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Sheldon

关于Sheldon

PM

iPhone入手后的一些事情(纯净版)

1、剪卡。
首要的一件事是剪卡,相比于一般手机的SIM卡,iPhone的卡是小卡,所以普通SIM卡需要把外周的一圈剪掉,当然之前起作用的也只是中间那部分。

开始是去了最近的一个联通营业厅,结果他们说不提供剪卡服务,小卡暂时也没有,让去中关村剪,10块钱。话说中关村那么多家,咱啥也不懂啊,之前听Shiboo说淘宝剪卡器也就十来块钱,搜了下确实那么回事,加上也担心被剪坏了,麻烦,于是又回来了。

周日去了趟移动营业厅,想给Defy办个号,顺便看看能否帮忙剪卡,结果人家老爽快了,一下搞定,整个过程不超过10s,也没要钱。

2、如何安装SIM卡?
还是Google更懂用户,第一个结果就解决了问题。SIM卡推出工具包装盒里有,话说插入小孔的时候还真有点紧张,生怕给刺穿了。实际多次操作后发现,没必要担心,正常刺,稍微用点力就行。

douban看到一句话感受挺深:“妈的,跟老子第一次拿到手机时一样”。

3、激活。
按照流程一步步操作就够了,一点不复杂。

4、安装软件。
最简单高效的方式:Wi-Fi下,手机打开App Store下载软件。电脑iTunes安装?手机安装体验已经足够好了!实际电脑上iTunes下载软件老慢了,整个就一NC软件,我现在都没用过几次。

当时我首先是把App Store上每个类别我听过的,感兴趣的一些App下了;然后搜索“腾讯”、“网易”、“百度”,把他们几家的App下了;再现在就是有时间看看“网易应用中心”(初入手iPhone者尤其适用),下下推荐软件和限免软件。

5、注意流量!
二月底最后那几天,我流量花了40多块,直接导致停机,当时我真的奇怪,因为公司有Wi-Fi,宿舍我也连Wi-Fi。现推测当时应该是没有把“iCloud 云备份”(设置-iCloud-储存与备份)关闭。话说苹果为什么默认开启呢?

一个搞笑的事,我在公司和家里以外的地方都开启“飞行模式”,直到Shiboo告诉我说,在设置里把“蜂窝数据”(设置-通用-网络)关了就就好,那样不走流量,也不影响打接电话。他之前还以为我是不想被人打扰呢!

6、贴膜带套?
本来不准备贴膜的,当时觉得说不就一个手机嘛,贴膜影响触感。

后来看到公司那个iPhone背面确实划痕严重,而且我还担心相机,于是决定只贴背面,前面不必,毕竟康宁玻璃硬度还行。至于戴套,平时放口袋里小心点就是了。后来Shiboo说,他觉得前面也贴个十来块的,不影响体验。不过膜上会有划痕,但不影响效果,只有不开屏幕,对着光才能看出来,倒是别贴磨砂的,那种会影响显示效果。

我们去了地铁通道一处贴膜摊位,当时我还准备只贴背面的,但那老板说前面屏幕已经划到了,一看确实如此,于是前面也贴上了,总共花费15块,让老板打了折。之前cnBeta上有篇文章,说iPhone没有贴膜的必要,但实际我那划到了,所以很多事亲历过才知道。(知乎上一问题,证明iPhone屏幕会被划到)

更新记录:
5.4.12  删去P.s.

iPhone入手后的一些事情

2月21号下的单,23号下午到的货。平时上班,只有周末去弄了。

1、剪卡。
首先的一件事是剪卡,相比于一般手机的SIM卡,iPhone的卡小了一圈,其实也就是把普通SIM卡外周的一圈剪掉,普通SIM卡起作用的也只是中间那部分。

周六下午去了最近的一个联通营业厅,结果他们说不提供剪卡服务,小卡暂时也没有,让去中关村剪,10块钱。话说中关村那么多家,咱啥也不懂啊。之前听Shiboo说淘宝剪卡器也就十来块钱,手机搜了下,确实那么回事,但主要还是担心被剪坏了,到时候麻烦,于是又走了回来。

