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抖音

如何做短视频

2022 年开始持续更新 XinJieChannel,但数据一直不好,这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还是比较受打击的,因此有了本篇关于如何做短视频自媒体的阶段性思考文。

## 理论

从个人创作角度:首先,表达什么?有用有趣的心理学科普。为什么要有用,因为要有价值,这样内容半衰期才长;为什么要有趣,希望有意思一点,同时大家也更容易接受;为什么是心理学科普,因为心理学非常有价值,个人有兴趣有了解,能保证内容的长期供给,同时抖音中的心理学科普内容不多。具体实现,一是选题贴近生活,尤其要结合近期社会热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讲心理学,这样才有用有趣;二是内容通俗易懂,包括说人话、类比、举例子等。其次,怎样表达?要幽默,幽默的核心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具体原理参考 《理解笑话》

以上是基础,做到了未必能火,甚至大概率不会火。我们还要从产品、商品的角度思考问题,核心方式是以终为始,化整为零,TA 是谁(人口统计学特征等),从哪些渠道点进来,为什么愿意看完,愿意喜欢、评论、收藏、分享给其他人。

从产品的角度,一是你的视频解决什么问题(满足什么需求包括但不限于造梦、缓解焦虑)?如果只是单纯的内向性创作,很容易没什么人看,虽然也许你的内容还不错,但就像拍电影,要考虑消费者,因此美国大片中一般都是帅哥美女搭档,满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第一层需要,因此一些知识付费平台喜欢造新词,让你有得到的错觉以及获得自以为是的社交货币。二是你的独特之处是什么?现在已非内容贫瘠的年代,图文、音频、视频都起来了,你的视频内容体验差在哪?

从商品的角度,《文案的基本修养》 中以微信公众号文章为例 “总结了常见且普适的 4 种参与动机:有关系,是说同受众有关系,是建立相关性;有好处,就是利益承诺,这个利益有很多种,不能狭隘地理解它;有意思,不一定是有趣好玩幽默滑稽,而是娱乐性;有期待,就是当你看到这个内容,你对它有某种期待”。再个,想想我们在社交网站上关注某个人,关注可能是一时的想法,但长期是内容不错,是这个人有意思,是喜欢 TA,所以你的人格、人设是什么?

因此对于内容,我有如下要求:一是先过自己这关,先做到自己满意,同时考虑竞品,明确独特性,写稿的时候视情况看完同一主题在知乎的高赞回答和抖音的高赞视频;二是引用时注明来源,同时部分偏新的概念保留英文,也是方便未来用户可能的搜索;三是内容中要有能引发用户看完、喜欢、评论和收藏的点,比如有些博主会在视频开头讲一句最后一点最重要,就是为了完播率,虽然个人现在看到这种分分钟点 “不感兴趣”。

## 实践

做的过程中,首先,同步加强理论学习,推荐三本书:一是前今日头条产品经理 @闫泽华 的 《内容算法》,了解平台包括推荐机制,作者还介绍了好内容为什么没人看以及自媒体如何运营,看过后能更加理解抖音创作者中心的作品数据(别没事投抖 +)同时对那些教人做 IP 的帐号更有鉴别力(别没事买课);二是 《传神文案》 和《文案的基本修养》前 56 章,看看文字如何打动用户。

其次,持续优化内容,一方面,针对用户旅程的每一步思考:标题怎么写更有吸引力更可能被搜索到,封面怎么设计,讲什么内容以及怎么讲,紧跟社会行业热点还是其他。再个是否出境,帅哥美女是绝对的流量密码,如果实力不允许,可以尝试特效,再个是否加 BGM,最好找一首符合自身视频风格的 BGM(还能降噪)。另一方面,根据已发布视频的数据复盘(但也不必过度反思)。

最后,说说对 XinJieChannel 播放量低的思考:一是实用、有趣很重要,不要做知乎那种科普,没人愿意在抖音听你上课,除非你是 @张朝阳;二是故事、情绪大于理性,大家往往先认可你,再听你讲什么,@李诞 也提过 “故事是里面要有情绪” 以及 “从情绪进入再去说服理性”;三是视觉大于听觉,没有画面是相当吃亏的,要想办法出镜。当然这三点都不绝对,内容足够硬核可以忽视所有规则。

## 技巧

如《文案的基本修养》中提到的:“技巧是有局限的,它也许很快就可以掌握,也许效果立竿见影,但你永远不要指望靠着人人都能 10 分钟学会的招式去闯天下”,不过考虑可操作性,我们还是需要一些技巧层面的指导,那技巧从哪里来?

