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PG之路

如何写博客

## 前言

在 202x 年这个时点聊如何写博客貌似有点过时,但换个词,如何在网上写文章,可能就比较好理解了。博客,weblog,缩写 blog,早期有很多独立博客以及 BSP 如博客网、博客大巴、新浪博客(2012 年前写过一阵)等,那时主要是看大家的文章,后来 SNS 时代来临,在校内、QQ 空间写过一阵,再后来微博兴起,开始沉迷于短内容,但还是有写长文的需求,2012 年搭了这个独立站点,再后来微信公众号、简书、知乎专栏诞生,也同步过一阵子内容到这些平台,后因 ROI 低放弃。

## 为何写

在 “博客时代”(2005-2009),当时的作者们就讨论过这个问题,观点包括写是最好的学、创造个人品牌、结交同好等。这些都没错,不过在我看来,到最后,写作还是内向性的,是记录 & 分享带来的成长。之前回顾过自己是怎么写了 10 + 年的,每段时间的动力不一样,刚开始是新鲜,后来是希望点亮博客主页分类中的每一个月,当然也很难,有几年春节期间就中断了,再后来是更长期的动力,包括 “沉没成本” 以及 “相比身体、社会关系,或许我们创造的内容才等于我们自己”

## 如何写

### 写什么

可以从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所得开始,最容易下手且可以长期写的一个主题是成长经验分享,比如生活向的读书笔记、影音推荐、旅游攻略,工作向的职场心得、项目复盘,学习向的大学专业相关话题、新技能学习总结等,最后每年再写一篇年度总结,齐活。总之先从自己有感觉的话题开始,先写起来,先完成再完美,偶尔断更也没关系,重要的是持续写下去。这样写到一定时候,就是自己对人生这个大主题下各种问题的答案合集,是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花园(认知数据库)。

### 怎么写

写博客难的是坚持,看到过太多作者断更,有些人真的很有意思,很喜欢他们,可惜了。当然抱怨人类的毅力没有意义,因为躺平享受是我们的天性,现实的解决方案是降低任务难度,包括将任务切分得足够简单,比如写写清单体类文章,比如平常通过 flomo、即刻等记录想法后基于几条同主题内容写成一篇长文,再比如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中提到的基于划线和想法扩展为一篇书评。

这里也分享下个人目前的写作流程:有什么想写的先在 Ulysses 里写一段,然后有时间就补充,很多时候在碎片化时间里看东西比如在地铁中刷即刻、抖音等也挺累的,反而输出让大脑放松,效率也还可以,几次下来,一篇文章基本写得七七八八,剩下的就是等到周末,修改润色,然后发布。

### 发在哪

先说说这两年小范围流行的 Newsletter,不推荐,不看好其服务稳定性和易用性。关于前者,国内第一波产品已经遇冷,即刻出品的 “Hedwig” 使用者一直不多,“知园” 则已经仅 “作为业余时间的兴趣产品维护,用户可长期正常使用,但不作为商业产品发展”。至于易用性,对比微信 “公众平台助手” 里的一些基础功能总是要有的,尤其数据统计,如果没有请勿尝试。当然如果是 TMT 从业者,想玩玩或是作为辅助分发渠道,或者已经是某些社交平台上的大小 V 想收割一波,另说。

再说说简书,极不推荐。一直觉得简书是一手好牌被打烂了,刚看了下自己的活跃时间,2016 年到 2020 年,和简书的百度指数正相关。作为一个从 Markdown 工具起家的产品,最初是吸引了一批 “程序猿” 和 “产品狗” 在上面写文章的,但之后不务正业搞起了什么 “简书钻”,首页上的文章也水得不行,缺乏治理,调性不再,完全没有欲望在上面发文章了。曾经有段时间,微信公众号屏蔽了百度,很多时候搜索产品技术类关键词时,好点的文章(非资讯)都是来自简书的。相比而言,微信公众号倒是一步一个脚印,将创作者服务相关的功能逐步完善了起来。

至于独立博客,不太推荐,虽然你在看的这篇文章就是在独立博客上,但很重要的原因是更新了这么多年,放弃有点可惜。收益角度,由于微博客、移动互联网、推荐算法、短视频的兴起,搜索带来的流量很少,少到我不好意思公布 PV、UV,信息的传播路径变了,当然也跟内容品类、文章数量有关,刚看了下后台,平均下来每年发布文章不到 30 篇。成本角度,搭建完毕后,日常维护主要是每年续一次费,域名 + 空间 250 元左右。总体而言,ROI 不高,但爱折腾的人还是可以试试的。

那到底在哪写呢?目标读者在哪,换句话说,同好、同行在哪,就在哪写,同时如果没有特殊需求,只是想有一个专门写长文的地方,那么当前微信公众号是最优选择,主要基于服务稳定性和流量获取角度考虑。关于前者,公众号是微信的长期战略级产品,不太可能停运。至于后者,微信早已支持推荐、搜索等主流内容分发方式,我们还可以手动转发到在玩的其他社交平台如即刻、微博等。不要吝啬宣传,阅读量是一种激励,但也不要期待太多,没有点赞和评论,自己也要写下去,同时持续优化内容,想想怎么把文章写得更好,如何在保持自我的同时更加吸引读者。

### 后续呢

当草稿箱里的文章越来越多,不用担心每个月发不了一篇文章时,需要思考的就是自己应该写些什么,哪些内容更有长期价值、半衰期更长,毕竟不是 “菜鸟” 了,应该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相信这也是很多写作者写到一定阶段会思考的问题,我也不例外。关于这方面,之前写过 《我的写作习惯:要求》,这部分依旧在学习中,后续会继续分享新认知。

## 扩展阅读

1、文章:写作 12 年的经验和技巧写博客至今的小结

如何坚持做一件事?