周日去了趟移动营业厅,因为想给Defy办个移动号,顺便看能否帮忙剪个卡,结果人家老爽快了,直接一下搞定,整个过程不超过10s,也没要钱。

2、如何安装SIM卡?
网上搜了一下,话说还是Google更懂用户,第一个结果就解决了问题。SIM卡推出工具包装盒里是有的,话说插入小孔的时候还真有点紧张,生怕给刺穿了,毕竟手机就这么宽。实际多次操作后发现,没必要担心,正常刺,稍微用点力就行了。

另外douban看到一句话感受挺深的:“妈的,跟老子第一次拿到手机时一样”。

3、激活。
按照流程一步步操作就够了,一点不复杂。

4、安装软件。
最简单高效的方式:Wi-Fi下,手机直接打开App Store下载软件。电脑iTunes安装?手机安装体验已经足够好了,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实际电脑上iTunes下载软件老慢了,整个就一NC软件,我现在都没用过几次。

我当时首先是把App Store上每个类别我听过的,感兴趣的一些App下了;然后搜索“腾讯”、“网易”、“百度”,把他们几家出的App下了;再现在就是有时间看看“网易应用中心”(初入手iPhone者尤其适用),下下推荐软件和限免软件。

刚发现,储存空间只有286M了,不是16G不够用,是安装软件太多(313个),实际用得多的就那么几个,有些下载下来了都没碰过。

5、注意流量!
二月底最后那几天,我流量花了40多块,直接导致停机,当时我真的奇怪,因为公司有Wi-Fi,宿舍我也连Wi-Fi,怎么会呢?当然我现在是记不太清了,推测当时应该是没有把“iCloud 云备份”(设置-iCloud-储存与备份)关闭。话说苹果为什么默认开启呢?

一个搞笑的事是,就因为上面那样,我在公司和家里以外的地方都开启“飞行模式”,直到Shiboo告诉我说,在设置里把“蜂窝数据”(设置-通用-网络)关了就就好,这样不走流量,也不影响打电话接电话。他之前还以为我经常设飞行模式是不想被人打扰呢!

6、贴膜带套?
我本来不准备贴膜的,当时我崇尚的是自然,享受手机品质,觉得说不就一个手机吗,贴膜影响触感。

后来看到公司那个iPhone背面确实划痕严重,而且我还担心相机,于是决定说只贴背面,前面不必,毕竟康宁玻璃硬着呢。但是戴套,怎么说呢,平时放口袋里,一个手机,不必看得太重。后来聊天中Shiboo说,他觉得前面也贴个十来块的,也不影响,完全看不出来,不影响体验。不过膜上会有划痕,但不影响效果,只有不开屏幕,对着光看才能看出来,倒是别贴磨砂的,那种会影响显示效果。

后来一天下班我们就在地铁通道一处贴膜摊位前停了下来,当时我还是准备只贴背面的,但那老板说前面屏幕已经划到了,一看确实如此,才一周不到!于是前面也贴上了。总共花费15块,让老板打了下折。之前cnBeta上有篇文章,说iPhone没有贴膜的必要。实际呢我那确实划到了,所以真的,很多事自己亲自经历过才知道。

本来到这就结束了,话说知乎上看了俩问题(12),真是疯了,估计提问的人也是。你说到底贴还是不贴呢?最后得出结论:爱贴贴!真的,往大了看,不贴真没什么,一是到时候划了,自然会去贴;二是过段下代iPhone也出来了。但如果贴,别贴那么贵的!

本来到这就结束了,话说知乎上又看到一问题,证明iPhone屏幕确实会被划到。好了,我的终极建议是跟我一样,贴15元的膜!

P.s.
1、拖了太久,汗!另过段会有篇“iPhone App 推荐”,敬请期待!

