景

心理学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的认知和行为。不管未来从事什么行业,对人类、对自己多一些了解,只有好处。但是,心理学只是了解自己的途径之一(虽然可能是最系统的),其他学科如文学等也能了解自己,即使文学不做实验。

至于职业发展,总的来说,不怎么赚钱。根据对大学同学就业情况的了解(未做正式统计,只是个人印象),流向包括三块:一是心理老师,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其中教高中大学的是有读研读博的,约 1/3;二是公务员,约 1/3;三是其他,约 1/3。如果对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经历感兴趣,可以听听 XinJieFM 的 “十年系列”。

3、自己适合学吗

心理学是一门有些枯燥的学科,需要学习生理学知识,因为生理(主要是神经科学)是心理的基础,需要学习统计学知识,因为实证科学的基础是实验,不得不说当时这两类(非两门)课程学得很痛苦,至于发展、社会、教育、咨询等课程则是叠加在生理和统计之上的。具体课程可以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表,看了下,比我们学校我们上学那会儿学的要多。

前段有篇名为《为什么我后悔本科选了北师大心理学》的劝退文比较火(截至本文写作时阅读 6.5 万),也引发了相对广泛的讨论,建议在微信中搜索 “我为什么不后悔选择心理学”,将相关文章都看下,兼听则明。

4、如何学习心理学

如果是学生,非心理学专业的建议辅修心理学,心理学专业的建议辅修经济学,方便 “未来谋生”;如果是职场人士,可以在工作之余私下学习,其中最好的方式是看书,因为图书相比其他载体在内容的准确性和系统性上更高。

不管是谁,前面提到的书单是必备的。一方面看过书单简介、创建和更新时间后,相信你会感受到这份书单的诚意,另一方面国内有些教材过于理论,很容易消耗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甚至产生误导,同时社会上大部分心理学类畅销书是伪心理学,非科学心理学(对此如遇其他说法,以我为准)。

XinJieFM vol.09 #十年 #PJ 节目内容

## 当初为什么选择心理学?
A:姑姑是师大的老师,说师大心理学专业比较好,教师博士学位率比较高。

## 印象深刻的课程?
A:本科,心理咨询和变态心理学,实践性较强。研究生,交换到屏东教育大学学的游戏治疗。

## 读研读博和读本科的区别?
A:本科学习主要在课本,研究生和博士学习主要在看文献和做科研。

## TW 和内地研究生教学的区别?
A:上课学生学习任务更重,老师更负责,希望学生给反馈。

## 你会是怎样的教学风格?
A:第一堂课明确课程目标,课堂要有趣,临场发挥会较多。

## 专业方面印象深刻的事?
A:相比于其他专业,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

## 有后悔过学心理学吗?
A:没有什么后悔。

## 十年心理学训练带来的收获?
A:本科,打基础,让自己知道大概有这么回事。
硕士,心理测量学知识对现在的研究帮助较大。

## 除了工作外,有在做其他什么事吗?
A:基本跟学术相关,比如帮别人改文章,做微信公众号:组织行为研究(OBR2016)。

## 电影《芳华》组织行为学角度的解析?
A:组织公民行为:动机包括亲社会动机和私利动机。
组织公平理论:当发现组织不公平时,会影响对组织的看法,容易导致离职等。

## 相关
1、怎么看待沙盘疗法?
2、《芳华》世上有朵美丽花,它的名字叫利他
3、十分钟看完《芳华》:电影原著

## P.s.
1、录制信息:2018 年 1 月 28 日晚上 @BJ
2、播客地址:XinJieFM vol.09

XinJieFM vol.08 #十年 #YJ 节目内容

## 当初怎么选的心理学专业?
YJ:高考结束后,堂哥建议选心理学,说前景可能比较好。

## 印象深刻的老师?
YJ:DHQ 老师,一心学术。
NXH&MY 辅导员,真心对待学生。
LZS 导师,学识渊博。
DSH 老师,颜值才华兼具的男神。
LWH 老师,手写板书。

## 硕士的三年和本科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YJ:学术氛围好点,但相比其他有实验室的学校还是差点。

## 专业之外印象深刻的事情?
YJ:本科时期:结识同学,跟大家在一起的时光。
硕士时期:@小军 帮忙带饭。

## 心理学学习有带来收获吗?有的话是什么?
YJ:第一点,带来人才测评师这份工作。
第二点,偏隐性的,对人的看法,意识到人的差异性,懂得体谅和包容。
第三点,学心理学后认识的一些人。

## 未来计划?
YJ:工作方面,18、19 年换个工作环境。
生活方面,期望 18 年年底前结婚。

## P.s.
1、和 YJ 在漫咖啡录了一段,喜欢漫咖啡这种工厂式的风格,地方大,人不多。
2、录制信息:2018 年 1 月 14 日晚上 @BJ
3、播客地址:XinJieFM vol.08

XinJieFM vol.05 #十年 #WP #LX 节目内容

## 大学毕业怎么没有去读研?
LX:如果对专业有感触就去读研了。也犹豫过,但读研后也是要找工作。读研要三年,三年还是挺美好的时光。

## 高中毕业为什么报心理学?
WP:高中政治老师的影响。对神秘的东西比较感兴趣。
LX:第一志愿报的英语,没录上,然后录的心理学。回过头来,也没有很后悔,但如果懂一点,可能会学个更实用的专业。

## 印象最深的一门课?
WP:变态心理学,讲的案例很有意思。
LX: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课。

## 专业方面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LX:没有。
WP:三下乡。

## 心理学带来的收获?
LX:别人对心理学好奇时,自己对心理学不再好奇。
WP:教学。做噩梦后调整自己。遇到事情,比别人稍微淡定一些。

## 相关
环境决定论:美国行为主义者 J· 华生写道:“给我 12 个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不论他们父母的才干、爱好、倾向、能力和种族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美术家、大商人,以至于乞丐或强盗。”
代币法:又称 “标记奖酬法”。根据代币学习的研究结果而设计的一种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代币法是一种激励系统,促使病人从事由治疗者事先选定的活动,也可以说是用来造成一种适当的行为借以得到强化、不适当的行为借以被消除的特殊环境。
集体潜意识:荣格突出心理结构的整体性,提出 “集体潜意识” 等概念。他也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自我)、个人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这和弗洛伊德的提法有所不同。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的区别在于:它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我们一直都意识不到的东西。荣格曾用岛打了个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岛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识;由于潮来潮去而显露出来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个人无意识;而岛的最底层是作为基地的海床,就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

## P.s.
1、高铁上短暂的 1 个小时,和 WP、LX 录了一段,唯一缺憾是音质不太好。
2、录制信息:2017 年 12 月 19 日上午 @NC
3、播客地址:XinJieFM vol.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