## 背景

之前写过《聊聊行为》,后来还以其为基础在团队中做了以 “营销背后的心理学” 为主题的分享,然后前段看完 @BJ Fogg 的《福格行为模型》,结合自己持续在做的一些事情,突然想明白:如果我们能理解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那么我们自然能进行控制,不管是良好行为的塑造还是不良行为的规避,不管是让用户持续使用一款产品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一件事。

## 答案

### 提示

重要的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提醒自己,比如背单词,之前一般安排在下班后的地铁上或者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时,那段时间比较合适自己完成当天的任务。

比主动提示更进一步的是被动提示。比如减肥,体重秤放在阳台,一眼就能看到,有事没事测一下,视情况控制饮食。比如喝水,水杯放在桌边,视线可见,随手可拿。比如读书,近期在看的书放在桌边,微信读书放在首屏。比如学英语,营造一个充满英语元素的环境,经常刷抖音 B 站,就关注几个英语博主,经常看英超,会听听赛后采访,日常购物包装中涉及的英文单词,不懂的也会查下。

### 动机

不要高估自己的动机,学习本身是反人性的,如果不能意识到这点,对自己过于苛刻,那么在遇到困难时反而容易归因于自己不行,进而放弃。与此同时,动机也是可以调节的,比如各种应用中的签到获取积分、金币活动,我们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制定阶段性奖励计划,当做到了什么,就出去吃顿好的、买件衣服什么的。

除个人努力外,还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回想背单词,带来最多效果的是不背单词官方搞的组队背单词活动,曾经一忙几天懒得背一分钟,但是加入小组,存在社会压力,更多的则是不想连累大家,而且后期自己都是组长,更有责任按时完成任务(金币奖励已没有太大吸引力),相当于增加了 M(动机),最终背了绝大部分单词。另外,可以结交一些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或加入相关群组,满足社交需求的同时也能提高做这件事的动机。总之找到能提高自己动机的点,然后做调整。

### 能力

首先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包括但不限于百度、知乎、抖音、B 站搜索,其次可以付费学习,不过更建议自己先尝试一段时间,确保是真的感兴趣后再考虑付费,避免因为不了解直接付费,然后做了一段时间发现没那么喜欢。

能力的提高需要时间,因此更重要的是基于当前能力安排好任务。最近背 “朗文日常交流” 单词本时轻松多了,感觉非常好,因为单词更常见以及有些已经背过,给我的启发是要循序渐进,尤其在前期,做完比做好重要,这样更容易坚持下去。

### 决策

人是有限理性的,可以利用沉没成本等决策偏差。比如现在很多应用有数据统计功能(微信读书的读书时长、不背单词的学习词量 / 时长、flomo 的记录频次统计等),坚持一段时间后,不继续就可惜了,进而推动自己持续做下去。至于其他事情,也可以找有统计功能的 App,如果没有,那就手动记录学习进展、心得、过程中的成绩,一段时间后再看,应该能带来很大鼓励。

### 反馈

对行为结果持续跟进,进步时给予正反馈。比如读书,每读完一本,豆瓣上标记下或加入豆列,一段时间后,当看到豆列中的书已经这么多时,会有很大激励作用。另外,建议读与自己近期生活、工作相关的书,这样读完后,既可以在日常聊天中 “吹牛”,也可以在实际中运用到所读的内容,也能带来激励。简言之,多次可量化的短期正反馈将带来长期效果,整个过程像是一场游戏。

## P.s.

真正到后期不会觉得是在坚持做一件什么事,而是乐在其中。另外,如果想减少某种行为,请将上述动作反过来,比如减肥,可以少买吃的、将吃的放到抽屉里等。最后,以上仅为经验总结,关于行为,背后或许还有其他影响因素,欢迎交流。

## 扩展阅读

1、书籍:Adam Alter《欲罢不能》

聊聊思维方式之科学思维

## 背景

最早是前年年初,当时在思考思维方式相关内容,恰遇疫情,看到各路人士的反应,越发觉得科学思维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这次先聊聊前半部分:科学思维,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

## 思考

### 基础

1、what、why、how

对应现在、过去和未来,也对应 @格里格 和 @津巴多 在《心理学与生活》中提到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典型案例是出门前发现天空乌云密布,可能下雨,考虑没法完全依赖滴滴,于是带把伞。

### 结构化

人的脑容量有限,1956 年美国心理学家 @米勒 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7±2 个项目,所以需要结构化,具体步骤是先搭架子,再填充内容。