首先,想做好抖音就不能天天像个 “傻子” 一样刷抖音了,要分配固定的注意力给到创作者视角,即看到一个热门或喜欢的视频,想想它有哪些特征,包括微博时代 @papi 酱、公众号时代 @咪蒙 怎么做的,她们 “做对了什么”,当然算法有价值观,创作者也是。其次,学习已经孵化过成功 IP 博主的方法论,看看哪些是长期策略,哪些是短期策略(平台规则会变),是否可以用到自己的视频中。

## 扩展阅读

1、动态:即刻关注 @橘子汽水配柠檬水
2、问答:快餐时代书籍是否会退出历史舞台
3、视频:抖音关注 @瑶瑶@搞流量的休斯

如何购物?

## 买什么

需求角度,个人觉得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的、确定的需求,比如衣食日用品,另一部分是高级的、不确定的需求,我们需要不断尝试新事物,包括前几年说的消费升级,这方面知乎、小红书是重要信息获取渠道。另外,购物范围除了实物商品,还有虚拟商品,比如家政服务、App 会员。

## 怎么买

### 品牌

零售或者说这个世界的运行是客观的,一分钱一分货 / 服务,但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第 4 消费时代》中提到随着社会发展,无品牌化、基本款化是趋势,如果认同该理念,那么推荐京东京造、网易严选、小米、优衣库,性价比高,同时除了官方渠道(京东、网易严选、小米商城 App),还可以关注下这些品牌在拼多多、抖音的官方店铺,有些东西有些时候会更便宜,但不必花太多时间。

### 渠道

线上首选京东自营,尤其贵的东西,需要考虑正品和售后,同时京东的选择成本、物流速度以及快递小哥送货上门的确定性都有优势。便宜的小东西看看拼多多(官方旗舰店优先),拼多多便宜的重要原因是物流慢,不管是发货速度还是快递速度。至于淘宝,自从 2021 年市场监管总局对其进行反垄断处罚后,商家可以到其他平台开店,相比拼多多的优势进一步降低,同时 App 本身的易用性也已经落后拼多多、京东。至于抖音,有些东西更便宜是商家为了占领这个新的流量渠道,抖音的用户群相比淘宝、京东更下沉。当然也不要忽略线下社区便利店,最近就发现元气森林气泡水 4.5 元一瓶,比元气森林淘宝、京东、拼多多的官方店都要便宜。

对于普通白领,日常消费,效率方面,拼多多、淘宝<京东、网易严选<叮咚买菜、盒马,价格方面,正好反过来,因此如果是临时需求,那么叮咚买菜是最合适的,当需求可以固定下来后,到京东下单是更合适的,相当于批发。不推荐社区团购,因为时间、试错成本较高。至于服饰这类非标品类,越来越觉得去线下购买更好,避免不合适导致的退换货,还可以逛逛。至于图书,“新书到微信读书和京东上买,二手书到多抓鱼上买” 依旧是当下最佳选择。

### 时间

整体可以采取如下方案:着急需要的立即下单,能稍微等等的加购物车在节假日下单,能再等等的 618、双 11 下单,每年上下半年各大购一次,尤其 3C 数码、图书等标品,618、双 11 相比其他时间真的便宜很多。

关于 618、双 11 的攻略,可以先通过官方、知乎等了解平台促销计划,然后按需购物。至于具体技巧:一是如果不想错过红包抽奖,设置待办提醒,定时去领就好,好处和坏处都是能领到几块钱;二是在京东下单时,如果不着急,延期收货,避开快递高峰期,货物完整性会更好。如果有支付优惠,先用银行卡优惠,数量有限,再用白条优惠;三是京东用户请到 “我的 – 客户服务” 里申请 “一键价格保护”,可重复申请,建议活动期间每天申请一次,ROI 比领红包抽奖可高多了。

