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Sheldon

关于Sheldon

PM

那些付费的互联网服务2021

## 在用

1、生活 – 衣食住行
– 京东、网易严选,买食品、日用品,不用淘宝拼多多是因为选择太多,决策、机会成本高。
– 叮咚买菜,买水果、菜,算是一个京东本地生活版,期待京东花点时间把这块做起来。
– 高铁管家,春节十一抢火车票,另外,管家的功能设计是有细节的,就是推广会员有点烦人。

2、生活 – 吃喝玩乐
– 美团外卖,最初是因为有家店只有美团上有,后来就懒得换了,另外,月卡续费前往往有优惠。
– 腾讯视频、爱奇艺、迅雷长期续费,优酷、芒果 TV 因为特定节目间断购买。
– 爱奇艺体育会员,看曼联的比赛,过去的这些年,哪家公司握有英超版权就去哪家买。

3、学习
– Ulysses,最好的写作应用,对于爱写文章(且主力机是 Mac)的同学真心推荐,未来还会单写一篇博文推荐,聊聊那些让我心动的细节功能。
– Godaddy 域名、GegeHost 主机,发博客,其实也犹豫过,因为搜索带来的流量已经很少,但考虑数据的开放性以及多年习惯,就先续着了。
– 微信读书,最好的读书应用,续费是因为非付费会员书架只能添加 500 本书,有点麻烦,当然免费无限卡还是能用的,可以从 “阅读记录和订阅” 快速进入。

4、其他
– 百度网盘,间断购买,现在来看,最珍贵的是照片,其他资料什么的没那么重要,同时相比存储,更重要的是当下已掌握的知识和快速学习能力。

## 弃用

1、盒马,当时用是因为送货速度快,后来是因为自营商品,前段附近的门店关业了,只好改用其他家,不用每日优鲜是因为叮咚的前置仓比每日优鲜的近。
2、网易云音乐,之前买严选会员送的,因为是消费,所以比较谨慎,同时也是因为歌曲时长较短,没有像电视剧一样,能达到付费临界点。
3、Evernote,不再续费,因为发现其实可以不用高级帐户,平时仅用 Mac 端和 iOS 端,使用 Windows 电脑时有需要就用网页版。

## P.s.

1、关于会员购买技巧,一是可以在 618、双 11、黑五以及这些产品周年庆的时候关注下,往往会有优惠活动,包括联合会员;二是可以到闲鱼上看看。
2、近几年订阅模式逐渐兴盛,国外的软件如 Newton、Paste 等都从买断制转为订阅制,国内各家产品也纷纷上线付费会员。对于公司,订阅制是更好的,因为可以持续获取收入,尤其同质化竞争时,可通过会员提前锁定交易量,而对于用户,门槛更低更灵活,可以按需购买。付费是正常的商业规律,只是早期互联网的用户接受不了,所以大部分产品用户免费,商户收费或少部分用户收费,前者赚口碑引流,后者变现。最后如果不常用日历,推荐使用有数鸟管理自己的付费服务。

## 扩展阅读

1、文章:那些付费的互联网服务

XinJieFM vol.27 从“双减”聊到好老师的标准

## 最近在忙什么?
ZZ:一是忙于开学;二是应对双减。

## 现在的学校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吗?
ZZ:管理更加规范。

## 遇见过的印象深刻的学生、家长?
ZZ:有读书天赋的学生、自律的学生、爱玩手机的学生,言语粗暴的家长。

## 当前的困惑?
ZZ:按什么标准评价、教育学生。

## 怎么看待教师这份职业?
ZZ:工作内容可以是无限的,需要自身能量充足。

## 有什么方法论可以分享的?
ZZ:一是教导学生做人做事学习;二是 @魏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 怎么安排班上的座位?
ZZ:首次按身高,后续考虑学习、性格互补等因素。