1、MECE

MECE 源自麦肯锡,即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简单说,不重不漏。具体思路如 @keeya 提到的包括时空、结构、逻辑等:时间,比如按时序、日周月年、阶段划分;空间,比如百度地图的室内地图、共享单车的区域运营、滴滴美团外卖的城市运营;结构,具象的成分如物理组成,抽象的要素如影响因素;逻辑,比如加减乘除数学运算。

### 逻辑性

1、相关和因果

很多事情相关但非因果,需要考虑:一是第三种因素导致两者产生关联,比如私立学校的孩子成绩更好这个问题,是 M 导致 X 和 Y,即良好的家庭背景让孩子进入了私立学校,也让学习成绩更好,同时 X 导致 N,N 导致 Y,即私立学校带给孩子更强的自我期望,更强的自我期望让学习成绩更好。二是因果倒置、互为因果等。

因果的确认需要通过实验法,即控制其他条件,仅改变自变量,观察其对因变量的影响,同时进行统计检验,排除随机因素影响。@短史记 曾经写过:“例证(举例论证)、引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都是没有逻辑的。梁宁的产品思维 30 讲中就有很多引证、类比论证,这些是讲解概念的好方式,尤其和不了解背景的人沟通时,但不是论证因果的正确方式。

2、归纳和演绎

理论是归纳,实践是演绎。日常经验总结包括知乎问答、公众号文章、书籍是归纳,解决问题是演绎,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归纳,同时到生活工作中去演绎。归纳不完全可信,17 世纪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直到在澳大利亚发现世界上第一只黑天鹅。演绎也不完全可信,因为每个理论都有其约束条件,当前场景可能就是那个例外,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毛主席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批判性

1、概率思维

人的认知是复杂的,行为是概率性的。只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就是要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判断、决策,同时日常沟通中,为了更容易理解,需要暂时忽略细节,使用绝对性话术,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凡事无绝对。

2、事实和观点

区分事实和观点,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是否部分事实。事实是客观的,观点是主观的,存在视角、预期、立场等影响因素。关于视角,典型案例是不同学科训练带给我们不同的思维习惯,包括即使在心理学中,也会从精神分析、行为、人本、认知等学派对同一概念进行阐述。关于预期,存在 “观察者偏差”,我们总是看到我们想看到的。至于立场,看两集政论节目就知道嘉宾们都有选择性陈述。

事实很重要,动手解决问题前,先进行事实确认,必要时还要进行问题拆解,“问题表述清楚了,就解决了一半”。比如之前在 《问题解决三部曲之思路》 中提过的当数据出现问题时:“哪块可以从用户、来源、时间等方面细化;数据可以从和差积商等方面拆分,比如交易收入 = 用户数 * 付费率 * 客单价 * 复购、广告收入 = CPM*Ad load;至于问题,增高不及预期还是数据下降”。

### 创造性

1、逆向思维

有些因素会提高达到预期结果的概率,有些会降低,我们既可以增加正向影响因素,也可以减少负向影响因素,或者两者综合。比如投资,我们可以考虑做什么可以赚钱,也可以考虑做什么会亏钱,然后避开这些。另外,面对一些特殊问题时,我们还可以降低预期,然后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2、水平思考

重在考虑更多可能性,然后通过结构化思维细化。比如工作中的头脑风暴,团队中每个人的视角不一样,主打问题和解决方案之间的联想力。

### 系统性

把简单问题想复杂,把复杂问题想简单。

1、长期思维

我们想要搞清的无非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从两方面思考:一是连问 5 个 why,源自 @大野耐一,了解过去、原因,主打深刻认识问题,从表象到本质;二是连问 5 个 so,预测未来、结果,主打判断事态可能的发展。

2、抽象具象思维

抽离出核心特征,比如对 BAT 主营业务的思考,抽象为人与信息、商品、人之间的连接,比如对滴滴、美团外卖业务的思考,抽象为 MEC 交通规划问题。当然光抽象不行,我们要解决的往往是具体问题,涉及用户场景、流程,都搞清楚才能解决好问题,否则容易纸上谈兵、不接地气。

3、宏观微观思维

一方面要有高度、大局观,不要执着于点而要点线面体全面考虑,另一方面也要清楚细节,要具体到个体操作层面。至于如何培养,工作中可以试着从直属领导、领导的领导的视角看问题。另外,多看历史书籍,站在历史的长河看当下。

## 行动

解决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常态,“问题的本质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有些时候理想态是明确的,比如处理客诉,更多时候理想态是模糊待明确的,比如产品下一步要怎么走、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等。

定义(含发现)问题很重要,解决问题只是手段,最终是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同时问题是源源不断的,时间精力有限,需要确定哪些是核心问题,哪些不是。很多时候,做好了问题的定义和分析,真正动手解决时就轻松了。

整个过程可以参考 PDCA 法则,该法则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 @休哈特 提出,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其中检查包括明确效果,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处理包括成功经验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及时总结。

### 定义

1、OKR

目标 – 关键结果,对于问题结构化的拆解很重要,大事变小才方便执行。

2、SMART 原则

由管理学大师 @德鲁克 提出,SMART 即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到(Attainable)、和其他目标相关(Relevant)和有明确截止期限(Time-based)。其中 S、M、T 是明确目标,A 和 R 是考虑现实因素。