2、那天贴膜时,和老板聊了下。我说每天六七十单?他说不止。每天一百单?他没说话,算是默认了。他周一到周日上班,每天上午十点来,晚上九点收摊,不过他笑着说自己是个体户,这个时间自己控制,想什么时候走随意。他贴膜贴了四年,他说贴苹果的多。

估算下,每个人赚10块,一个月三万,收入不低诶。所以可以想下,既然这么多人贴膜(卖煎饼、菠萝等),那么说明这个东西有市场。话说后来有天晚上,看到应该是他媳妇给他送晚饭,也就是面包对着矿泉水了,那个点还蛮晚的。

QQ安装不了,诡异!

重装QQ,总出现这样的提示:

 

 

 

点击“重试”没用,依旧弹出上面的提示;点击“放弃”后,提示发生严重错误,确定后就退出安装了。

 

尝试过:360卸载,强力清扫后安装;把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Tencent下的QQ文件夹删除,重启后安装;安装到其他路径。后来,删除电脑上所有Tencent下的文件,重启后安装。
无效,依旧弹出那该死的框。

 
只好继续“忽略”:只是安装后,无法记住密码。每次登QQ都要输一遍密码,麻烦!

实在有点累了,于是准备睡一下,之前又想是否病毒的缘故,恰好很久没扫描了。于是打开ESET NOD32扫一下。醒了后,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于是看了下ESET的日志文件,因为印象中当初好像查杀了QQ的什么。其实准确来讲,这段中头脑是模糊的,因为确实有段时间了。

看了“日志文件”,又看了下“隔离”,就差不多感觉可能是这块的问题了。右键点击“恢复并且不扫描”后,安装QQ,成功!


P.s.
1、看完本文后,也就更容易理解知道上的这个问题了。
2、一开始真是百思不得其解,都已经删得那么干净了,不就等于在一台新电脑上装QQ吗?
3、Goog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tencent\qq\stemp\~txqq2052~0\program files\tencent\qq2009\bin\addrsearch.dll”的体验比百度好。
4、QQ拼音截图框的左、上往外多了两像素。

 

Android、iPhone、Windows Phone设计规范汇总

周末整理了三大手机操作系统的设计规范,对于初入门者是个很好的参考。

 

Android
2.3 系统以前:
官方出品:Android UI设计指南(包括图标设计、Widget设计、Activity&Task设计和菜单设计;网友翻译的中文版:地址

网友分享:Android人机界面设计规范Android设计规范

@penndy:两份Android用户界面设计的资料(一份是google I/O 2010会上的资料,一份是7月份Android官方博客放出的资料)

3.0 系统:
@KunLun UED:Android 3.0(蜂巢)交互&UI设计规范

4.0 系统:
Android界面设计官方指导网站 :Android Design

@Sun Junwen 做的:Android设计指南非官方简体中文版

腾讯CDC:Android 4.0设计规范 优先导读 十大改变
(附全文翻译PDF:Android 4.0设计规范 ,相较而言,个人觉得Sun的翻译更生动)

 

iPhone
1、官方出品: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简体中文版只能在线阅读,相较英文版少了iOS 5的内容;英文版在线阅读地址

@totry_zju 翻译版:iOS HIG

@penddy 翻译版:《iPhone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PDF版

uxguide.net翻译版:iPhone 人机界面设计规范(中英对照)

浙江科技学院师生翻译版:中文版iPhone HIG_iPhone人机界面导引(交互设计指南)(中英双语哦)

2、@Fenng 表示,设计iPhone应用,从这本书开始:触动人心-设计优秀的iPhone应用

3、@陈欣龙:iPhone设计标准(简)2011.11.07-1621(简单介绍了iPhone最基本的几个控件相关信息。对视觉设计师设计时,图片位置定位有一定帮助。对一些基本概念阐述,可以有一个直观的理解;不过里面有几处小错误,比如:标准列表的列表项是44px非45px)

 

Windows Phone
1、腾讯CDC:Windows Phone 7 界面设计与交互指南第二版中英译本

 

P.s.
1、感谢以上这些人,否则没有这篇博客。
2、可以预见的是,这篇博客的浏览量应该会是近期最高的,因为下载的人多,但真正沉下心来读完并运用于实际操作中的少。