### 决策

省时间的方式:一是重复购买,逐步明确自己喜欢什么,然后根据历史订单进行复购;二是提前计划,平时看好的东西先加购物车,然后其他时间该干嘛干嘛,减少冲动购物;三是排行榜,各大电商 App 近一两年推出的细分榜单功能值得使用,当然店铺内的销量排行也是重要参考;四是看测评,对于部分高价或低价但有直接竞品的商品,知乎搜索下怎么选,知乎的内容相比小红书决策性更强。

省钱的方式:一是顺势而为,平台推广新的产品功能,平台想推新品、清库存,商家刚入驻平台时,都会搞促销活动,基于自己的需求,该参加就参加;二是换位思考,对于用户,平台除了会在节假日、周年庆、618、双 11 搞活动,还会在我们购物的各个操作节点进行干预,比如针对首单、首次绑卡、加购物车迟迟不下单、下单后未及时支付等场景推送优惠券、红包,这些节点的权益该用就用。

## P.s.

最后再提下拼多多,如果是互联网从业者,强烈建议在拼多多上真正作为用户下几单。如果不是,那么少用拼多多,因为拼多多在通过各种小游戏、小手段(你运气最好重了最大的奖,优惠仅剩几分几秒过期等)引诱你去下单,消耗你的注意力。

RSS已死,内容永生

## 背景

Jellow(即刻)上这两天《RSS 二十年》一文多次出现在时间线中,看了过后也想写一篇,本来计划年底前完成,受 @kyth 老师点赞鼓励,决定提前完成,不知道本文能否终结掉 RSS 这个话题。

## RSS已死

RSS 阅读器的使用门槛较高,因为要主动寻找并添加 RSS 源,内容过滤机制大多不完善,容易出现信息过载,与此同时,对于作为生产者的新闻网站和博主,不能直接带来收入和交流。具体到 Google Reader,官方有推荐 RSS 源,但就十几个,更多的内容发现要靠自己,这方面抓虾、鲜果就好很多,除了详尽的分类还有排行榜等渠道,虽然不可避免地随着用户数增加而水化严重。

一个产品,要么带来用户,要么带来收入,Google Reader 两样都有欠缺。用户侧,没有找到直接数据,但通过百度指数和 Google Trends 可知搜索热度较低;收入侧,Google Reader 前产品经理 @Brian Shih 亲承:“Reader never made money directly (though you could maybe attribute some of Feedburner and AdSense for Feeds usage to it)”。基于以上,Google 主动关停服务没毛病。Brian Shih 还补充说:“and it wasn’t the goal of the product”,那想问 Google Reader 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是信息聚合,还有提升空间。

2013 年 7 月 RSS 阅读器中的王牌 Google Reader 正式关闭,之后国内那一拨同类产品鲜果、抓虾等先后停服,国外的 Digg Reader 也在 2018 年 3 月关闭,要知道 Digg Reader 可是赶在 Google Reader 停服前夕上线的。由此可见不只是产品问题,更是行业问题。

## 内容永生

Google Reader 下线,但内容消费没有停止。国外,能看朋友动态的 Facebook、能看视频的 YouTube、能看世界动态的 Twitter、能看图片和视频的 Instagram 持续火热。Blogger 和 Twitter 的联合创始人 Ev Williams 还创建了长文平台 Medium,但业务发展一般,36 氪上也没什么报道。某种程度上,如果说长文更能代表深度内容,那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平庸。

国内同期的内容平台是人人网、QQ 空间和微博,长文在博客时代后有点断档,直到微信公众号、简书、知乎专栏等上线。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发布流程对博客写作者并不友好,前期内容分发机制也有欠缺,但总体还行,尤其是在原创保护方面。简书,“最初因为编辑器好用吸引了一批爱创造内容的用户,结果不好好做内容分发,搞什么币什么钻,打烂了一手好牌”。平常搜索(多为互联网内容)跳转过去的博主很多已经停更,同步到简书的文章阅读量也一般,甚至比不上没怎么认真更的微博。知乎专栏,产品迭代缓慢。最终,长文领域微信公众号一枝独秀,话说微信团队的前身 QQ 邮箱团队早前也做过一款 RSS 阅读器:“阅读空间”,不知道对公众号的成功是否有加成。