### 分析

1、5W1H

基于人事物等要素展开思路,包括 who、when、where、what、why 和 how。比如分析产品,who@when&where how 使用 what,然后 why(why 这样,why 选你)。比如沟通,什么事情,背景(原因)是什么,谁可以处理,选择在什么时间、地点,通过哪些策略去沟通。5W1H 是拓展思路的一种方式,本身不 MECE。

2、PEST

作为一种宏观环境分析模型,PEST 即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科技(Technological),这些是产品的外部环境,一般不受企业控制,因此被戏称为 “有害物”。PEST 属于快速分析问题的套路,本身不 MECE。

### 解决

1、二八法则

重要的是少数,次要的是多数,因此思考可以发散,但行动要收敛,先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资源有限。@闫泽华 在 《人人都该懂点产品思维》 中提过:“世界并不是正态分布,而是幂律分布的,绝大多数事物都遵循二八法则,即 20% 的部分占据了 80% 的权重”,所以 MVP 可行。@王诗沐 也在 《幕后产品》 中提到 “要往重点思考”,并举了网易云音乐做音乐传播、短视频的思考作为例子。

2、ROI

关注收益和成本,ROI 低的不要搞。关于成本,除了正常的时间、精力、金钱外,还要考虑机会、沉没成本。机会成本是某项决策可能损失的收益,典型案例是美国诗人 @弗罗斯特 的《未选择的路》:“森林中有两条路,我选择了人迹稀少的那一条”,自然会错过另一条路的风景。沉没成本是过去决策产生的不能由现在或将来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典型案例是没有未来的项目,及时放弃。

### 汇报

1、金字塔原理

结论先行,论据在后。

2、STAR 法则

STAR 即 Situation(背景是什么)、Task(怎么想的,如何明确任务)、Action(怎么做的,具体做了些什么)和 Result(做得怎么样,收获了什么)。

## 扩展阅读

1、问答:逆向思维是怎样的思维方式
2、文章:谈事实与观点的区分
3、书籍:李忠秋《结构思考力》Keith E. Stanovich《这才是心理学》Marshall B.Rosenberg《非暴力沟通》Donald C. Gause& Gerald M. Weinberg《你的灯亮着吗》王嘉陵《决策思维》

聊聊时间管理

## 理念

1、时间精力有限

时间方面,人生数十载,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具体到每天,除去睡觉剩余 16 小时左右。精力方面,随着年纪的增加,将持续走下坡路,具体到每天,早晨最清醒(前提是睡眠充足),午休过后也还可以,但整体呈衰减趋势。

某种角度而言,时间并不是我们的,不管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时间都在不断往前走,所谓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无法管理时间,只能管理自己的行为(目标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进一步说,管理自己的注意力(行为的起点)。

2、好状态有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效时间点,有的上午状态更好,有的晚上状态更佳,高效的时间分配给重要的事。简单说,状态好时多做点,差时少做点,当然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在状态一般时,坚持做下去。

3、记忆力有限

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 7±2,同时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是逐步忘记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需要及时记录。

4、事有轻重缓急

事情是不断的,安排好优先级,当然重要的是去做而不是过于纠结顺序。有些事做了才知道是否能成,因为认知在不断增加,有些事不做也知道能成,需要的是坚持,还有些事不太需要做了,因为社会分工,比如该叫外卖叫外卖。

5、凡事预则立

短期而言,早晨计划睡前总结是好的。长期而言,主动规划是好的,因为我们不是单纯做事,而是为了实现某些目标,所以有人说做正确的事大于把事做正确。什么急做什么、被动地解决各种问题,那样辛苦忙碌但可能少有作为。

## 方法

1、清单
计划、执行、总结。

2、第二象限工作法
四象限法则是史蒂芬・科维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理论,该理论把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程度划分为四个象限: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第一象限短期的立即去做,长期的通过处理好第二象限的工作走出,第二象限分解任务有计划地做,第三象限可以的话交给别人做,第四象限尽量少做。

3、番茄工作法
每学习工作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短暂停),每 4 个周期休息 15 分钟(长暂停)。具体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调整。

4、GTD
利用工具收集任务,大脑专注执行。收集很重要,一是避免忘记,二是避免占据大脑空间,不及时记录心里可能会一直想着那个事情。

## 技巧

1、减少干扰

首先,断舍离,不管家里还是工位,保持环境简单,物理环境会影响心理环境。其次,防打扰,现代人的打扰源主要来自手机:一是电话短信,@李笑来 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提到:“从好多年前开始,就把自己的手机设定为静音状态,从不主动接电话而是每隔一两个小时查看一下电话,有必要的就打回去”;二是微信,日常关闭新消息通知(不影响音视频电话通知),定时查看,同时处理消息时推荐微信电脑版,打字更快;三是其他应用,绝大部分关闭通知,少部分 “隐式推送”(仅保留通知中心提醒),极少部分开启通知。