一个搜索问题引发的思考

本来是写在iPhone入手后的那篇博文里的,但是想到搜索这个问题,写着写着就越扯越远了,干脆独立成篇。当时的情况是:百度“iPhone 装卡”,看了一堆知道,还是不知道具体如何操作,后来Google“iPhone 装卡”,第一个就是我想要的结果,解决了我的问题。

关于搜索,@caoz 曾出过一个题目:为何搜“4399小游戏”的比搜“小游戏”的多?前段我忽然稍微明白了点,先讲两个故事:

一是记得我大学一同学是这样搜电影的百科介绍的,他先打开百度,输入电影名称,百度一下,然后点击“网页”右边的“知道”,再点击排在第一位的该电影的百度百科介绍链接。请问,他的这个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二是一同事是这样看他iPhone里面的照片的,不是点击“照片”图标,而是先点击“相机”,然后点击左下角的已拍照片。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样方便他查看最近的那张照片,他这种方式只要两步,而点击“照片”图标去看,需要三步。虽然仅少了一步,但毕竟方便,可能不自觉地就慢慢形成了点击“相机”去看照片的行为。

现在我搜电影的一个习惯是:先直接搜,如果没有优酷、搜狐视频、奇艺等正版播放的结果,就加上关键词“百度影音”继续搜,一般第一第二位就是我想要的结果。当然如果我要了解电影的剧情,有时候可能就直接去豆瓣搜了,百度这部电影,豆瓣的结果有时并不在第一页,翻了几次后就不愿意翻了。本已习惯百度,但百度不能最快地给到我想要的结果,于是我不得不养成新的习惯,直接去豆瓣。或许这就是用户的挣扎吧,要知道人是不愿改变的动物。

以上是我的一点思考,也仅是从方便、快捷这个维度进行的考虑,更深入全面的解读请看caoz的这篇“百度解构第一季 – 理解用户搜索行为”,其间系列微博更值得反复研读。

P.s.
1、印象中Google某部电影,豆瓣排在第一页的次数高于百度,不过即使Google将豆瓣排在第一页,也并不能阻止用户养成直接去豆瓣搜索某部电影的习惯。品牌即习惯,习惯即品牌。另外Google不间断的抽风,对于普通网民来说是相当负面的体验。
2、输入的成本远大于移动鼠标去点击的成本,所以网址导航牛,所以让用户收藏你的网址牛。百度买下hao123就等于百度牛,因为它离用户更近了,百度是不需要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www.baidu.com的。另外百度现在搞的开放平台是否在背离它当初的信仰:“简单,可依赖!”?

iPhone 4S购买记

1、缘由。
我现在用的Defy ,联通的号码,用着还行。不过想了解下iPhone,另外工作中也需要,就决定入手。

2、合约机还是裸机。
那首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百度知道中有详细描述。由于基本没区别,加上之前都觉得联通合约机便宜省钱,所以自然就到下一个问题了。

3、选择联通的哪个套餐最划算。
对此,@mcjacky1982 详细测算过,参见#联通iPhone 4S合约购机分析#系列微博。另外他说的“个人不推荐三年合约购机,这样基本把你绑死了。”和“建议:大家基本可以按照自己实际使用月费选择就可以了!”都很中肯。我也很赞同,三年确实太长,谁知道中间会发生什么?

我目前联通号正在使用的套餐是:WCDMA(3G)-66元基本套餐B(国内语音免费拨打200min,流量60M,接听免费,正常国内语音拨打0.2元/min),流量少是公司有无线网。看了下@mcjacky1982 的后决定选96元套餐两年合约,因为觉得说每个月交6块钱就可以用两年了。

不放心,又比较了下126元套餐和96元套餐。从账面上看,前者比后者多了电话(0.15元/分钟*80*24=288)+网络流量(0.3元/M*110*24=792),共1080元。而实际前者合约期总付费比后者多7335-6999=336元。看起来126元套餐更划算,当然前面计算成立的前提是你使用满了整个套餐。考虑到今年和亲戚朋友电话的增多和未来社交圈的可能扩大,决定改为126元套餐两年合约。