今日头条的崛起则是算法推荐的胜利,当时也有点看不起头条,觉得内容 low,但头条早期并不生产新闻,那些内容平时也在那里,只不过之前没听说而已。对于头条的理解直到在《内容算法》中看到 “内容是消费品” 这句话才算终结,也是头条最关键的 insight,换句话说,极客用户(部分自以为)关注信息获取,普通用户关注内容消费,同时两者边界并不明显。

再后面就是快手抖音的崛起。这些平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监管更友好,分发效率更高,消费者阅读、交流成本更低,同时,生产者创作成本更低,还能收获名利,不比 RSS 阅读器火才奇怪。

## 谁是未来

### 所有人创作

前段打开网易新闻(事实上很久没用,但一直留着),发现内容已经自媒体化,有些遗憾,自媒体的平均水准肯定不如传统媒体,因为传统媒体有门槛。作为内容产品,内容第一,消费者因为内容过来,而内容来自创作者,所以把握创作者就是把握一切,创作者包括个人(专业人士、名人、明星等)和组织(传统媒体、新媒体、政府机构、企业等)。@张一鸣 早期说:“实在不想看微博,但是目前还没有信噪比明显更高且信息同样多的产品”​​​​就是这个道理。

之前在《聊聊简书》中说:“生产者永远是少数,然后是一部分互动者 / 传播者 / 组织者,最后大部分是消费者。针对生产者,如何营造良好的写作、交流氛围,如何降低写作成本,如何设计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写作者持续产出,都是课题”。现在看来,略显片面,不同品类、载体内容背后的生产者不一样,如果平台包含丰富的品类和载体,最终的生产者会多很多。

### 所有内容

关于内容,载体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具体形式包括文字片段(Twitter 早期)、问答、文章、小说、正方形图片(Instagram 早期)、普通图片、GIF 动图、音乐、播客、Live Photo、短视频、普通视频、影视节目、直播等,平台需要根据自己的定位进行选择。

首先,每种载体都有其适合承载的内容,比如严肃类内容适合文字呈现,程序性知识适合视频呈现。每种形式也有其推崇的创作者和内容,比如作家不需要长得多好看而演员需要,比如《继承者们》每集结束总会埋一个梗让你想追下去,再比如抖音中手指舞、“主播说联播” 的流行;其次,越到图片、音频、视频,越不用动脑,这也是 Instagram、快手抖音流行的原因之一,当然更重要的是短内容的崛起,本身创作、消费成本比长内容低,之前 Twitter、微博已经分别超越 Blogger、博客中国。随着移动时代的来临,时间碎片化,适合短内容消费;再个,音乐影像相对无国界,抖音上欧美地区已经和国内前期一样各种 #stayhomechallenge,荒诞的地球村感(和平行时空感)。想想更早期 90 年代的粤语歌、港片,00 年代的 K-pop、韩剧,影响确实比语言文字广泛。

### 给所有人

@张斐 曾说:“如果内容是不能流动的,那它的价值是非常低的,就如同放在一个静寂山谷中的一本书,没有任何商业价值”。换言之,你有一个好想法,没有告诉任何人,受益的只有你自己,如果分享出来,那就是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也是 Yahoo!、Google、百度、Wikipedia、Facebook、YouTube、Twitter、微博、Instagram、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快手抖音等内容或内容连接平台的价值所在。

个体层面,人的需求是复杂的,既有关注热点八卦的需求,也有关注行业信息的需求,同时人在成长,之前喜欢的内容品类,现在未必喜欢,现在喜欢的未来未必喜欢,再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在,对信噪比的定义不同,但只要内容够丰富,就能满足用户需求。群体层面,普通用户多,极客用户少,作为平台,如果有机会,应该服务最广泛的用户,我们看到今日头条快手拼多多 “农村包围城市”,微博知乎下沉,B 站泛化,它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平台做的是连接内容和人的事,方式是其次的,重要的是让用户看到他们想看的内容,不管被动还是主动,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因为总有更有价值的内容值得被用户看见。算法本身没有价值观,但驱动算法的人有,产品设计者有。