## 对新晋的老师有什么建议?
ZZ:一是需要耐心、细心、恒心,多一点谦卑、踏实;二是搭班地理老师分享的概念要深刻、直观辅助抽象、素材要丰富。

## 觉得自己是一个好老师吗?
ZZ:不是一个非常好的,但是一个不错的老师。

##P.s.
1、录制信息:2021 年 9 月 20 日 @SQS
2、播客地址:XinJieFM vol.27

XinJieFM vol.26 #生活 #ZY 节目内容

## 近期有没有恋爱的想法?
ZY:有,想体验恋爱的感觉,一起做一些事。

## 尝试过哪些方式开始一段恋爱?
ZY:近期比较中意相亲。

## 希望对方具备的特质?
ZY:前提是长得不丑,有担当、积极上进、情商高。

## 想找个比自己强的男朋友吗?
ZY:不想找比自己强很多的,想找与自己势均力敌的,担心做不了自己,可能会不喜欢跟他在一起的自己。

## 怎么判断 TA 是否喜欢自己?
ZY:在 TA 面前会比较紧张,聊什么事都会扯到 TA。

## 怎么判断渣男渣女?
ZY:看跟你暧昧的同时有没有跟别人暧昧。

## 怎么看待恋爱和婚姻?
ZY:恋爱有喜欢就可以,婚姻需要责任感。

##P.s.
1、录制信息:2021 年 4 月 4 日 @YX
2、播客地址:XinJieFM vol.26

我是砖家(十一)之被一个人拒绝该怎么办?

##what

被拒绝是正常的,我们不是对方,不能控制对方的想法。被拒绝后的失落也是正常的,说明真的在意,也大概率说明真的喜欢。被拒绝后的烦躁也是正常的,因为没有能力改变现状。

##why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其实可以想想自己拒绝别人时是因为什么。如果不曾拒绝过别人,那可能需要反思下自己了。

##how

首先,请感恩那些坦诚的回复,毕竟人家没有吊着咱们。同时,如果还想保留一点可能,一是风度,不要纠缠,要 “输” 得起;二是提升自己,很多时候女生男生不完全是追来的,而是吸引来的,增加自己的魅力值(物质、精神层面)很重要,毕竟我们都爱和优秀的人一起玩,何不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抖音上以李宇春《和你一样》为背景音乐的视频推荐看下,世界很大,还有很多事值得我们去做。

其次,回到爱情这事本身,一个 “残酷” 的事实是,我们喜欢的是一类人,能拥有的是一个人。同时,Summer’s gone,Autumn’s here,一段感情结束后,我们会遇到新的人,然后待新欢如初恋,一切好似系统重启。

最后,去 TM 的爱情。

##扩展阅读

1、播客:我们怎么理解 “爱而不得” by 如何是好

给Y

我们可以相遇
也可以不相遇
但如果不能有结局
那就没有意义

我们可以一起
也可以不一起
但如果不能在一起
那就别陷入爱里

我们可以分开
也可以不分开
但如果没有焦虑
我又如何证明喜欢过你

我们可以忘记
也可以不忘记
但如果没有再记起
我又如何接受时光的逝去

我们可以释怀
也可以不释怀
但如果没有祝福在心底
我又如何度过没有你的未来

我是砖家(十)之喜欢上一个人该怎么办?

##what

喜欢上一个人是正常现象,古语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喜欢上一个人,你会忍不住想 TA,想看 TA,TA 就像氧气,像解药。喜欢上一个人,你会大脑短路动作变形,比如爱闹 TA,总之对 TA 和其他人不一样。

##why

1、我们在喜欢什么

曾经有句流行的话叫:“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有点对应爱的三个方面:激情(性激情和欲望)、亲密(真诚和理解)、承诺(投入和奉献),而从成长的角度看,我们需要考虑喜欢的是那个完美得无以复加的自己,还是自己本身,喜欢的是自己缺失的,还是拥有的,喜欢的是互补性,还是相似性。

2、爱情的过程

《心理学与生活》中提到有学者将爱情分为两个阶段,激情之爱和伴侣之爱:“很多恋爱关系开始时都有一个极其强烈、专注的阶段,人们称之为激情之爱。随着时间推移,关系双方倾向于转变成一种强度降低但亲密加深的状态,这被称为伴侣之爱。当你发现自己处于恋爱关系当中时,预见这种转折能让你更好地处理好关系 —— 这样一来你不会误将这种自然的变化看成是 “情已了” 的过程。事实上,报告更高水平的伴侣之爱的人们在他们的生活中也能体验到更大的满足。”

非心理学角度,阿兰・德波顿写过两本书:《爱情笔记》《爱的进化论》,按时间线讲了两段爱情故事,有很多充满哲思的论述,推荐阅读。

##how

1、目标是什么

很多时候要解决一个问题,需要跳出该问题的现有层次,对于喜欢上一个人也是如此。在你的人生目标面前,TA 算什么?如果真的爱 TA,则为之计深远,适度的想念没有问题,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过度的想念则是对自己时间、精力的消耗。如果真的想和 TA 有长期的未来,是否可以将想念转化为提升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

2、to be or not to be

结果只有两个,前进或放弃,当然前进有前进的节奏,建议是先多接触接触,多了解了解对方,确认下真的是 “对的人” ,或者说光环效应结束后仍然喜欢对方吗,最怕喜欢得不明不白,爱得理智全无。