正当快要下单时,想到一个问题。@#¥%……,不对,126元套餐两年合约,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联通花了1580元把我们捆了两年。真的值得吗,真的要换号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还是买裸机。后来发现,别人早已看清

4、裸机哪里买。
幸好,其实也不知怎么的去了趟苹果在线商店,发现人家16G黑色卖4988元,而国内新蛋、卓越、京东等主流B2C,价格都4999,不解。

最终周二凌晨下单,周四到货。以上就是我入手iPhone 4S的经过,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仅供参考。

拓展阅读:
1、行货iPhone 4S热门问题答疑
2、为何不买电信版iPhone 4S?
3、苹果iPhone 4各版本全解析

P.s.
1、最悲剧的事情是什么?答案是当你兴致勃勃地准备再看一下就入手时,发现其实自己的钱是不够的。最哭笑不得的是什么?是后来突然发现自己钱其实是够的,早上竟然还去百度了招行信用卡。
2、@mcjacky1982 微博中写的“补贴比率=补贴总计/合约月份数”,应该是错的,正解是:补贴比率=每月补贴/每月花费的=每月补贴/(套餐月费和分月返还金额间较大者)=联通实际补贴/合约月份数/(套餐月费和分月返还金额间较大者)。另外用补贴比率来衡量划不划算不准确,因为基数不一样。
3、其实之前看苏宁易购是4950,后来我下单时变成了4999,今天完成这篇博客时,去看了下,又回到了4950。突然发现一号店4899,命啊。所以友情提示先一淘比下价。

P.s.2
数学差的人伤不起啊!弄了好久才想明白的人伤不起啊!即使写出来了过段可能又不理解的人伤不起啊!话说怎样计算联通实际补贴呢?联通实际补贴=裸机价格+分月返还金额×合约月份数-产品包价格(前面是我得到的,后面是我付出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联通实际补贴=我买裸机进行同样的消费所花费的-我签合约所花费的=裸机价格+(套餐月费和分月返还金额间较大者)*合约月份数-合约期总付费。

产品设计师必备工具之Balsamiq Mockups

Balsamiq Mockups是一款手绘风格的原型软件。优势是简便易操作,手绘风格的图也清爽好看,不足是交互这块,当然人家就不是走大而全路线的。个人觉得适于简单产品,或复杂产品前期的构思和讨论。

软件的Help菜单里有一项Download More Controls(下载更多控件),我就下载了iPhone Keyboards,然后仿着做了一张微信的登录图:

P.s.
1、关于该软件的详细介绍,看此文足矣;
2、扩展阅读:12

P.s.2
前几天用金山快盘共享一做好的文件给同事,结果显示乱码,奇怪极了,一度以为是金山快盘的一个bug,后来突然想到,可能是没有勾选“Use System Fonts(使用系统字体)”的缘故,一试果然OK了。

如何网购省钱?

前段朋友托买个移动硬盘,后来我就总结了下流程,先说说那天吧。

移动硬盘品牌主要考虑希捷和西部数据,在京东商城,根据2.5英寸,500G的要求,最后锁定:“希捷(Seagate)FA GoFlex(睿品) 2.5英寸USB3.0移动硬盘500G 黑色”这款。把“buy”替换成“444”后看了下,发现这款硬盘12月27号499元,哎,拖延的后果。

忽然想到新蛋网,于是去看了下,发现同款硬盘便宜10元,还送保护包和耳机,相比京东更合算。然后实在不放心,又用一淘比了下价,最终定下在新蛋买。去“我的新蛋”看了下,没有蛋券,于是上最淘网买了张优惠券,然后登录有道返现,然后去新蛋下的单。