### 大未来

对于未来,“Open Web” 是我希望的,不然不会持续更新独立博客,就是考虑博客内容通过百度、搜狗、Google、Bing 等都可以搜到,微信公众号不可以,所以不愿在公众号平台更新,但 “Open Web” 只是一个美丽的想法。

不管是移动时代前的 Facebook,还是移动时代的 Instagram、快手抖音、即刻等,内容都不允许搜索引擎抓取,其中有用户隐私考虑,有产品形态原因,也有商业化的考量,因为用户数据是广告变现的重要基础,数据留在平台就是竞争优势。再个,平台有自己的定位,包括鼓励什么样的内容,鼓励什么样的人过来玩,这些都依赖自己对内容上下游的掌控并反映在功能层面,比如微博早期限制单条微博不超过 140 字,2016 年调整为 2000 字,小红书 2018 年年初将笔记上限降为 1000 字,抖音最初只支持发布 15 秒视频,后来逐步调整为 15 分钟等。

进一步说,多个 “Walled Garden” 共存是未来。首先不同场景适合进行不同的内容消费,比如就我自己,早晨、睡前和其他碎片化时间刷微博,吃饭时看综艺,睡前听播客,头脑清醒时看书,无聊时刷短视频;其次不同形式的内容共存会有冲突,比如不希望微博中有过多长文,因为看不完会焦虑。比如抖音对长视频的克制,因为其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同样的 90 分钟,短视频可以插 10 个广告,长视频只能插 1-2 个。最后创作者侧,面对不同的观众,输出的内容有所不同。

### 小未来

在内容领域,字节跳动的野心可能是最大的,先后上线的产品包括对标糗事百科的内涵段子、对标搜狐网易新闻的今日头条、对标微信公众号的头条号、对标快手的抖音、对标微博的微头条、对标爱奇艺腾讯视频的西瓜视频、对标知乎的悟空问答、对标汽车之家的懂车帝、对标阅文的番茄小说、对标百度的头条搜索、对标 Spotify 的 Resso 以及和 Instagram PK 的 TikTok。其中有的产品超越了前者,有的没有。本月 @张一鸣 在全员信中宣布将中国业务交给其他同事,专注海外市场,看来是要将 “所有人创作所有内容给所有人看” 进行到底。

不管怎样,内容的战争是长期的,不好预测谁会笑到最后,但我坚信两点:一是 99% 的产品衰亡都是因为产品体验问题,而非其他;二是产品是人做的,产品问题就是团队问题,好的团队兼具判断力和执行力。在未来,期待更多有意思的产品出现,毕竟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用户需求总有不同。

如果是年轻人社区,期待即刻回归。之前在《聊聊社区》中提过:“或许 2019 年 7 月 11 日的即刻是最接近的,既有被动获取内容的通过兴趣(主题)分发内容的圈子,通过人(社交)分发内容的动态,通过机器(推荐算法)分发内容的推荐,也有主动获取内容的搜索(网页版也能用)。其中主题分发有 Google 快讯和百度贴吧的影子,不同的是非标和极小的颗粒度提高了内容信噪比,而圈子化后的 UGC 既能保证内容供给,更有助于找到同类”。

如果是其他产品,期待在内容组织层面有更多创新,比如知乎收藏夹,虽然多数一般,但也有“真实的外国”这种质量高且更新稳定的。包括豆瓣豆列,自己也有几个豆列在认真更新,内容很有价值;再比如即刻 3.0 的主题,确实很酷,如 @kyth 所言:“传统 RSS 只是机械地订阅一个信息源(其假设是相信一个信息源、人或者机构,能稳定、持续地生产出符合自己预期的内容),但比信息源更原始、更本质的需求,是想订阅一个信息,对一个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感兴趣,订阅未来”。

## 如何面对

根据记录,截至 Google Reader 停服前夕,“一共阅读了 11,637 个条目”,但印象中真正看了的没这么多,当时遇到一个严重问题:信息过载,尤其 cnBeta 等网站内容更新实在频繁,后来只好取消订阅,那种感觉就像看到公司邮箱里的系统邮件,基本全选然后标记为已读。信息过载问题后来在微博也遇到过,取关媒体以及定时取关话痨的个体后,体验有所恢复。微博刷了这么多年,其实没有多少进步,真正成长较快是在 2017 年后,那会儿开始读书。