2、慢慢开始

首先,如果状态不好,可以先来点简单速成的任务,然后开始复杂的、核心的。其次,中途难免产生杂念或其他想法,如果是 2 分钟能搞定的任务,立即去做,超过 2 分钟,记下来晚点做。然后,不推荐 BGM、白噪音类产品,会消耗注意力。最后,学习工作会有一段辛苦期,但熬过那段时间后会非常清醒,甚至带有重生的感觉。

3、提高效率

首先,只做少数事。“世界并不是正态分布,而是幂律分布的,绝大多数事物都遵循二八法则”。推荐学习 OKR,其中目标制定遵循 SMART 原则,尤其是 R(关联性),不要因为对现状的不满制定一个超高超远的目标,一口吃不成胖子。其次,只做计划中的事。很多时候,时间就是在自己跳出计划,被动地刷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中快速流逝的。再次,一次只做一件事。有句老话:“Work Hard,Play Hard”,别学没学好,玩没玩好。专注于当下,做好手头上的事才是王道,看剧看比赛也一样,既然决定看,那就一心一意地看,不要边看边刷手机同时还想着学习工作上的事。然后,劳逸结合。学习工作一段时间休息一段时间,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任务穿插进行。休息时建议彻底地休息比如什么也不做、喝水上洗手间、溜达闲聊等,不建议进行刺激的活动比如刷抖音、看比赛,那会让大脑持续兴奋。最后,形成习惯。熟悉了就快了,后续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进入状态也快。

## 工具

1、清单:Microsoft To Do(iOS、macOS)

因为奇妙清单(Wunderlist )被关闭转移过来的,使用后反而有些惊喜,比如针对 “我的一天” 会智能推荐任务。如果只推荐一款时间管理应用,我会选择 Microsoft To Do,因为简单易用。相比而言,iPhone 自带的提醒事项不易用,早期版本的 Any.Do 不够全面,现在的 Any.Do 略显复杂。

清单是最基础的方式,在没有纸笔、手机等工具的年代,我们靠大脑记忆,然后执行。另外我会用微信作为清单辅助,对于近期待处理的事,将该聊天(对应具体的人或群)置顶,每天下班前清理一次,处理完后取消置顶。

2、日历:iPhone 日历、Calendars 5 、Fantastical(iOS)

暂时没有一款产品能完全满足个人需求,因此采取的是多个产品组合使用。iPhone 日历是主体,基于稳定性(Google 日历不科学上网会掉通知)和便捷性(可通过 Exchange 帐户同步公司邮箱中的会议日程)考虑。Calendars 5 作为第三方应用,承载所有日历(包括 iPhone 日历、Google 日历)的数据,基于易用性考虑,同时手机设置仅接收 Calendars 5 的通知。Fantastical 略特殊,仅在小组件中使用,方便查看近期概况。另外,也会在 Safari 浏览器中直接百度 “日历” 查看节假日。

关于清单(To Do)和日历的关系:一是清单更基础,早年没有用上 Google 日历、Doit.im 等产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太复杂,不是所有事都能一开始就想清楚起止时间的,也不是所有事都需要添加优先级的。好的产品应该是新人易上手,老用户的高级需求也能满足;二是清单最好能和日历同步,因为通过日历的形式查看日程安排更直观。遗憾的是 Microsoft To Do 不支持同步到日历,即使是微软自家的日历,要知道曾经的奇妙清单是支持被其他日历应用订阅的,这点暂时无解。

3、闹钟:时钟(iOS)、Just Focus(macOS)、健康助手(Windows)

闹钟设置起床、吃饭、睡觉、出门等强提醒,具体设置如下:0:00-7:00 就寝,12:00 午饭、13:30 午休结束、18:00 晚饭、23:00 准备睡觉;计时器设置临时提醒,同时也当番茄钟来用,使用计时器做番茄钟的好处是可以直接从控制中心打开,非常方便,个人习惯一次学习工作 45 分钟,休息 10 分钟。不过在电脑前,主要用 Just Focus,同时由于公司用的 Windows 电脑,没有找到合适的番茄钟产品,选择 360 安全卫士的 “健康助手” 插件替代,每 2 小时提醒一次自己起身离开工位。

4、统计:屏幕使用时间(iOS)

苹果设备内置功能,方便了解在各个应用上花了多少时间。如果花在新闻、社交、娱乐、购物应用上的时间过多,可以增加在阅读、写作应用上的时间。“屏幕使用时间” 支持多设备合并统计,但建议关闭 Mac 统计,因为那部分数据不准确。

## P.s.

理念是基础,方法、技巧是应用,工具是前三者的实物化,好的工具能提高效率,但只是辅助,如果深陷工具,将本末倒置。

## 扩展阅读

1、文章:这才是时间管理的正确姿势
2、书籍:邹鑫《小强升职记》《只管去做》

如何减肥?

