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断舍离

聊聊极简的生活原则

## 背景

关于生活原则,前面聊过几次断舍离,比较相信的两点:一是物理上的断舍离将影响心理上的断舍离;二是最好固定各种选择,形成习惯。当然断舍离只是手段,是过程,最终目的是 “极简” 的生活,是保持专注,是更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 理念

极简是什么?既在于简,不会多,也不在于简,背后是满足需求(清楚自己要什么)下的精选。以装应用为例,很赞同 @王顺利 说的:“手机里的 App 再多,也可以是极简主义,再少也可以是伪极简。如果能够做到在需要手机发挥作用时,从口袋里自然地掏出来,不假思索地操作并完成任务处理,随后又很自然地放回口袋,思想仍然集中在之前在做的事情上,这就是极简”。至于是否需要极简?个人认为,年轻人应该多折腾,年长的可以稍微聚焦下,将有限的时间放在少数方向。

## 方案

### 虚拟

1、手机应用:将使用较少的应用删除,包括电脑端使用较多但移动端使用较少的视频应用等,数量从 300 + 缩减至 100 左右。
2、电脑软件:通过腾讯柠檬清理将安装后从未打开和上次打开时间时隔较久的软件删除,数量缩减至 50 左右。
3、联系人/关注者:将微信、即刻、微博、知乎、微信读书等泛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数量,参考邓巴数原则,缩减至 450(150×3)以内。

### 实物

1、:数量维持刚好的状态,款式同款多件,颜色黑白灰为主。
2、:仅维持基本的厨卫工具,食材购买少量多次。
3、:电子书为主,纸质书为辅。

断舍离之钱包

#概述

以前看过一个说法,日常出门三宝:手机、钥匙和钱包。手机,必带,现在共享充电宝的普及使得无需再担心电量问题。钥匙,在不用带的发展过程中。钱包,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大部分时间可以不带。下面要聊的可能能让钱包在所有时间都可以不带。

#银行卡

## 储蓄卡

建议配置 2 张,其中一张招行,可以体验到招行的高水平服务,比如四五年前就有的无卡取款。

## 信用卡

形势变了:一是信用卡跑马圈地的时代结束,羊毛越来越少,权益也在不断缩水,比如百度外卖下线后,中信百度金融联名卡通过百度钱包支付返现停止。二是竞争对手凶猛,支付宝对各种线下支付场景(包括小微商户)不断覆盖,我自己也在 2018 年开始逐渐使用花呗。三是还款收费,微信支付、支付宝基于成本考虑先后对还款收费。当然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卡办得多,用得少,因此决定精简下。

### 办卡 & 消费

建议配置 2-3 张,一张作为主信用卡,针对一般场景无脑刷,其他卡针对特定场景比如外卖、电影、航旅、汽车等刷。至于银行,建议有一张招行的,理由同前。当然年轻的同学还是可以且应该折腾下各种信用卡的,注意按时还款就好,其他有什么包括年费问题都可以咨询银行客服。

说下我目前的情况,一般场景:中信 i 白金,信用卡付款。蚂蚁花呗,线下和线上非京东场景。京东白条,京东和 Apple Pay 场景(通过白条闪付)。特定场景:招行,苹果在线商店分期购物(现在花呗也已支持)和线下有优惠时。中行,PayPal、Kindle 等线上低额度场景。交行,线下有优惠时。

### 还款

之前是建议使用支付宝管理还款,每次收到提醒后通过支付宝、银联云闪付等还款,但现在更建议在银行官方应用中设置自动还款,节省时间和精力,花呗和白条也都设置自动还款。

### 销卡

比预想的方便,比如中信,电话注销,待注销卡中多余的钱可转到其他中信信用卡中。浦发,电话注销,操作是在微信端(储蓄卡只能去线下网点注销)。

#储值卡

## 公交卡

从全国范围来看,地铁 & 公交支持移动支付已是大势所趋,实体卡将式微。如果在北京,推荐下载亿通行扫二维码进出站,绑定支付宝等后按次扣费。iPhone 用户推荐开通 Apple Pay 交通卡,线上充值,后续直接刷手机进出站,速度快于扫码。至于多余的实体卡,可到一卡通线下网点办理退卡退押金,其中西单网点(地点广发银行西单支行西侧,营业时间每天 8:30-19:00,电话 88087733)是不错的选择。

## 理发卡

曾经办了张理发卡,后来换工作离得远了就用得少了,懒得特地跑一趟,现在一方面担负着一定的关店跑路风险,另一方面失去了尝试星客多等新型理发店服务的机会,计划用完后不再续费。

## 健身卡

曾经办了张健身房年卡,前面几个月去得勤,后来就没怎么去了。比较好的做法是私下里先练起来,比如在小区里跑跑,如果每个月都能锻炼达到固定的天数,再考虑办卡,办卡前可先到公司内部论坛或闲鱼上看下,当然有机会也可以尝试超级猩猩等按次付费的新型健身房服务。

##KTV 卡

曾经办了张 KTV 会员卡,当下用过一次,后来再没去过,近期准备到闲鱼上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