2021半年度总结

##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驾校学车,因为挂科被教练说,第二次是被公司的 HR 总监找去谈话,当我说还是自己做得不够时,他提到了这句话。后来百度了下,同时还有一句比较对仗的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我们为什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本质上是因为,如果想把事情做好、达到目标,需要尽我们所能,而对于合作方,我们往往很难三言两语就改变对方的一些想法,成年人认知、行为模式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只能改变自己。

## 迟早要成长

继续第一点,一段时间后再复盘,确实自己是存在问题的,包括深层次性格层面上的,比如略被动、略纠结、仍然不够开放谦逊(以为自己很开放谦逊,实则自以为是)、不够尊重他人等,问题的根源涉及家庭、教育经历等,这些都是自己没有获得预期成绩的原因,考虑到迟早要成长,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过去的已经翻篇,重要的是现在和将来。琐碎的现实要求我们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少楠 老师也说:“在具体的世界里,做好一件一件的事”。面对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持续总结,持续调整方式方法,看能否解决问题,如果能,再看能否高效地解决,如果还能,可以输出方法论了。

解决问题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当然其他职业也一样),同时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的那个故事一样,过程中遇到的是问题也是机会,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一次反馈,反映出自己的不得法,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如果没有获得预期结果,不要过于生气、烦躁,再尝试其他方案就好。

## 向所有人学习

续接前文,解决问题有方法、思路,我们可以自己思考,可以百度,也可以找些书来看,但向领导、同事们学习是容易被忽略的点(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与当前强相关的)。尤其那些和我们意见不同、气场不合的,他们反而是能带给我们更大帮助的人,仿佛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不足,同时让我们更加珍惜已经拥有。述职报告中对需要的支持与配合,我写的也是:“需要领导多一些批评和指正,很多时候,当局者迷,很难完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这恰恰是阻碍个人成长的绊脚石”。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事情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集合团队所有成员的力量,否则会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效率,而这个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不同的意见,如何面对这些意见很重要,很多时候妥协是必要的,而且对方的意见中多多少少有可取之处。妥协是尊重,生活中,互惠、双赢很重要。

关于裸辞,你想问什么(AMA)?

上个月在自己加入的一个社群里听到群友们聊起裸辞,正好自己有些经验,于是征集了下问题,然后分享了自己对裸辞的一些看法,整理如下:

## 状况

### 一年多不上班,都在干什么?

工作方面,输入:读书(微信读书 600h+,主要是行业专家写的书和目标时间管理类),输出:博客(每月 3 篇 +);学习方面,去了日本、深圳等,与同学交流包括录播客;生活方面,从 0 到 1 学习做菜、开车。

回头来看,关于读书,看了那么些书,性价比也没有特别高,因为理论需要结合实践。关于写博客,虽然阅读量一般,但还是有些价值的。关于从 0 到 1 的经历,更有价值,后续每年也都会尝试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是挑战也是体验。

### 如何克服内心焦虑、不安全感?

长期靠基于目标的行为,靠成绩,啥都不干肯定会焦虑,因为能感觉到自己的成长,所以不是那么焦虑。当然焦虑是长期存在的,某种角度而言,没有焦虑意味着没有梦想,没有进步;短期靠解决问题,情绪因为问题产生,解决问题有两点:一是面对问题的勇气,他人的鼓励,二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他人提供不同的视角。

### 家人或者周围的朋友有什么反应,他们的反应会给你压力吗?

没有和父母说太多,当然有让他们知道。他们也没说什么,爱我尊重我是一方面,也是知道管不了我。最近听了一期海马星球的节目:《艰难的战斗和自我和解:一个年轻西北女性的故事》,还是那句话,“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实的自己”。至于朋友,其实他们没有太多的精力关心我们,大家都有一堆生活琐事要处理。当然有几个朋友鼓励并介绍猎头给我,很感谢他们。

## 原因

### 裸辞最重要的原因,重新上班的原因?

想去外面看看(换家公司),在前司呆了 3 年多,没有新鲜感了,同时因为比较疲惫想长休一段时间再上班,一句话,这次裸辞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至于重新上班,本就在计划中,个人是准备长期上班的,自己并不擅长经商啥的。

