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游戏、电商中的概念,产品的商业价值(天花板)=ARPU*(用户数 * 付费率)*LT,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评估:
1、用户群:大众 or 小众
2、需求强度:强需求 or 弱需求 or 伪需求 // 可通过用户付费意愿性来评估
3、客单价:高客单价 or 低客单价 // 交易相关性
4、需求频度:高频 or 低频 // 复购率
P.s.
1、以上内容都需要经过实际调研,比如上周和同学吃饭,他提到养老院的用户群没有预想得那么大,比如需要排除掉农村老人,因为社会称许问题,农村子女不太能接受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同时他还提到住养老院并不代表没钱,有些老人是因为子女在国外不方便照顾去的养老院。
2、数据是动态的,要从未来看现在,比如在 2014 年时就应该考虑到外卖行业的用户群和需求强度会随着 80、90 后进入社会不断上升。当然预测是很难的,不然历史上也不会有那么多优秀的公司挂掉,我们需要的是持续跟进评估。
3、关于客单价,互联网产品商业模式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未必直接向 C 端用户收费,比如百度是向有推广需求的企业收费,淘宝是向有推广需求的卖家收费,PC 互联网时代的 360 是通过 360 安全卫士推广 360 浏览器,然后再通过网址导航、搜索广告等盈利。
4、作为产品设计者,我们需要充分挖掘每个用户的价值,其中付费的,按付费金额算价值,没有付费的,那就请 TA 贡献围观、宣传等其他价值。非付费用户也很重要,比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游戏,如果周边没有人玩,有多少付费用户会去玩?买皮肤给谁看?买装备和谁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