1、动机

为什么要减?做一个肥宅有什么问题吗,没什么大问题,只是找对象会有些困难,事实上瘦点就是会更帅更美,能给自己带来更多自信(当然自信的获取渠道不只这一种)。就个人而言,直接的导火索是 5 月份去优衣库买 T 恤,试衣服的时候,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真的是 “不堪入目”,终于要成为自己所讨厌的中年人了吗,于是决定减肥。

2、实操

@东哥 说:“管住嘴,迈开腿”,“迈开腿” 有点困难,一是没时间,二是锻炼效果在 30 分钟后,成本有点较高,所以就只能选择 “管住嘴” 了。

曾经在前同事的带领下不吃主食,瘦过一段时间。于是回北京后重拾旧法,午餐便利店买两个包子和一瓶橙汁,晚餐一碗粥和一份菜,中午因为吃完就午休,晚上则可能是年纪大了,吃多吃少一个样,睡前也不饿。结果 1-2 个月瘦了 5 斤,3-4 个月瘦了 10 斤,5-6 个月维持在 5-10 斤之间。其实没有特别坚持,只是少吃了点,大家也可以尝试吃七八分饱。再就是买个体重秤,经常看一看,是提醒也是鼓励。体重这东西,早晨起床后会轻一点,上完厕所后会轻一点,穿上衣服后会重一点,同时体重的变化是反复的,不会一直降,而是螺旋式、上下波动式地下降,最终趋于稳定。

减肥是一个过程,不需要时时刻刻少吃(比如聚餐时该吃吃),体重不会因为大吃一顿就反弹,也不会因为少吃一两顿就能稳定瘦下来。另外,相比于减肥,个人更愿意说保持身材、保持状态。

我是砖家(十一)之被一个人拒绝该怎么办?

##what

被拒绝是正常的,我们不是对方,不能控制对方的想法。被拒绝后的失落也是正常的,说明真的在意,也大概率说明真的喜欢。被拒绝后的烦躁也是正常的,因为没有能力改变现状。

##why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其实可以想想自己拒绝别人时是因为什么。如果不曾拒绝过别人,那可能需要反思下自己了。

##how

首先,请感恩那些坦诚的回复,毕竟人家没有吊着咱们。同时,如果还想保留一点可能,一是风度,不要纠缠,要 “输” 得起;二是提升自己,很多时候女生男生不完全是追来的,而是吸引来的,增加自己的魅力值(物质、精神层面)很重要,毕竟我们都爱和优秀的人一起玩,何不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抖音上以李宇春《和你一样》为背景音乐的视频推荐看下,世界很大,还有很多事值得我们去做。

其次,回到爱情这事本身,一个 “残酷” 的事实是,我们喜欢的是一类人,能拥有的是一个人。同时,Summer’s gone,Autumn’s here,一段感情结束后,我们会遇到新的人,然后待新欢如初恋,一切好似系统重启。

最后,去 TM 的爱情。

##扩展阅读

1、播客:我们怎么理解 “爱而不得” by 如何是好

我是砖家(十)之喜欢上一个人该怎么办?

##what

喜欢上一个人是正常现象,古语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喜欢上一个人,你会忍不住想 TA,想看 TA,TA 就像氧气,像解药。喜欢上一个人,你会大脑短路动作变形,比如爱闹 TA,总之对 TA 和其他人不一样。

##why

1、我们在喜欢什么

曾经有句流行的话叫:“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有点对应爱的三个方面:激情(性激情和欲望)、亲密(真诚和理解)、承诺(投入和奉献),而从成长的角度看,我们需要考虑喜欢的是那个完美得无以复加的自己,还是自己本身,喜欢的是自己缺失的,还是拥有的,喜欢的是互补性,还是相似性。

2、爱情的过程

《心理学与生活》中提到有学者将爱情分为两个阶段,激情之爱和伴侣之爱:“很多恋爱关系开始时都有一个极其强烈、专注的阶段,人们称之为激情之爱。随着时间推移,关系双方倾向于转变成一种强度降低但亲密加深的状态,这被称为伴侣之爱。当你发现自己处于恋爱关系当中时,预见这种转折能让你更好地处理好关系 —— 这样一来你不会误将这种自然的变化看成是 “情已了” 的过程。事实上,报告更高水平的伴侣之爱的人们在他们的生活中也能体验到更大的满足。”

非心理学角度,阿兰・德波顿写过两本书:《爱情笔记》《爱的进化论》,按时间线讲了两段爱情故事,有很多充满哲思的论述,推荐阅读。

##how

1、目标是什么

很多时候要解决一个问题,需要跳出该问题的现有层次,对于喜欢上一个人也是如此。在你的人生目标面前,TA 算什么?如果真的爱 TA,则为之计深远,适度的想念没有问题,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过度的想念则是对自己时间、精力的消耗。如果真的想和 TA 有长期的未来,是否可以将想念转化为提升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

2、to be or not to be

结果只有两个,前进或放弃,当然前进有前进的节奏,建议是先多接触接触,多了解了解对方,确认下真的是 “对的人” ,或者说光环效应结束后仍然喜欢对方吗,最怕喜欢得不明不白,爱得理智全无。

聊聊学习方法

## 前言

翻看记录,才发现本文起笔于四月,当时想聊下学习方法,确实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刻意思考过这块,只是本能地学完了一些新知识,为了未来学东西效率更高,系统地整理下方法论挺好。