### 返回职场还是这个职业吗?

是的,转行不容易,因此做好职业规划很重要,当然自己也是想从事现有职业的。

### 换个行业,还是换个三四线城市?

先说行业,如果式微,坚决换,但要考虑好,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试错成本越来越高,当然年纪大并不是我们不去换的理由。如何判断?之前写过如何选公司,考虑 “用户群、需求强度、客单价、需求频度四个要素。企业为用户创造价值同时获取收益,服务的用户越多,潜在收益越大。为什么互联网企业估值大都高于传统企业,因为用户量级不同,家附近的小饭馆每天也就给百十号人做饭,客单价再高,收入也有限。虽说公司赚钱不等于个人赚钱,但公司发展得好,个人至少能获取跳槽红利”。关于前景和兴趣,看自己想要什么,不管选择什么,都是 “求仁得仁”。

至于城市,没那么重要,随着高铁的发展,分分钟到家,和父母一个城市也未必天天回家。前两天人口普查数据出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应该呆在人口流入的城市,没有人,叮咚买菜都不会去那里开设站点,当然选择哪里还是要看个人需求。

## 行动

### 有多少存款才可以心安理得地裸辞?

可能并没有一些人预想的那么多,每个月花费:社保 2000,房租 2000,吃饭 1500,一年将近 7 万,当然这是基础,其他看个人消费情况。离职前已经准备好一年躺家的预算,当然后面还是有点慌的,因为钱越来越少。

比存款更重要的是心安理得,真的做好了休息很长一段时间的准备吗,疫情就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如果那会儿在家呆不住,那就不要裸辞。裸辞期间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生活作息的规律,自己给自己安排事情做。

### 怎么解决的社保公积金问题?

找的人人保,交的最低档,每月 2000,季付有点优惠,更多需求比如交税啥的可以咨询客服,人人保的客服还不错。没有找淘宝店是因为更信任这种有自己网站和应用的公司,售后相对有保障。

### 建议大家裸辞吗?

正好前两天有朋友说想离职:“在犹豫要不要不干了,干的没意思”。我的回答是:“其实做任何重大的选择:本质上还是当事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权衡好每一个选择的利、弊,最终做决定。重要的不是离开,而是为什么留下。BTW,下次别人想留下,我也可以说,重要的不是留下,而是为什么离开”。

刚开始工作时,可能沉浸在新鲜感中,工作几年后,对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理解更加深刻后会变得谨慎。建议是没有想过 10 次以上离职,不要离职。如果离职,先找好工作,如果计划裸辞 3 个月,先安排好未来 3 个月要做的具体事项。前段在即刻上看到一条动态,大意是你很痛苦,但你解决这些问题,最终你在成长。

### 月初月中月末,何时办理离职手续对自己最佳?

下半个月,一般公司是 15 号帮我们交上个月社保(可能还有公积金,这个没社保重要,没太关注),等交完后再离职。具体问百度、同事或 HR 就好。

## 回顾

### 有什么收获和教训?

收获之一是今天有素材可以跟大家分享,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更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未必要裸辞。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是要知道自己是谁和去哪里,世界很复杂,我们需要一个相对简单的准则以做出各种选择。

回头来看,有点过于放纵自己,其实休息 1 年就好。最大的教训是在找工作这块,相信大厂出来的同学会有个心理过程:一开始谁谁都看不上,几次面试失败后瞬间怀疑人生。建议是哪怕只准备休息 3 个月,也要早点面试、多面,因为工作这事不完全依赖于自己,招聘指标有周期,跟面试官也要看缘分,有些人就是不欣赏你的。

### 下一次裸辞大概在什么时候?会因为什么而发生?

裸辞有两个点:一是为什么离职?二是为什么不能立即上班?如果不方便请假面试,可以约晚上、周末。如果困惑于职业规划,可以百度、找朋友聊或找些书来看。如果想休息一阵子,可以和 HR 沟通说之前加班较多需要调整 4 周再入职。

回到问题本身,对于第一个问题,说不太好,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未来混得不好,不会裸辞,因为要考虑家庭;如果未来混得好,也应该是很多年以后,工作本身需要持续性投入。对于第二个问题,如果裸辞,不会是因为企业文化等可以容忍的问题,只可能是身体状况、职业规划有重大变动等。

最后引用群友 @lei 的话:“如果想休息一段时间再出发,可以的,存点钱不慌,裸辞只是说没有准备下家,不是说没有任何准备,不准备下家,其他准备做好一些”。

高考寄语

亲爱的 Y 同学:

当你妈妈希望我来写这个高考寄语时,我很开心同时也觉得有必要和你分享一些我对于当下的你们的真实想法,供你参考。

首先,高考是重要的,当你因为学历被猎头、HR 忽视,心生苦涩时,你会理解得更加深刻,同时你会遗憾,遗憾自己当初本可以更努力一些。与此同时,高考也没那么重要,因为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后面的路还长,还有机会。当然我们也都听过,“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现实中的弯道超车往往比电影中难得多。基于以上,希望你能正确地看待高考,保持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态。