整个流程可归纳为:看货==>比价==>买优惠券==>登录返现网站==>下单。这个顺序是比较合理的,不要颠倒,否则可能不仅耽误时间,还导致买些不必要的东西。

P.s.
1、不管买书还是鞋子,在业内排前两名的网站买就好(但不绝对)。国内主流购物网站见:hao123之购物
2、用一淘比价时,要注意搜索用的关键词,主要是同一款商品的名称不同网站可能略有不同,另外经常购物的MM还可以装个有道购物助手,虽然我也碰到过数据滞后的情况。
3、在最淘网买优惠券是因为我比较熟悉,也比较方便,当然我也在淘宝上买过,就搜“xxx 优惠券”,不足是还要聊,有点费时。另外也有些地方可以免费领,不过都不太便捷,就不介绍了。
4、返现有好几个网站,推荐返利网和网易返现。返现啊,淘宝客啊,原理网上都可以搜到。
5、购物,最重要的还是知道自己要买什么!
6、以上是仅从价格维度考虑,实际网购你还要考虑花费的时间成本,以及送货时间等,比如有次我花了近4个小时买两样之前曾确定过的东西,搞得人很疲惫,实际就为了那几块钱,值不值得?也是那次,同一样东西,卓越第二天就能送到,新蛋要晚些但便宜一点,我最后选了卓越。

一年又一年

早上看了篇别人的博客,标题是一年又一年。看他说回家后也感冒了,脸上也脱皮了,所以就借用了这个题目。其实之前准备发“我的2011”的,写了一部分,算了,过去的就过去吧。说说近期:

生活:
过年这几天基本宅在家里,整理东西,然后就是和父母一起看电视,面对一片步步惊心,实在扛不住,话说现在更倾向于看家庭伦理剧了。

过年跟家里人和朋友拜年短信都没发,就网上说了句新年快乐,后来想想,觉得不合适。在此道歉了,明年一定不这样。

这段父母也偶有提到说以后结婚的事,可以预见的是不久就要说生孩子了。从小升初,到中考,高考,结婚,房子,孩子,可怜天下父母。

工作:
父母当然是希望离他们近些了,还说可以找关系,当然我是回绝了。想到很多朋友、同学也都在家身边工作下来,觉得那样也挺好的。

话说最击中我的还是母亲提到的整天对着电脑,这样下去身体肯定出问题。实际确实如此,在公司对着电脑,寝室(还是习惯这个词,也想不到合适的词)也大多对着电脑,视力在过去大半年下降不少,身体也没顾得上。

当然这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什么是自己所追求的?想明白了,就无所畏惧了。我还没有完全想明白。

今晚就坐车回北京了,开始第二年漂泊,计划在今后控制自己,多看点书和纪录片,多增长点实际的技能,还有就是多写博客。(end)

整理收藏的微博有感

玩了两年多微博,收藏了很多自己当时觉得值得收藏的微博,这两天整理了下,从7300多减至5729条。详细如下:
300页以后:取消收藏410多条;
200-299页:465条;
100-199页:418条;
50-99页:156条;
1-49页:119条。

当然这是不完全的数据,因为第一之前就整理过部分收藏;第二取消收藏的很大一部分是作者删除了原微博;第三整理是从后往前(时间上)看的,所以错过了一些微博没看到。

说说取消收藏的:
1、专注。前期收藏的有很多其他领域的微博,后期倒是好了一些,限于某几个方面。警示,不要什么都想要,当然这需要时间;
2、别被忽悠。讲大道理也是一种忽悠,比如潘石屹、张颐武等,还是太年轻,同时告诫自己不要去讲大道理。另外那些全球时尚之类的营销帐号不要关注,这就不用说了。

而对于保留下来的:
1、有些话,当时以为自己看懂了,其实没懂。一切只能说明当时理解得不够透彻;
2、一些人当时的观点、预测,有的应验了,有的没有,而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当时的这些话,还挺好玩的。时间是最好的证明者。

P.s.
近期也会减少上微博的时间,本来是打算看一遍自己发的所有微博,但实在看不下去,太矫情,太碎片,没深度,没营养价值。然后GR也一样,虽然前几天整理了下,但估计也不怎么会去看,因为这么几年就没怎么看,而且整理后的这几天就没有看。要说时间花在哪?不能立即回答出来只能说明时间管理有问题。看了又有什么用?以为成长了,但那是虚幻