## 他法

经典教材《心理学与生活》推荐 PQ4R 学习法:“预习(Preview,浏览以便对每章的内容有基本的把握)、提问(Questions,阅读每一部分时都要提问)、阅读(Read,仔细阅读课文的内容直到你能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思考(Reflect,在阅读课文过程中,努力将这些材料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复述(Recite,在阅读和思考每节后,试着尽可能详细地回忆课本的内容)、复习(Review,在阅读完整个章节后,复习关键点。如果你还不能回忆出重点,或者还不能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再重复前面的过程)(Thomas&Robinson,1972)”。

Scott Young 在《如何高效学习》中提到整体性学习策略:“知识的学习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学习任何知识(概念、定义、公式、问题、观念、理论等)都需要联系。你创造的联系越多,它们就会记得越牢、理解得越好。”

PQ4R 学习法虽然科学,但还是略复杂、抽象,操作门槛较高,而整体性学习法,看完全书后也没记住什么,或许是因为只看过一遍,理解得还不够深。

## 已法

### 读书

学习分两个阶段:学和用,以用致学,学以致用。就读书而言,读完后要实践,改变自己的认知之余,还要辐射到行为,否则意义不大,毕竟知道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做到。陆游也在晚年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理论学习过程或可总结为三个层次:一是表层,搞懂字面意思,对应微信读书中的操作是划线;二是深层,深层次理解作者的意思,清楚前因后果,对应的操作是画思维导图;三是联结,与已有知识联系结合,对应的操作是写想法(做笔记)、写书评、线下交流等。输出越多势必想得越多而且不大可能完全拾人牙慧,同时面对不同背景的对象,势必要更多地总结、类比等以深入浅出,而这都要求我们理解理论本身,同时有更多的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学车

知识分两类:一是陈述性知识(理论、纸上谈兵,比如科目 1&4);二是程序性知识(技能、真刀真枪,比如科目 2&3)。

关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记忆是重要环节。根据《心理学与生活》:短时记忆只有 7±2,因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同时进入长时记忆才记得久,因此需要加工,“如果加工涉及的分析、理解、比较和精细处理越多越深,那么记忆效果就越好”。

通俗来讲,理解记忆优于机械记忆。前者即知其所以然,对于驾考试题,考虑两点:一是目标,某网友说:“一切都是从安全出发,考虑安全问题,题就错不了”;二是手段,比如为什么高速公路的标志设计为绿牌,因为没有信号灯一路畅通,同时 “绿色通道” 当然速度高,虽然事实未必如此,但猜测合理,而且轻松记住了内容。

机械记忆即知其然。低阶,死记硬背,重复重复再重复,完全仰仗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阶,组块、联想,比如编顺口溜,假 1 吊 2 撤 3 醉 5 逃终身,比如谐音,离啥哟指代离合器行车制动(脚刹)加速踏板(油门)。高阶,大部分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多少有些联系,比如进行一二三级分类,比如将相似的信息归在一起。BTW,驾考宝典也有未涉及的信息(不多),那些没提到的需自行搜索获取。

关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一是了解操作步骤(怎么做,属于陈述性知识);二是反复练习。根据个人经验,看视频、问问题、总结方法等不能弥补练习的不足,最后拼的是肌肉记忆,是动作自动化,只需要分配很少的脑细胞给驾驶任务即可。

具体到科目 2,《如何通过驾照考试》中提过:“注意操作中的关键点,初期可以按死点位练习,中期尝试一些极端操作比如过早过晚打死方向盘等,后期再学些应考技巧比如坡道定点停车果断点,大不了扣 10 分。期间有时间就多练,让自己对每个项目都胸有成竹,练车本质上是个行为 – 反馈 – 再行为的过程,不练车时思考下为什么要那样操作,搞清理论后实践能事半功倍(带点夸张)。”

不管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及时复习很重要,因为遗忘是先快后慢,同时复习后重新掌握原有知识所需时间远少于首次学习所花时间。

## P.s.

一是知识的载体包括文字、视频等,不同载体呈现特定知识有优劣,选择合适的载体效率更高,比如学习交警手势,视频>图片>音频>文字;二是学习方法只是手段,重要的不是掌握多少方法,而是确定目标以及花时间去学习,同时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哪种方法最有效,哪种就是 “最好的方法”。

## 扩展阅读

1、问答:何为知识成功的要诀——毅力
2、视频:玩家角度教你高效学习

问题解决三部曲之思路

## 背景

前两天某同学问我老用户突然不来借款了,如何确定原因。当时的回答是可以通过访谈问卷客服、埋点数据以及和相关部门同事沟通集思广益找寻原因。今天突然想起这个问题,觉得答得不太好,扩展一下,当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陌生的问题时,该怎么分析,怎么找到思路?

