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聊过信息获取,本次聊聊内容输出。
## 为何输出
输出的起点是表达欲,但持续输出不止于此,于我而言,短期是为创作出内容各种准备带来的成长,长期是 “我们创造的内容才等于我们自己”。
快手投资人 @张斐 曾说:“如果内容是不能流动的,那它的价值是非常低的,就如同放在一个静寂山谷中的一本书,没有任何商业价值”,从更大的角度看,信息只有被传播同时改变接收者的认知和行为才有价值,因此,要避免完全内向性的创作。当然大部分人的输出还是偏个人化的,也不太会考虑商业变现,因此两个建议:一是志存高远,持续写下去;二是表达自己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如何让更多的目标读者看到,如何根据平台特点进行创作优化 & 分发,这方面的极端案例是 BuzzFeed。
## 如何输出
输出的内容是个人思考的外化,思考是基础,想清楚才能表达清楚。内容形式中文字是基础,录制播客、视频前可以先将想表达的东西写下来,这样能提高产出物的信息密度和内容连续性,降低后期剪辑成本,另外从消费者体验角度考虑,播客最好有节目简介、时间轴标记,视频有字幕,如果前期有文字概要或逐字稿,做起来会比较快。
图文、音频、视频的差别在哪?从我作为一个创作者的角度讲,文字、拍照、视频是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但三者的效果不同,其中拍照更适合记录生活,不太适合输出,同时三者对能力的要求不一样,文字相对简单,毕竟从小写到大,而镜头前的语言表达、视频剪辑门槛相对较高需要学习。另外,音频是可以共创的,录制成本更低,因为不用出镜,剪辑成本也低于视频。当然从内容消费者的角度讲,视频最友好,因为直观,受众也最广,前段时间 @马化腾 还说:“视频号基本上是全场(全公司)的希望”,颜值高的同学可以试试,发挥下自己的优势。
关于不同形式的内容创作,之前写过 《如何写博客》、《如何制作一档播客》 和 《如何做短视频》,大家可以参考,不过最终还是要自己动手,因为每个人想做的东西不一样,涉及的方法未必一样,而且很多时候方法要在实践中理解。
关于内容分发,同样的内容一字不差地粘贴到多个平台没意思,但可以一鱼多吃。比如一开始在 flomo 上记下一个想法或是在即刻、微博上看到一条动态然后进行了评论,之后觉得可以扩展为一篇文章,于是一轮阅读思考,几番修改,最终形成一篇博客。过程中,部分没有采纳的内容视情况存入 flomo 或发布到社交平台。文章发布后,视情况分享到社交平台,获取点赞评论作为短期激励和内容反馈。再比如录完播客、视频后,视情况将文字稿发布到博客。
作为全域内容创作者,关于平台选择:
想法,对内 flomo,对外微信朋友圈、即刻和微博。
问答,知乎,尤其适合好奇心重的同学。
博客,当前微信公众号是最优选择。
播客,当前小宇宙是最优选择。
视频,小红书(偏生活)、抖音(偏娱乐)和 B 站,按自己的喜好来。
线下,生活交流、工作沟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