作为消费者,想看的内容在哪里,去哪里就好,无需排斥任何平台、工具,但也不要将自己限定在某些平台、工具上。目前手机里还留有 RSS 阅读器,因为仍有极少量独立博客在更新,是个信息源(虽然基本不看),阅读方面,Feedly+Reeder 是不错的组合,前者可以方便地在 Web 端添加 RSS 源,后者平时手机端阅读。至于存储工具,早期用过 Microsoft Office、Google Docs 等,现在是 Pocket、Evernote 为主、网站或应用内的收藏功能为辅。

近半年在即刻上看到一些同学折腾 Notion,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工具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所得,同时相比知识管理,个人更愿意使用信息管理这个词,推荐 @gapingvoid 的 data-information-knowledge-insight-wisdom-impact,一图胜千言。关于信息管理,按 OKR 的思想,目标第一,实施层面,学习、思考、分享、实践缺一不可,其中学习部分建议:一是输出为先,形式包括微博、博客、播客、vlog 等;二是主动输入相对系统的内容,比如读书。前段有个感悟,相比身体、社会关系,或许我们创造的内容才等于我们自己。想到这点,对时间线中的话痨们多了一丝理解。

## 扩展阅读

1、文章:《连线》杂志:Web 已死 Internet 永生今日头条的边界
2、问答:如何预测 Pinterest 和 Instagram 的发展为什么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3、图书: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理解需求

## 特点

1、层次化

抖音是我的常用应用之一,它满足我的什么需求呢?第一层,看短视频;第二层,各种有意思的内容,比如 360 游戏客服小姐姐,声音好听,段子有趣,比如难搞哦小姐姐,笑起来真好看,一直说难搞哦也挺好玩,再比如油百万小姐姐,看看滑稽戏,听听英语;第三层,有时是休息放松,有时是打发时间;第四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应了一定的生理和自我实现需求。再扯远点,如果某天发现自己和某位小姐姐是老乡,特意关注小姐姐的直播,对应了归属与爱的需求,然后直播时送礼物,小姐姐当众说谢谢,对应了自尊的需求。

深入理解需求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需求,同时如果我们能满足用户深层次的需求,就更能建立产品竞争力,不容易被其他产品超越。抖音、快手火爆以来,其他内容平台的活跃度受到了影响,其中今日头条和映客是比较明显的,微博和喜马拉雅是本可以发展得更好的,同时,书影音和游戏类产品的使用时长也受到了影响,因为都是娱乐方式,这块 Questmobile 的 2018 年年度报告有说明。至于如何深入理解需求,连问五个具体是什么或为什么是很好的方式。

2、场景化

需求最终会落实到个体,统计数据也是基于一个个用户的使用累积起来的。很明显的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需求并不完全相同,比如玩抖音,我只看视频,关注的那些博主拍视频,其中有的是表达自我,有的是跟风从众,还有的是专职工作。相对不那么明显的是,同一个人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也会不一样,比如有些人平常不怎么玩抖音,但在车站、机场也会玩玩,因为这会儿往往比较无聊。近期传出 “抖音将登陆国内 80% 高铁列车城市,在高铁电视上播放非遗、旅行、美食、萌宠类短视频内容”,先不说好不好,但抖音是抓住了旅途场景的特点的。

3、模糊化

需求来源有很多,包括我们的观察、用户的反馈等,很多时候需求是模糊的,不准确的,比如经典案例:“用户只会告诉你需要一辆快和舒适的马车,不会告诉你需要一辆汽车”,福特的意思是用户非专业人士,产品设计者应结合用户意见提出更专业的解决方案。“获得的信息是 want,我们要找的是 need”、“用户诉求不等于需求” 等说法也都在告诉我们,要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找到用户的动机。BTW,福特这句话是针对一般情况说的,在其他情况(场景)下,汽车未必是最好甚至未必是好的解决方案,比如有些同学去布拉格旅游,想坐马车,体验一下当地的传统文化,再拍拍照片、抖音,你如果跟 TA 说,“不,你需要一辆汽车”,结果可想而知。