对于目标的制定,在目前这个阶段,希望你稍稍定高一些,不要给自己设限。古语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习大大也曾讲过:“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定好目标后则要脚踏实地,好好上每一节课,按时复习,按时吃饭、休息。

面对高考,你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的努力去攻克每一道习题、每一个知识点。与此同时,你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与你相伴的还有老师、同学、爸爸妈妈和我们,大家都希望你能获得与自己努力相匹配甚至超出努力的结果,因此多听老师的话,和同学们互帮互助,多听爸爸妈妈的话,有什么想法多和大家交流。

最后,两句箴言:“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既过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杂”,一句祝福:亲爱的少年,愿你鲜衣怒马,不负韶华,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发现全新的自己,遇见更大的世界!

iPhone 12 mini值得买吗?

## 背景

作为 iPhone 6 用户,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卡顿,比如微信启动要等一小段时间,扫一扫加好友时,扫码界面出来了,但是没反应,登录腾讯体育时第一次基本闪退,再比如支付宝扫码付款时也有点慢,打开懂球帝时第一次往往加载不出广告导致需要退出重新打开才能进入应用…… 再个,由于无法升级 iOS 14,未来不能使用的应用会越来越多,那么 iPhone 12 mini 是答案吗?

## 决策

从个人需求角度,看看 12 mini 怎么样。

1、快速
苹果的芯片和系统一直很强大,而且 12 系列都支持 5G。BTW,根据 iPhone 6 的情况判断,使用 5 年问题不大(每两年换一次电池)。

2、轻盈
尺寸和重量和 iPhone 6 差不多,由于准全面屏的引入,尺寸还略小于后者(131.5×64.2×7.4 vs 138.1×67.0×6.9),重量也只多几克(133 vs 129)。

3、续航
“音频播放都是最长可达 50 小时”,“视频播放最长可达 15 小时 vs 视频播放最长可达 11 小时”,比 6 稍好点,能接受。续航当然是越长越好,但受限于电池技术、苹果的产品规划等,我们只能被动地进行选择,考虑坐班,12 mini 还好。

4、其他
摄影方面,虽然近年来华为等异军突起,但苹果的综合实力一直是 TOP 级的。之前也看到帖子说很多杭州的电商公司拍模特用 iPhone,因为真实性(白平衡稳定)。信号方面,由于回归高通基带,比前两代 iPhone 强点。

云测评、拆箱测评和使用分享也看了些,剩余没什么需要特别关注的。最终,综合需求和产品决定就 12 mini。本计划元旦后下单避开第一波可能的硬件问题(比如掉漆),因为双 12 提前买好了配件,就一并把手机买了,结果发现切换应用时屏幕四个角 “漏光”(后续测试确认非硬件问题),于是退货,3 月份重新下单。

## 下单

iPhone 12 mini @Apple Store 官网,招行信用卡分 24 期免手续费。不过上市半年后的现在,京东下单更划算,因为到了降价周期,618 更是不错的购机时间点。

手机壳 @网易严选,在轻盈和个性化之间选了前者。快充充电器 @京东 Anker 自营店,保持家里的配件品牌统一。AirPods 2 配(有线)充电盒 @京东,比官网便宜 400 元(节假日下单)。耳机套 @京东,因为知乎推荐,事后证明是好看的。

## 实测

2 个月使用下来,满意,说明前期决策质量还行,不过花了很多时间,其实把握主要矛盾即可。BTW,根据知友观点,如果对轻盈没要求,对续航有要求,那么 12 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本人因为两者的价格差异也动摇过,但最终还是坚持初心

当 “将新手机恢复到备份版本,数据基本都在,应用也基本无需重新登录(微信等少数应用除外)”。放弃旧手机前,需要提前处理以下问题:一是移除旧手机上的交通卡,在 12 mini 中添加回 “北京交通卡”(由于申请得早,非最新的 “京津冀互联互通卡”);二是对着旧手机将设置、闹钟等应用中自定义的内容再设置一遍。

这次换手机前,还思考了另外一个问题:工具的作用,iPhone 究竟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什么。结论是略有遗憾,虽然有利用 EverMemo、Ulysses 等应用进行文字创作,但影像方面没多少成果,这块有待在未来加强。

## 扩展阅读

1、问答:iPhone 能否用五年为什么许多摄影师喜欢使用 iPhone 拍摄12 mini 的用户谈使用感受12 mini 实际体验如何快充的原理快充选购攻略购买渠道选择及配件购买
2、视频:李楠和爱范儿眼中 12 的工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