## 思路

日常遇到的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负向的,比如客诉,一类是相对正向的,只是和理想状态不符(值得我们花更多精力),比如交易量 KPI 没有达到。

当问题出现时,首先确认真实性,因为有可能是用户自己记错了,也可能产品的埋点出现问题导致统计有误,实际上交易量已达标。

其次拆解问题,如果是数据,具体哪块数据出了问题:“哪块” 可以从用户(多个维度,比如新老不同省市地区)、来源(iOS 还是安卓,官网应用宝还是其他渠道)、时间(从哪天开始出现变化)等方面细化;“数据” 可以从 “和差积商” 等方面拆分,比如交易收入 = 用户数 * 付费率 * 客单价 * 交易笔数、广告收入 = CPM*Ad load;至于 “问题”,增高不及预期还是数据下降。

当然,数据只是衡量事物状态的方式之一,通过数据量化是必要且极好的,但由于定义、收集、统计误差和滞后性的存在,有些东西是数据所不能反映的。对此,我们可以 “听其言”,比如查看用户反馈、开展问卷访谈,一方面是弥补数据对结果反映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协助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

评估出可能的原因后,制定解决方案,小心求证。如果效果不好,更换其他假设,如果效果好,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迭代优化。

## P.s.

这两天突然(可能也跟刚看完《策略产品经理实践》有关系)意识到大学时学的心理统计课程很重要,我们日常大都在面对、解决问题,那些方法论是可以在生活工作中运用的。当然,结构化思维也很重要,可以思考全面、避免遗漏。

## 扩展阅读

1、文章:聊聊问题解决之道结构化思维是什么

聊聊问题解决之道

## 背景

某一视角而言,生活就是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论有助于我们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呢?有的,之前看《你的灯亮着吗》收获良多,现在该书内容基础上补充优化如下:

## 定义

1、谁遇到了问题,是不是问题

首先,搞清楚谁遇到了问题,同时 “确定服务对象,也就是解决问题是为了让谁满意”,很多时候除了问题遭遇者本人,也是为了让其他人满意,比如同事转过来一个 TA 朋友遇到的产品 bug。

微观视角下,“问题的本质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但最好从各相关方视角分析一遍,因为每个相关方关注的点都不一样,甚至对于某些相关方,目前发生的根本不算问题。具体分析中,放低自我,避免先入为主,也就是所谓的做产品需要同理心。

其次,核实情况查明原因,《理解需求》中提过:“如果是 bug,请先核实真实性,之前就遇到过用户反馈身份验证失败,但实际是自己输错了密码,TA 以为自己输的是对的。如果是建议,需要进行逻辑分析和市场检验,我们可以按 “角色 – 场景 – 任务” 的方式去思考,即谁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一步步解决的,有可能放到具体场景中后会发现这是一个伪需求,无需满足。”

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别把解决方案误当作问题的定义”,因为很多时候产品经理收到的需求并不是问题,而是运营、商务同学提出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只是基于解决方案去讨论,很可能失去提出更好尤其是更系统解决方案的机会。

2、谁是制造者,谁是解决者

问题的制造者多是我们自己,而且多是解决之前的问题时考虑不够全面导致的新的问题,当然谁制造的问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以及如何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

至于解决者,工作中需要主动性,自己也可以是解决者,但某些情况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同时 “一个人眼中的罪行在另外一个人眼中可能是美德”,解决者无法中立,只能平衡。

## 分析

1、要不要解决

从宏观视角看与目标的关联性,如果关联性较低,暂缓解决,因为还有更重要(有助于拉近与长短期目标间距离)的事情要做。有些问题重要,答案却未必重要,还有些问题不解决它反而更好。

2、何时解决

问题的影响范围多大、程度多深,解决方案的 ROI 如何,《如何判断需求的优先级》中提过:“要做的有很多,每件事都有收益,也都有成本(含机会成本),就当前而言,要不要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收益层面,现实中面临的往往是两难甚至多难选择,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正向收益和负向收益等,如何平衡。成本层面,时间、人力等,如何支持。”

## 解决

1、自己解决

大部分问题都能解决,如果问题抽象难以下手,可以考虑操作性定义化、分解细化,查尔斯・F・凯特说:“问题表述清楚了,就解决了一半”。再个,思考方案时结构化思维,比如要提高产品的 DAU,从用户生命周期的角度,可以考虑如何拉新用户、促活老用户、召回流失用户,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可以考虑如何满足更多需求,滴滴就从出租车做到了各种车。

认知层面,每种方案都有正负向影响,即可能带来新问题,但只要大问题在变小,复杂问题在变简单,就没问题。执行层面,很多时候,解决当前主要的问题即可,同时基于现有资源,部分问题可能需要退而求其次考虑临时方案。曾经收到运营提的提数需求,如果设计开发上线新的运营管理后台模块,开发测试资源不支持,因此协商后选择短期内:运营发提数邮件,研发协助手动提数。

对于结果,第一步,保证逻辑;第二步,超越逻辑,保证优雅。换句话说,服务对象觉得满意才是真的满意。早前滴滴爆出乘客安全问题,虽然滴滴在安全方面已经胜过出租车,但用户认为滴滴需要负责,那滴滴就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不管是进一步提高司机准入门槛、与公安机关合作还是让乘客更直观地感知到滴滴的安全措施。

2、他人解决

“如果一个人处于解决问题的位置却并不受问题困扰,那就采取一些行动使他能亲身体验到问题”,比如工作中遇到对方响应问题消极,该发邮件抄送双方领导还得发。

## 扩展阅读

1、文章:如何解决问题
2、书籍:《决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