## 应对

1、全面与否

收集需求时,首先,问清楚,包括前因后果,同时区分好事实和观点,事实确认一遍,观点待议;其次,问完整,避免有遗漏,获取的信息越全面,决策越明智;再次,收集完还要思考,因为呈现出来的可能是冰山一角,如果只解决这表面的问题,就是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真实与否

对于需求,如果是 bug,请先核实真实性,之前就遇到过用户反馈身份验证失败,但实际是自己输错了密码,TA 以为自己输的是对的。如果是建议,需要进行逻辑分析和市场检验,我们可以按 “角色 – 场景 – 任务” 的方式去思考,即谁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一步步解决的,有可能放到具体场景中后会发现这是一个伪需求,无需满足。当然,判断未必都靠谱,因此假设之余还要求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重要与否

确定是真需求后,就要开始考虑需求的优先级,结合产品目标,是雪中送碳还是锦上添花?是新增功能,还是优化已有功能,还是修复 bug,影响多少用户?需求方有没有提解决方案,方案的正向、负向影响如何,有没有更好的方案?方案完成后,在后续需求评审会上,研发测试同学还会结合技术实现、资源情况等再排一次优先级,但需求本身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很多时候即使工作量大点,研发测试同学也是会去做的,有时候他们说不好实现实际是对需求不认可,这点要留意。

## 扩展阅读

1、书籍:王诗沐《幕后产品》刘飞《产品思维》

谁是竞品?(续)

前两天在即刻上看到 @后厂村的刘飞 提了个问题:“TikTok 的竞品到底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所有吸收用户时间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快手、微博、知乎、今日头条、微信读书、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得到、爱奇艺、英语流利说、微信、淘宝和王者荣耀”。

得出这个结论是基于个人经验,主要是发现近期如果看微信读书多了,刷抖音就少了,听播客、得到多了, 刷抖音也少了。需求满足层面,微信读书、播客、得到和抖音是有差异的,但确实存在竞争关系。后续再次思考后,更新结论如下:回归产品,作为设计者,我们利用资源做出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并获取收入,凡是影响这件事的都是竞品。

## 资源

比如人才,知乎上看过一个关于大公司为什么长年招很多优秀毕业生的问题,有个回答提到也是为了避免他们去别家公司做出好产品。比如原材料,豆浆和豆腐都消耗大豆,在大豆短缺时就会成为竞争对手。比如超市里有限的货架,谁卖得好谁就能占据热门位置。

## 用户

我们每个人每天的时间精力乃至财力都是有限的,如果被其他应用消耗,就会影响对自家应用的使用。通过 iPhone 的 “屏幕使用时间” 统计发现,我自己基本稳定在每天 5-7h,一天 1/4 的时间在玩手机,挺夸张的,但这也差不多是我的极限,相信也是很多人的极限。尽管如此,还是有想挑战用户极限的人存在,Netflix CEO Reed Hastings 曾直言该公司的竞争对手是睡眠

宏观层面,得到的罗振宇在 2016 年提出 “国民总时间” 概念,“假设中国有 10 亿网民,假设每天每人在互联网上花 5 个小时,我们一年全中国市场有的国民总时间只有 18250 个小时,这就是这个池子我们可以指望的总量”,“时间是一个战场”。事实的确如此,“QuestMobile2018 年度报告” 显示短视频行业(抖音快手等)成为 “时间黑洞”,超越在线视频(爱奇艺腾讯视频等)成为仅次于即时通讯(微信 QQ 等)的第二大行业,同时已经抢占了部分即时通讯的使用时间。

## 需求

满足同样需求的产品是竞品,但往往我们更需要注意潜在竞品。比如百度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在手机百度上做了信息流,今日头条哭了。阿里从线上零售到线下零售,开了盒马鲜生超市,小区附近的物美哭了。头条从图文到短视频、直播,做了火山、西瓜、抖音,秒拍和映客哭了。美团从吃喝玩乐到住行,做了电影、酒旅、外卖、打车,格瓦拉、携程、饿了么和滴滴哭了。

## 收入

影响收入获取的产品也是竞品,比如百度、淘宝、抖音快手和线下的分众,投广告的企业数量和企业的预算是一定的,在你家投了,可能就不会在我家投了。

清楚谁是竞品,是防御的第一步,也是进攻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最后留个思考题:滴滴的护城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