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如何整理微信收藏?
1、非文章类,添加标签方便后期索引或者删除。 如果一开始就确定,直接在列表中左滑,快速进行标签、删除操作。 2、文章类,主要写博客或存入 Pocket、Evernote。 如果看到后激发我的一些想法,或进行深入研究,或开启一篇新博客,或作为草稿箱中某篇博客的内容补充,那就将文章链接传送到 PC 或 Mac,然后在 PC 或 Mac 上操作。如果没有,那就按正常流程:内容不行的,删除收藏;内容不错,但准备以后看的,存入 Pocket;内容不错,有保存价值的,存入 Evernote;内容不
办什么信用卡好?
话不多说,直接讲结果: 1、基本组合 交行标准卡,日常生活刷,最红星期五活动给力。 中信i白金,网上交易刷,双倍积分,同时买机票专用,因为延误险。 中行长城环球通卡,低额度,绑定PayPal、Kindle什么的,线下小店刷以及类似山东航空下单机票需要报安全码的场景。 2、特定场景 还京东白条:中信、光大或民生信用卡,因为可以直接还白条。 苹果在线商店:招行信用卡,因为分12期买iPhone、MacBook免手续费,还可以体验一下招行的便捷服务。 3、玩卡推荐 招
2015,移动产品该如何突围?
4 月份看到一篇文章提到移动应用陷入死亡潮,400 万应用僵尸超八成,周期仅 10 个月。之后有段时间就比较悲观,觉得做移动应用没什么前途,但后来发现这个想法是错的:一是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如果能很好地满足某类用户的需求,就能成为他们平常玩得多的十来个应用之一,同时中国人口基数大,占比很小的一个群体绝对数值也是巨大的;二是部分需求具有很强的场景性,虽然不是天天用,但特定场景下,你一般都会用某些应用,比如旅游订酒店机票时用携程去哪儿,租房时用 58
百度钱包如何弯道超车?
刚从物美回来,支付宝支付 8 折,不禁思考一个问题:百度钱包如何超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1、提升支付体验 一方面部分基础功能如网页端的扫码付款尽快完成,好几次转用支付宝就是因为扫码更方便,网页端的支付密码容易忘记,安全风险也更高;另一方面深入理解每个支付场景的特点,完善用户任务链上下游的体验,比如转账目前微信领先,因为很可能收款方就是自己的微信好友;手机充值微信领先,因为可以通过手机营业厅(因为政策原因已暂停)或运营商公众号查余额;信
我看支付宝9.0
支付宝 9.0 版刚出来,由于界面上和大众点评、微信比较接近,遭到很多人的吐槽,那么支付宝这次改版的合理性和前景如何?让我们来看下这次最大的两个改动: “商家”:常见的吃饭场景:首先考虑去哪儿吃,然后点评上看看商户评价,或者将商户发送到微信群中,讨论下,确定后如果行程重要就预订下,到商户那去或地铁或公交或滴滴打车,吃完饭结账,如果有团购,就团个券,如果关注微信号转发有优惠,就关注,总之怎么优惠怎么来,之后可能会点评下。整个流程中,对大多
如何打顺风车?
先说下单时间,如果是第二天上班的单,前一天下班到家后就可以下单;如果是当天下班的单,中午吃饭时可以先下一单,如果没车主接单,下班前 1 小时再下单,车主也多是这个时候看单。还没有人接单,那就多个顺风车应用同时下单,哪家先到用哪家。 其次起终点的填写,大厦名称优于道路名称,同时最好具体到某一栋楼,比如辉煌国际 5 号楼,虽然 1 号楼和 5 号楼距离不远,但楼门口那条路下班时间比较堵,如果车主在路的另一头一下过不来,你可能要走过去。再个顺风车应用
如何面试移动产品设计师?
许久没有面试,这两天连续面了两人,借此总结下面试流程。 1、第一个问题 先介绍一下自己吧。 2、项目回顾 做过哪些项目,其中所处角色,并针对项目具体细节进行提问。 遇到的最大问题,如何处理的。 目前是否已离职,离职的原因。 判断需求分析、原型设计、沟通能力以及背景真实度。 3、工作之外 常用应用,并就其中某项功能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方案。 觉得做得好的的应用,为什么觉得好。 如何获取业界信息,涉及应用、网站、书籍、微信公众号、业界前
第三方播客应用推荐
前两天 9to5mac 的消息,知名播客应用 Instacast 因为母公司资金短缺将关闭。想到草稿箱里还有篇推荐播客应用的文章,于是准备完成。 刚听播客时用的 iPhone 自带播客应用,很好的一点是 Wi-Fi 下自动下载新节目,不过界面过于复杂,很多功能都用不到,同时发现新的优质的播客机制不足,也缺乏和同好交流的功能。后来用过一段 Pocket Casts,这个可以说是最漂亮的播客应用。不过 Pocket Casts 两个不足,不支持在锁屏界面和控制中心快进和快退,不支持连播,很让人受伤
第三方微信客户端Redesign
这两天用了下 Alternote,真是美哭了,相比,Evernote 官方客户端就是渣渣。想到 UI 中国前段推出过一个 “做爱用的微信客户端” 的活动,就想对微信做个重新设计,回归移动通讯和社交,目标用户是像我这样的成熟用户。导航模式方面依然保持底部四个 Tab 的设计: 消息:包括聊天消息和公众号消息,其中公众号消息中 “订阅号” 仍然折叠,折叠的原因是阅读压力大,用过 RSS 阅读器的都懂的,同时订阅号推送的文章支持保存到 Pocket 等稍后读应用,Evernote 等笔记本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